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李敖的“乌龟蛋”与“死尸的沉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李敖的“乌龟蛋”与“死尸的沉重”   
CAOGEN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5/03/12
文章: 886

经验值: 920


文章标题: 李敖的“乌龟蛋”与“死尸的沉重” (602 reads)      时间: 2005-9-25 周日, 下午3:43

作者:CAOGEN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李敖的“乌龟蛋”与“死尸的沉重”

中国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受到异族入侵及内族蹂躏的历史。因此,在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现实也确是这样。

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政府以暴力对付徒手请愿的学生市民事件,一而再,再而三,使中国人哀莫大于无语。对这些事件,识字人里总算还有些评论,譬如名人李敖认为:这样的政府都是王八蛋。虽然“乌龟蛋”这一声骂,并不能使学生洒出的热血倒流肉体而复生,但也足以令那些“曾躲在铁甲车里装乌龟者”及其追随者们,大气儿不敢出,额头冒冷汗。

在识字人的各种评论中,有一类评论,比狂人李敖的恶骂更显得眼光远大,宽宏公允,但也比“枪弹铁甲车”更令人心寒。例如,在人均寿命只有40岁的黑暗旧社会,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有人说,死去的青年是“激于意气,铤而走险,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壳中”,奸人“驱千百珍贵青年为孤注一掷……必欲置千百珍贵青年于死地”,“共产派诸君故杀青年,希图利己”(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国国民,《晨报》,林学衡,1926)。

60多年后,据说中国又富又强,人均寿命也70有余了,在同一地点,却发生了更惨的“乌龟蛋”事件。有比李敖更聪明的评论者走出来说,“我一直认为,xx政府是专制的,政治言论自由还差得远,但发泄个人意见者,是给政府挑毛病。这个事件发展到最后,是市民学生对抗了戒严令。戒严令本身是个错误,但从法治角度看,戒严令一旦颁发,公民就必须遵守,否则,就应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你也可以不承认它的合法性,但你必须要清楚地知道后果”。

一言以蔽之,政府是行使合法权利,赤手空拳坚持请愿者是自去送死,当然咎由自取。

在这类智慧的评论家们看来,“徒手请愿是送死,活该”。果真如此,则不管学生们是否真的是“受人利用”,本国政府的门前是学生市民的“丧命之地”,就确凿无误了。那么,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才,至死无怨无悔。不过,还不知道是否中国人的大多数都如此认为。假若如此,则岂但政府所在地,即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丧命之地”了。

人们的痛苦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强权者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杀戳平民,甚至于还自许为战绩,并授部下以英雄勋章。然而也因为痛苦不容易相通,所以强权杀人者所展示的“死之恐怖”,常常不能够起到充分的恐吓作用。历史上的改革,有许多前仆后继者,大多自然是出于正义,但这些前仆后继者不了解“死之恐怖”之恐怖,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徒手请愿是送死,咎由自取”,这的确是颇有启发性的呼喊。“徒手请愿游行”的行为,在中国这块地球上最特殊的土地上,从此似乎可以停止了。学生和市民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迄今世界的进步,当然大多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16年前的“乌龟蛋”事件,用了这许多年轻的生命和鲜血,仅博得“自己送死”的评价,这一事实,已将一部分人心暴露给大家,使我们知道了在中国,“丧命之地”不仅存在于政府的门前,也存在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罗曼罗兰的剧本《爱与死的搏斗》(1924)描写法国大革命,其中有如下情节:国民公会议员库尔跋齐反对罗伯斯庇尔政府捕杀分裂分子,在议会投票判决分裂者死刑时,他放弃投票并退出会场;其妻又在家中接待一个通缉犯,被人告发。政府的代表来到库尔跋齐家,要求库尔跋齐公开宣布对被通缉者的态度,被库尔跋齐拒绝,政府代表便给予两张事先准备好的假名护照,要库尔跋齐携妻一同逃走,并告之政府已经默许。

那位政府的代表叫加尔,他主张人类为进步计,不妨让政府有少许污点,万不得已,也不妨有一点罪恶;但政府却仍然不愿意杀死(甚至不愿意逮捕)异议派库尔跋齐,共和国不喜欢在臂膊上抱着他的死尸,因为这过于沉重。

在有些民族里,人们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在这种情况下,前人的“死”能带来后人的“生”。在有些民族里,人们不会觉得死尸的沉重,原因是这样的民族,同死尸一样被压得一同沦灭了──前人死,后人照样地死,似乎看不到尽头……

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也讨厌暴力和鲜血,所以总是“赤手空拳地游行请愿”。殊不知另有不觉得死尸沉重的“乌龟蛋”及其追随者在,他们合成一气,要窒息那些 “ 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假如13亿中国人都以“窒息的心,紧闭的嘴,眼不见为净”的高招,静观其变,坐待“乌龟蛋”变成“宪法制约下的兔子”,则“丧命之地”的确已在前面。人权自由的第一要义,应该是生命的自由。在真正宽厚公允(譬如,废除死刑)的地方,该死的希特勒,东条英机也有生的权利或希望。中国人谁愿意白白的去死?又有几个真心喜欢暴力和鲜血?为了中国的前途,觉悟的青年今后应该不肯“轻易去送死”了吧。

不管强权暴力者是内族还是外族,是“乌龟蛋”“还是“合法政府”,心还在跳动的幸存者对同胞死尸的沉重,一定是有记性,不淡忘的。

参考文章:死地,国民新报副刊,鲁迅, 1926


作者:CAOGEN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AOGEN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977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