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帝国主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帝国主义?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什么是帝国主义? (1351 reads)      时间: 2005-10-21 周五, 上午2:52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什么是帝国主义?


芦笛


昨见老马和思云的新作出来,题目似乎是什么《二次世界大战毕竟是帝国主义战争》,不觉哑然失笑:这两位的昏话越出越奇了,当真不知伊于胡底。

凡是习惯清晰思维的同志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二位说话有点不清不楚,什么叫“帝国主义战争”?我还真没听说过,想必是要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吧。当然,我懒得去看那烂文字,只是望题生义,不过除了这解释外,似乎找不出其他说道来。

这话从思云嘴里出来,原不足怪,早介绍过了,他上网的唯一使命,就是来为他的伟大祖国日本翻案的。既然二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那当然也就没有是非可言,不管哪个参战国,是中是日是美,统统都是坏水。硬要说有是非,无非也是“他们的正义”,并非“我们的正义”,乃是“胜利者的审判”的结果,用下贱支那人的古话来说,便是“成王败寇”。

当时我便接连问了老马一系列初等问题:什么是帝国主义?中国和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么?如果是,两国的帝国主义野心表现在哪里?如今世界所处的时代是否还是帝国主义时代?如果不是,请问后帝国主义时代从何时开始?是否与二战有关?是否与美国在战后成了超级大国有关?

这些问题,他自然一如既往地答不出来,不但现在答不出来,将来也永远答不出来,这也倒不足奇,因为许多国人对什么是“帝国主义”,脑子里从来是一桶浆糊。他和思云的出类拔萃之处,乃是竟然会忘记无论是中国还是波兰都根本不是什么帝国主义国家,而二战发端无论是从日本侵华还是从德国入侵波兰算起,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入侵落后国家。从日本和德国那面看,当然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可从受害国这边看过去还硬要说这种话,那就绝对只能是丧心病狂的日本爱国贼的绝活了。

这当然是他二位的个人问题,不过问题还不限于这两位胡话兼谎话大师。咱们白作了一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许多人竟然至今连“帝国主义”的概念都拎勿清,需要老芦来“政普”,当真没劲。

所谓帝国主义政策,就是强国使用武力征服弱国,将其化为殖民地,或是迫使弱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获得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特权的外交政策。

必须指出,这儿的“平等”指的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所谓“不平等条约”就是连形式上的平等都没有做到,公开用条约形式保证了强国对弱国的单向特权。

苏联和国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例如苏联通过条约迫使中国放弃它原来一直承认的中国对外蒙的主权,掠取了中东铁路和旅大港。这连形式上的平等都没有:中国并不能去强迫苏联同意哈萨克斯坦或吉尔吉斯独立,也无权获得西伯利亚铁路以及海参威。这就是典型的帝国主义外交。

相比之下,中美在同期签订的《中美通商条约》就完全做到了“形式上的平等”,条约赋予双方贸易最惠国待遇,以及在对方境内经商的权利,双方的船只都可以驶入对方的内河,等等。

如老毛抨击的,这当然没有做到“实质上的平等”,他已经说了,中国连资本和远洋船队都没有,条约赋予中国的权利岂非一纸空文?

但我也说了,“做不到”和“不许你做”有实质不同。前者只能怪你自己无出息,而后者就是欺负人。如果条约赋予了你那权利,则机会总是在那儿。如果中国不打内战,恐怕早就在50年代进军美国市场了。但无论中国变得多么强大富裕,都绝对没希望去和苏联联合管理西伯利亚大铁路,或是租借海参威,更别说让哈萨克斯坦独立了。

从这个条约上便可看出老美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区别来。老美的外交其实是他们的内政的延长,那原则就是“机会均等,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不许谁把那机会垄断起来,而是敞开了让大家凭本事竞争。他们不但在国内搞这套,在国外也来这套,最讨厌的就是强国划分势力范围,把第三世界国家变成帝国的一部分,用高高的关税壁垒把该地区圈起来,垄断该地区贸易,让其他国家的人无法分肥。

