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如何解决北大清华招生的公平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如何解决北大清华招生的公平问题?   
六者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50

经验值: 816


文章标题: 如何解决北大清华招生的公平问题? (701 reads)      时间: 2005-7-27 周三, 下午10:37

作者:六者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写这个题目之前,俺不知道本坛网友有几个是北大清华的?但俺知道芦、马肯定不是。

某日,某社区论坛两个高中毕业生聊天,北京人说:“我们班有六成的同学考进了北大、清华”。福建人说:“按北京的录取标准,我们全校除一个傻子外都应该进北大、清华。”

有消息说:两校的名额有六分之一给北京市,北京藉的考生进两校的机率是百分之三。(NND,其它省份千分之一也不一定有啊!)

一样的卷子,不同的录取分数,难怪天下学子要愤愤不平了。

北大、清华是最牛B的大学了,地位可与国子监、太学一比吧?不管怎样说,算是最高学府也不为过。那么,如何保证两校的录取标准公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要做到“公平”,说难就难,说不难也不难。是呀,有人说,那好办,把全国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个序,从第一名开始呗!但这样办有问题:试卷是各省批的,评分标准难求完全一致,再加之那个没有私心,如在里面再舞点弊?所以此法不能保证公平。

其实,不需学洋人,借鉴祖宗成法即可。众所周知,无庸置疑(可以看出,俺已深得嗡师笔法),祖宗科举取士乃有县(府)试、乡试、会试三级。现在“与时具进”,简化为二级。全国高考作为各省的乡试,中央给出全国统一的比率,按各省考生总人数,得出各省可赴京参加会试的生员名额,各省按本省考生分数顺序及名额,录取乡试举人。估计平均每省五百名就差不多了。

北京会试日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十天左右举行,当今已是宇宙飞船时代,举子进京,交通、住宿绝无问题。

会试卷当由两院院士命题,也可考虑请海外华人独知参与命题,以体现与国际接轨。例如逻辑类试题,由老芦承办,历史类非老马不可,经济类由老草拟……恕不一一列举。这样办于国于民两利,芦、马都是待业的,劳务费要价不会高嘛,恩赐个一、二百刀,就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老草是财主,根本不缺钱化,就给个名吧:准允老草名片上加印一行“全国会试出题策划人”。

当然,既然是会试,题目一定要难,方能考出水平。当初祖宗考八股文时,就有出“截搭题”的,让考生难以下手。现在不考八股了,可以出些“脑筋急转弯”之类测验智力的题目,以拉开分数间距。例如:一匹驴四条腿,二匹驴几条腿?你如答八条,那就是零分。(抱歉,正确答案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会试录取者,统统进北大、清华。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当今各省都有称高考状元的,真是状元大贬值了。状元等可披红绸、佩红花,乘劳斯莱死名车沿长安大街展现风采,最后进新华门,由胡主席在中南海赐宴。

会试未中者,全国其它名校任选。

怎么样?俺的方案够公平吧?如果进行公投,定能得到全国学子的拥护(北京藉除外),忘了一点,台湾藉考生怎么办?另开恩科吧。


作者:六者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六者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747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