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六四”悖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六四”悖论   
dok_knife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六四”悖论 (1003 reads)      时间: 2003-10-20 周一, 下午8:3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六四”悖论



                ·江岩声·



聚餐聊天,外国人爱谈无聊琐事,海外华人则喜欢指点江山,举凡国内政治,国际时局,三峡大坝,法轮功等等话题,无不在议论之中。如果酒再喝多一点儿,脸再红一些,脖子再粗一些,就会说到“六四”。前天到朋友家吃饭,情况就是这样。开头的话题自然是载人飞船,中国人坐着自己的飞船上了太空,炎黄子孙谁不高兴?可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话题最终又落到了“六四”。客人中有位难得一见的商人,外号老儒,相貌儒雅,为人和善。等大家激昂慷慨完了,老儒缓缓地问道,“六四”中共镇压当然不好,于情不容嘛;但不镇压,则于理不容!你们想想,中国当年若分裂了,打起内战来,哪有现在的经济繁荣?哪有载人飞船上天?社会一动荡,你们在国内的老爹老妈吃什么?喝什么?你们若是邓公,会如何选择?!



这是我第N+1次听到这个问题了,可是就像前N次一样,我讲得口干舌燥,听者顾左右而言他。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堵得慌,咽不下那口气。“杀人,于情不容;不杀,于理不容!”天哪!老儒,你把“六四”当成什么了?!诸葛亮挥泪斩一个马谡吗?!再者说了,当年不是你老儒带领大家,抬着白纸糊的自由女神,到大使馆门前请愿的吗?那时的你,是多么的热血沸腾,义愤填膺!而如今,离三十年还早着呢,你怎么就连河东河西都分不清了?!



老儒的变节固然可恶,可如何才能破了他的逻辑?翻完了第N+1个身的时候,我心里忽然一动,老儒说的其实是个悖论呀!悖论者,乃四处碰壁,无路可走,无法解决的问题。“六四”被老儒之流弄成了悖论,其解答当然就不在我等小民的智商范围之内。研究悖论,那是伟大的希腊古人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为它烦心?!这么一想,我释然了,于是昏昏睡去。



小说《唐·吉诃德》写了一则有趣的悖论。一个国王制定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个到他国家来的游客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从国家的安全考虑,这个问题很正常。今天的美国签证官对付中国人也问同样的问题,回答错的就不给签证。问题在于,那位国王的处罚实在太恐怖了:绞死,而且立即执行。



可以想像,敢到这样一个国家来旅游的人肯定很少。一天,来了个勇敢的旅游者,他说:“我来这里是要被绞死。”



国王被难住了,苦苦想了好久:该不该绞死这个捣乱分子?他的回答当然是错的,在国王拟定的标准答案里没有这一条,按法律应该被绞死。但这样一来,恰恰又证明他对了。真是左右为难!



古希腊人早已懂得,解答悖论常常要跳出悖论所限定的空间。翻译成现代术语就是,如果那空间是两维的,就要引入第三维,或者把它减一维,总之,要做些数学变换。爱因斯坦说过,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无法在我们制造出这些问题的思考层次上解决。以这样的观点看来,国王其实是被他自己难倒的。如果没有制定那条奇怪的法律,哪会遇到如此刁民?废除了那条法律,也就废掉了这个悖论。可是,一朝贵为国王,寡人就是真理,寡人就是法,他如何能看到这一点?



我国最著名的悖论是矛盾悖论:一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我的矛是最锐利的,什么样的盾都能刺穿;我的盾是最坚固的,什么矛都攻不破。于是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这个悖论无解,除非那个好吹牛的小贩只卖一样东西,这从数学观点看来就是减一维。



我国最精彩的悖论当属孟子悖论。印象中是这样说的:嫂子失足落水,眼看要淹死了,小叔子还在一旁犯难。伸手拉嫂子吧?非礼也,男女授受不亲。嫂子莲藕一般的玉臂,岂是小叔子能碰的?可是不拉吧?是见死不救,豺狼也。



两千年前,淳于髡拿这个问题差点将孔家店第一副主席孟子难倒,而现在,它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谁要再想用它来测试别人的智商,先得摸摸自己的脑门儿,看看是不是在发烧。这并不是因为今人比古人聪明,而是礼与生命价值此消彼长的结果。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礼是什么东西?它不过是约束和规范生命过程的一种行头。就像唱戏,戏文变了,行头就得跟着变。纵观人类文明史,一个大趋势就是:人的生命价值不断看涨,而各种礼的价值不断跌落,只有永恒的生命价值,没有永恒的礼。



一个国家的分与合,经济的增长与衰落,社会的安定或动荡,都不过是种种广泛意义上的礼,时过境迁之后,往往变得无足轻重。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业,不是都被后人付与笑谈中了吗?



孟子对淳于髡的回答是:嫂溺授之以手,权也。对“六四”悖论,邓公的答案有些类似:学生闹事平之以兵,权也。邓公生前视政治如博弈,其段数用他儿子的说法已达炉火纯青。他的“权”比孟子的“权”可要博大精深得多。



笔者才疏学浅,既没有孟子的机智,也没有邓公的城府,更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数学功底,做不出有效的数学变换,现在还破不了“六四”悖论。但我相信,时间是伟大的,什么都难不倒它。两千年前,孔孟之徒孜孜以求的礼,如今被弃之如敝履,孟子悖论因而成了笑话。我敢打赌,要不了两千年,“六四”悖论,还有我们这些被“六四”悖论难倒的人,都将成为后人的笑话。



□ 寄自比利时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30688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