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丘成桐:为中国培养一流数学人才(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丘成桐:为中国培养一流数学人才(ZT)
明君大王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丘成桐:为中国培养一流数学人才(ZT)
(232 reads)
时间:
2005-8-04 周四, 上午4:2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丘成桐:为中国培养一流数学人才(名人专访)
何雁
2005年07月06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丘成桐近影
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又一次光临美丽的西子湖畔。今年6月底杭州城的持续高温丝毫没有减弱这位数学大师渴求人才的热情,他专程从美国赴浙江大学访问讲学,面试招考学生。虽然两天的日程表已排得满满当当,他还是尽力“挤”出时间接受笔者专访。
●“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首次招生
一见面,这位憨厚的学者就为没有太多时间谈话感到抱歉。丘成桐不仅是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还担任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先后20多次到浙大讲学。此次来访,他肩负着一项重任:亲自面试浙大“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首批招考的12名全国高考生,选拔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
丘成桐说:“中国数学发展对中国整个科技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人,我希望中国数学能够做到世界一流,所以要将中国最好的年轻人培养起来。”
“什么样的年轻人有培养前途?”笔者问道。“对数学真有兴趣。”丘成桐坦率回答,“我喜欢有创新思想的学生,不但数学有一定能力,还要学习其他科目。因为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需要通才训练,如果只是数学好,其他科目不行的话,也很难成才。”
“单为奥数培养学生是出不了大数学家的。”对国内追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现象,丘成桐的看法一针见血,“我们不能把奥数看成主要的训练方法。譬如现代数学90%以上要用微积分内容,奥数没有微积分,就表示奥数训练出来的学生对现代数学的很多内容完全没有接触到。同时,现代数学与很多学科有关,比如我做的工作跟物理有很大关系,如果物理不懂的话,做这方面数学工作会吃亏。所以,我要求小孩子除了数学有一定训练,其他学科也要有训练。”
今秋首次招生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将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选用教材,除采用一部分哈佛教材,还会在苏联以及中国优秀教材中选择配套学习资料。“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固定的一种方法,”丘成桐说,“要尽量使学生的眼界开大一点,让他们到美国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去看一看,接触国外有能力的数学人才,多学习人家的方法。”
●关心中国数学事业发展
现年56岁的丘成桐被公认为“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29岁攻克微分几何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因此获得1982年数学界最高荣誉奖———菲尔兹奖,成为迄今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
丘成桐身居海外,却十分关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1979年,30岁的丘成桐应华罗庚邀请第一次回国访问。此后,他不断支持中国的数学研究,在中国先后创建香港中文大学数学所、北京晨兴数学中心、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并出任这3家研究机构负责人。至今,丘成桐培养的50多名博士大部分是中国人,其中一些人回国后成为中国数学的领军人物。
要培养一流人才,研究经费是大问题。为了募集经费,丘成桐四处奔波,用科学家宝贵的研究时间做本来最不屑的应酬。在他的游说下,李嘉诚、郭鹤年、陈启宗等香港企业家先后共募集资金逾一亿元人民币;而他自己在中国任职不收分文报酬,往返飞机票等差旅费都是自己掏腰包。
丘成桐个人生活十分俭朴,可为了培养中国数学新人,他向浙大数学中心一次就捐赠价值50万美元的图书,还在浙大、中国科大设立丘成桐奖学金。他发起召开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该大会自1998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会议专门设立晨兴数学奖,以奖励45岁以下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
中国是数学大国,但数学大国不等于数学强国。“中国离数学强国还有相当距离。”丘成桐直言不讳,“这个距离是创新研究的距离,不是考试的距离。”
为使中国数学家尽快与国际研究接轨,多年来,丘成桐往来穿梭于北京、杭州、香港和美国之间,主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霍金等20多位世界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来华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古典文学影响我”
“数学很漂亮啊。”与数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丘成桐哈哈地笑着说。在大师眼里,数学之美在于简约严谨,应用一些简单数学定理把大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一门漂亮的艺术。”丘成桐认为,数学美感的获得,常常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与错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可能在冲凉或刷牙时,突然间茅塞顿开了。
丘成桐从小在香港长大,早年丧父,家境清贫,逆境激人上进,他先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师从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22岁获得博士学位。他创造性地把微分几何与偏微分方程的技巧与理论结合起来,取得了杰出学术成就。
丘成桐在专注研究数学之余,也精通诗词歌赋,熟读史书。他说:“中国古典文学深深影响我做学问的气质和修养。”丘成桐最喜欢《史记》和《左传》,尤其对《史记》爱不释卷,直到现在,他每晚都要花上半个钟头阅读文史书籍,以陶冶性情。
“我从事数学研究深受人文启发,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立志,觉得做学问是一辈子的志愿。”丘成桐说,数学的简约之美与中国古典文学《诗经》纯朴简洁又韵味无穷的语言美,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丘成桐自小对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印象深刻。他说,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实做科学,也往往有同样经验,读书只要有兴趣,不一定要全懂,慢慢自然领会其中心思想,同时一定要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丘成桐希望中国年轻学者对学术要抱有真正的兴趣,不要把名利看得过重。“在我看来,学问才是最重要的,是永恒的。”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806544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