老美原来是殖民地国家出身,又以自由贸易立国,自然对这套经典帝国主义作法非常反感。二战末期,丘吉尔和斯大林忙着搞经典帝国主义那套,划分势力范围,引起了罗斯福的极大反感。到了二战后,老美变成了两极世界的一级,而整个欧洲都破产了,必须仰承山姆大叔的援助才能活下去,于是老美便趁机强行推倒各国的关税壁垒,又千方百计搞垮了大英帝国,甚至在英法出兵收回苏伊士运河时带头反对,世界才最终从帝国主义时代进入了后帝国主义时代。

因此,我认为,“形式上平等与否”才是真正的鉴别帝国主义的指标。如果某个国家以“形式上的平等”为外交原则,则无论该国如何强大,都不能称之为帝国主义国家。

可惜许多国人被我党长达几十年的反美宣传误导,动辄就说“美帝国主义”。他们似乎也能振振有词:美国不是在世界上有那么多军事基地么?这难道不是标准的帝国主义作法?

此话不假,可这世界上美国军事基地最多的国家,竟然是英国。在冷战高峰,该国所有的美国军事基地竟然高达26个之多。有帝国主义国家,自然也得有殖民地和它成双成对才成,难道您能根据这一点,便把英国判为殖民地?咱们爱国底气再足,恐怕也不敢说这话吧?

可惜英国政府和大部分人民(当然不包括左派)都认为美国有军事基地在那儿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为他们提供了免费保护,使得他们可以削减国防预算。

老美虽然在历史上也有过两块殖民地:夏威夷和菲律宾(后者是美西战争的“战利品”,后来两殖民地住民自决,夏威夷人民选择加入美国,菲律宾人民则选择独立),在历史上也对墨西哥、古巴等中南美弱邻欺压备至,但在美洲以外的国际舞台上,他们和经典帝国主义国家不同,感兴趣的不是掠夺弱国的领土和获得政治军事经济特权,追求的从来是机会均等的自由贸易。那机会均等是双向的,他们要求享受最惠国待遇,同时也给对方同样待遇。

历史证明,这种形式上的公正,相对于帝国主义时代的形式上的不平等而言,是极大的进步。我已经在《我们的过错和他们的过错》中说过,马歇尔计划使得美国能够在欧洲倾销剩余产品,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同时又拯救了垂死的西欧,使得后者逃脱了灭亡于斯大林的坦克入侵和内部共党骚乱的厄运。更难得的是,老美居然把西欧的资本家和管理人员统统请到美国去,训练他们掌握自己那套大规模社会化生产,使得西欧在二战废墟中迅速复兴。

不难想见,如果二战后世界还处于帝国主义时代,老美用苏联人那套办法对付西德、日本,那么这两个国家就绝对不会有卷土重来的希望,而亚洲的弱国穷国小国或地区诸如南韩、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就绝对没有希望挤入富国行列。

这一套的先进,其实连我党现在都承认了。老邓所谓“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自己的封闭,加入老美建立起来的平等互利的全球贸易体系。《人民日报海外版》甚至不惜使用青楼语言,将引进外资称为“筑巢引凤”,其猴急之心跃然纸上,连我都为他们觉得太不顾体面了些。

有趣的是,日本人当初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被中国视为国耻,而其中主要一条就是借款给中国的。据说那是“资本输入”,按列宁的说法,乃是帝国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腐朽垂死垄断的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殊侵略方式。那为何中国现在又迫不及待、磕头如捣蒜地跪求人家来进行“经济侵略”了呢?

那答案再简单不过,日本人的钱不是好拿的,它附加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毫无形式上的平等可言,而老美现在搞的这套全球一体化则实现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形式上的平等。它不但为富国的剩余资本提供了出路,也为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原始资本,乃是我党梦想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介绍这些最简单的烂常识,是想告诉日本爱国贼和中国爱国贼们:世上还是有“正义”与“不义”、“先进”与“反动”之分的,而这所谓“道义”,其实来自于“功利”,也就是“双方受益即正义”。坚持“他们的正义不是我们的正义”的毛教阶级论,必然要沦为“成王败寇”的江共版或日本右派版的现代马基雅维里主义。世间真正的正义,就是“他们的正义”与“我们的正义”的重合点,而人类能指望的最好的公正,也就是“形式上的公正”,亦即权利和机会均等。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9940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