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从“皇军天下第一” 说到中苏恩仇(七)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皇军天下第一” 说到中苏恩仇(七)
──读萧峰文想到的
芦笛
今天遵贤甥之嘱,给出了所引军网文字的链接,并提请读者注意上面的一段话:
“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外交活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巧炒地利用了
日德和日美间的矛盾,有利于分化敌人,有助于摆脱东西两线作战
的威胁,巩固东部边境安全。
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两个多月,法西斯德国就发动了侵苏战争,
这时显示了苏联断然签订条约的重要意义。”
然后感叹道:同样是避战,为何苏联这么干就是英明伟大,而国府就是怯懦胆小?
令我目瞪口呆的是,网友纳兰竟然跟贴说什么“佩服之至”。自承他被我党洗脑,我要不点破,他到现在悟不出这简单道理!
妈妈米阿!这当真是洗脑所致么?这本是常识阿?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是教导过咱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么?人家来侵略你,明摆着打不过,硬要打,只能招致更惨痛的牺牲。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避战,同时变法图强,等到我日后强大了,再去找回场子,此乃是市井小民都该知道的常识吧?近现代史上的所谓“汉奸”们,自李鸿章以下,又有哪一个不是“精忠卖国”?
我在前节已经说了,开战不算本事,避战才是本事,对弱国尤其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斯大林确实是伟大的世界级战略家,尽管苏联在武力上从来是超级大国,可他还是始终保持了清醒头脑,尽其所能为在国际上处于极度孤立状态的苏联避免了不必要的战祸。
在远东,他把中国和日本玩弄于股掌之上,让两国跟线牵木偶一般,亦步亦趋地跳进他早就摆好的圈套去,斗到两败俱伤,最后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坐取渔人之利,捞到盘满钵满,还赢得愚昧的中国“学者”至今颂声不绝。在西方,他抛弃了本欲与之结成同盟共同对付纳粹的英法,转过来和不共戴天的仇敌希特勒订下密约,与之瓜分波兰,并趁机掠取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使得希特勒暂缓执行《我的奋斗》提出的抢夺东方生存空间的战略计划,掉过头去和他私心敬慕、根本不想与之为敌的英国交锋,不但为苏联赢得了两年的喘息时间,而且为最后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创造了前提。
至今西方学者对斯大林和纳粹秘密结盟、瓜分波兰一事骂不绝口。这当然是道义谴责。如果抛开道义考虑,光从苏联的国家利益来看,我倒觉得那是马基雅维里式的大师手笔,一举玩弄了纳粹和英法。如果英法有功力相当的战略家当国,又像斯大林一样丝毫不讲原则,那就不会在纳粹进攻波兰、东进道路总算打开之后,去傻傻地向德国宣战,保卫一个与英法根本不接壤、注定要被瓜分的国家。那么,希特勒的东进计划就会畅通无阻地实现,欧战就会变成两个邪恶帝国的互相绞杀。等到这两大恶魔两败俱伤、奄奄一息之时,英法拉上老美出来收拾残局,便可一举消灭极左的共产主义和极右的法西斯主义,世界历史就要改写得更光明,起码不会出现社会主义阵营,让苏联和东欧人民多受了半世纪的罪。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日朝野被斯大林玩弄于股掌之上,跟练解的猴子一般,万众一心地去奋勇钻他布下的火圈,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连英法都照样上当,咱们似乎也不算世上最傻,是不是?不是我们太愚蠢,是共军太狡猾阿。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连美国都跟着做了义勇猴子,奋勇钻进了斯大林布下的火圈。
美日本来没有什么过节,对日本入侵中国,老美原来也是睁眼闭眼。美国居然有人认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中国人没有能力建立现代国家并管理自己,不如让日本去代管算了。但战争爆发后,中国苦撑不倒,日军泥足深陷,预想中的“芥癣小疾”成了流血不止的溃疡。倭人不得不扩大事态,设法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以此困死中国。1941年,日本要求英国关闭中缅公路。同年7月,日本接管了维希政府管辖的法属越南。这些举措触犯了英美在南亚的利益。美国因此对日实行全面禁运制裁,解禁条件是日本必须交还自1931年起在中国占领的全部领土。由于日本80%的石油来自美国,这就逼得日本不得不在战与降中作选择,太平洋战争就是这么爆发的。追本溯原,日美交战,还是斯大林四两拨千斤,化日本“北进”为“南下”的结果。
于此不难看出中国当时的正确应对之道,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挑拨日本人去打苏联,一面加紧实行先总统蒋公“安内攘外”的英明战略,消灭军阀割据特别是赤匪匪患,武力统一中国,并秘密整军备战。日苏斗到两败俱伤之日,也就是咱们羽翼丰满之时,再争取和老美结盟,与苏联夹击倭国,收复东四省失地。如果事态真的如此发展,则彼时中国无论是论实力,还是对战争的贡献,都绝不会是后来那副窝囊样。届时挟强国之威,索回被苏强占的外蒙也非难事。
可惜历史并没有这么发展,那倒不是当国政治家不英明,而是本民族太愚昧。上次朱成虎事件暴露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全民愚昧,令我灰心罢网,余赣大郎还以为本网霸铩羽而去,其实不过是对敝族愚不可疗彻底绝望罢了。
我死也不能理解,为何中华民族永远长不大,至今连幼稚园儿童起码的趋利避害本能都没有,热衷于上吊自杀。30年代就使过一次全民上吊术,使得本可避免的抗战提前爆发。等到战争真的发生了,只有肾上腺、毫无大脑的愚民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立刻俯首帖耳当顺民。无论是在满洲国还是在南京汪记政权统治下的地区,从未听说过有人胆敢上街游行示威,“抗日救国”去。
如果说那是因为有庞大的汉奸集团忠实执行斯大林的战略部署,把持了舆论,误导了百姓,导致昏民劫持强暴了明君,铸下千古大错,那么,今日国内并没有什么汉奸集团,我党全面控制了国家,为何党国政府还要专干对自己脚背放枪的蠢事,至今不懂“避战才是本事”的起码道理,千方百计要割断维持党国苟安的输血脐带,没本事折冲樽俎,通过职业外交为国家民族争利益,却去师满大人(Mandarin)故智,为发泄怨妇情怀,不惜鼠目寸光地煽动后患无穷的民间仇外心理,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我党上台前的那种种狡猾恶毒,究竟上哪儿去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遮莫痞子之泽,连三世都传不到?
