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外国人说了:对贵国极好之印象,永难磨灭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外国人说了:对贵国极好之印象,永难磨灭也   
CAOGEN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5/03/12
文章: 886

经验值: 920


文章标题: 外国人说了:对贵国极好之印象,永难磨灭也 (611 reads)      时间: 2005-10-03 周一, 上午8:26

作者:CAOGEN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外国人说了:对贵国极好之印象,永难磨灭也

过去中国人崇拜帝王,喜欢称颂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功绩。最后一个封建帝王(溥仪)倒了,就变成了崇拜领袖和政府,歌颂他们强国富国的本领。要崇拜,总得拿出些根据的。这根据是什么?对封建帝王,根据是他们“乃天之子也”。封建制度完结了,“民族,民权,民生之国”──民国成立了,帝王圣贤没有了,人民有权了,领袖和人民(或民国)政府也便出现了。

那么,崇拜领袖及政府的根据从何而来?既然是“民国”或“人民之国”,根据当然是:看一看在他们的治国方略下,本民族的人民是否有了权力(民权)和是否有了好生活(民生)。

但在近代中国,崇拜自己领袖政府的根据,往往不是看自己的人民如何如何,而是看别人──外国人如何如何:看外国如何如何做,看外国人对我们印象如何如何。至于自己的百姓是苦是乐,是死是活,他们有什么感觉或意见,似乎是无关大局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一听外国人的意见,本无可非议,但毋容置疑,外国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只有本国老百姓的意见,才是最可信赖的依据。如果非得把外国人如何如何当作根据,而不理睬本国老百姓,那就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譬如,为了知道现在中国大陆领袖和政府的功绩如何,不去问一问占人口九成以上的本国农民工人城市贫民,不去听一听众多老百姓是如何骂娘的,而是到处向外国人打听:“某国专家认为世界财富正滚滚流向中国”;“某大国国务卿认为中国正往某处去”;“某些西方国家正重新认识中国意识形态的导师马克思”,云云等等(某网坛一连串贴子)。

从外国人那里找根据,不见得总能找到,找着的也不见得符合实际。80多年前(1920),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来中国,在北京大学讲学,那时的愤青们开会欢迎,向他打听印象。罗素道:“你们待我这么好,就是要说坏话,也不好说了。”愤青们都很生气,认为他是滑头。萧伯纳30年代周游过中国,上海记者群集访问,又打听印象。萧说:“我有什么意见,与你们都不相干。假如我是个武人,杀死个十万条人命,你们才会尊重我的意见。”(论语半月刊,1933),革命家和非革命家都愤愤然,以为他刻薄。

1933年访问中国的瑞典卡尔亲王,在上海对记者发表了他的印象:“……足迹所经,均蒙当地官民殷勤招待,感激之余,异常愉快。今次游览观感所得,对于贵国政府及国民,有极度良好之印象,而永远不能磨灭者也。”(申报,1933)。于是上至官员,下至记者,听了这印象,皆大欢喜。

其实,罗萧两位外国人,也还不算滑头刻薄。假如有这么一个外国人,遇见有中国人问他印象时,他先反问道:“你先生对于自己国家的印象怎么样?”那可真是一篇难以下笔的文章。

为了竖起对“民国”蒋领袖的崇拜,从1933年开始,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德国,希特勒,墨索里尼,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希特勒的《我的奋斗》等理念。许多政客文人(如蒋廷黻,钱端升),认为外国纳粹主义的胜利,“给民主以致命的打击,民主的弱点已暴露无遗”,所以“独裁是一种最有力的制度”。国民党元老张继,曾赤裸裸地称蒋介石为“中国的希特勒”。这么一本末倒置,1938年,国民党废除议会制,蒋独裁的“一元化领袖制” 便确立了。

“民国”进步成了“人民之国”后,有了新的领袖和政府,当然也有了新的崇拜根据,可惜还是来自外国人的。那就是从死去的姓马的,姓列的老外那里,找来了无产者共产者的专政学说,这便有了中国老百姓的大救星和太阳。由这老外的共产学说,再衍生出“四坚”“三讲”“一核心”等等高论,于是就有了宏图设计师,核心,先进的灯塔… …连绵不绝。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们的江核心,富国利民,功莫大焉。但中国老百姓这样说了也是白说,还是外国人说了才算数,于是便有了“他改变了中国”这样的洋人洋文洋名著。

现在的中国,正被“先进性的灯塔”照耀着。灯塔之后,本来真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新的洋理由,但最近被我发现有进步了,那就是开始从洋变土,从自己中国人里找根据了。从什么样的中国人里找?当然仍然不是凡俗老百姓,而是从“一国两制”下对立制度一方的在野势力里面找。

于是,海峡对岸的在野“领袖”,“爷爷”以及“独立大师”们,在欢迎的鲜花里接踵而至,在高等学府的讲坛上,在盛大的贵宾宴会上,模仿着70多年前访问中国的瑞典卡尔亲王,大谈对我们的印象:

“……足迹所经,均蒙当地官民殷勤招待,感激之余,异常愉快。今次游览观感所得,对于贵政府及大陆人民,有极度良好之印象,而永远不能磨灭者也”(此乃模仿卡尔亲王的话)。

我好,你好,咱们都好,让我们“坚持和平,走向双赢” ,连领袖说;
两岸关系,“一通百通” ,宋“爷爷”说;
王八蛋政府有的是,“愿贵党活一千年” ,李大师说。

于是上至官员,下至学生市民记者,听了这印象,又是皆大欢喜(?)。

大陆老百姓是生长在大陆的,若对大陆领袖和政府有什么自我感觉,自然不能算“印象”,只能算意见吧。但意见也好,而意见又怎么说呢?说我们像浑水里的鱼,活得胡里胡涂,莫名其妙罢,不像意见。说大陆好得很罢,恐怕也难。这就是爱国者所悲痛的所谓“失掉了大陆中国人的自信,不尊重自己”,然而实在也好像失掉了自信和自尊,不得不老是向外国人(现在又加上对立体制下的少数中国人)打听印象,这就恰如求签问卦,自己心里先就犹疑不定了。

我们大陆中国人里,有自信,有自尊,有自知之明而发表意见的当然也有,但多是手无寸铁,未曾“害死数千万条人命”,更不知“躲在铁甲车里”是什么滋味的小百姓,所以那意见也无人“尊重”,也就是和大家都“不相干”。至于如日中天的权势者及特权者们,他们当中也许有人当百姓的时候,是很激进地发表意见的,但一旦权在手,利在握,就变得闷声不响,大陆中国“待我这么好,就是要说坏话,也不好意思了”。

说一千道一万,苦了那些不能说话,或说了也白说的平头老百姓。老百姓里假如有人本末倒置,漠视自己人光信外国人的,那他们一定是有些糊涂。如果权势者及其帮闲们本末倒置,那他们在本国老百姓的眼睛里一定是“菜鸟”。

参考文章:打听印象,申报·自由谈,鲁迅,1933


作者:CAOGEN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AOGEN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4.60233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