蒙族网友铁木批评道,我那文字乃是大汉族本位主义,没有考虑到民族自决,同样的事,蒙古人未必会义愤填膺,云云。有趣的是,他一面承认满洲国是伪政权,一面又认为外蒙是真正的独立国家。
我当然尊重民族自决,可惜阿,那“民族自决”的“自”字,不知你何以没看见?外蒙“独立”到底是苏军入侵的结果,还是由公民投票决定产生?外蒙独立后,成立的到底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政权,还是由苏联人主导其内政外交?满洲国好歹除了日本外,还有一个南美小国承认之,请问当时承认外蒙是独立国家的第三国是谁阿?同样靠刺刀建立起来的政权,为何满洲国就是傀儡政权,而外蒙则是人民独立?唯一的区别,似乎就是有个把蒙奸奉行“迎外安内”的汉族国术罢了,可他级别再大,似乎也大不过咱们的宣统爷吧?成吉思汗的英雄子孙,怎么不把这看成是蒙古人的耻辱,反倒出来歌颂之?
我早在旧作《中国需要民族和解》中指出,蒙古在我大清治下,从来实行高度自治,内政完全由蒙古王公处理,朝廷并不干涉,只是君临(reign),而不是统治(rule),顶多只扮演调解内部纠纷的最高仲裁人。蒙人从来是满人的盟友、教友和亲眷。大清乃是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最明智、最成功的统治者,他们不但和蒙人、藏人信奉同一黄教,而且在满蒙贵族中实行联姻。这就是为何大清被推翻后,蒙古王公还在草原上宣誓,要为大皇帝复辟洒下最后一滴血。等到后来其中某王公和溥仪关在一起,才愤慨地说:早知道你是这种窝囊废,我当初绝不会发那个誓!
即使是在民国的混乱年月,中央政府也没有干涉过蒙古内政,无论内外蒙都享有高度的事实上的自治权。不知老毛子打进去以后,这自治权是否保留了下来?人民是否被迫改变自己的祖传的生活方式,去“组织起来”,加入集体牧庄(对不起,我还真不知道苏式集体农庄的蒙古等价物该怎么说)?人民还享有原来的宗教自由、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么?人民的自由到底是因那“民族自决”多了,还是少了阿?
其实我也不用说这么多,就请教你一个问题。1945年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和斯大林谈判,最后同意外蒙独立,不过有个但书,那就是必须举行由国际监督之下进行的公民投票。这条约可是中苏都签字画押了的,却唯独没有蒙方签字,这算是哪门子的“民族自决”阿?您见过世界史上有这种“独立宣言”么?而且,您是不是应该承认,中国代表团奉先总统蒋公之命,据理力争加上去的那条但书,非常符合现代民主教义,斯大林这才无法拒绝?您能不能告诉我,尽管苏联签了字,外蒙又何时举行了那公民投票,由此取得了民族自决的唯一合法性?您愿不愿承认,中国加上去的那条但书才真正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蒙族兄弟的关心,而如果斯大林履行诺言,让蒙古人民自己决定命运,则一定会使蒙古提前变成今日这样真正的独立自主国家?
我说老铁,你要真爱贵族(不是说你爱贵族,而是说你爱贵民族,NND,启明星又要出来胡闹了),不如去调查一下老毛子入侵外蒙后,和蒙奸签订的密约内容是什么。我曾看过一本家里传下来的“解放”前出的旧书,说那密约让外蒙丧失了所有的开矿权,导致老毛子从该地区掠夺了许多黄金,云云。那玩意当然靠不住,好在现在苏联档案解密,给有志者提供了查明真相的机会。你何不效法沈志华,把这问题查个水落石出?
本节乃是回答网友评论的,与全文主旨无关,算是节外生枝吧。下回书再谈正题,说的乃是毛子如何趁火打劫入侵满州,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