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争论的智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争论的智慧   
云儿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不争论的智慧 (526 reads)      时间: 2003-10-15 周三, 下午12:2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这也是四年前的旧贴。是在法轮功围坐中南海之后、遭受

正式镇压之前静默期间写的一个贴子,当时以为东土官府

会以“不争论的智慧”处理此事,抱着很大希望。现在回

首,不胜唏嘘。





政教分离,也是不争论的智慧

送交者: 云儿 于 June 09, 1999 15:36:06:[新观察]

回答: 回筋斗云:把上帝的还给上帝,把凯撒的还给凯撒。 由 艾仑 于 June 09, 1999 08:35:54:



正教邪教之争,科学与伪科学的分野,在某些人看来,事关世

道人心,社会安危,是比天还大的事,不争论不行,哪怕因此

而激化矛盾扩大分裂,也在所不计,从政治上看,这类公开的

争论,显然不是求同存异加强团结的策略。



政治的考虑,不同于宗教与科学。宗教讲正邪,科学求真伪,

自是非争论不可。政治则不然,以讲求实效为务。一时争不清

楚,徒然破坏团结的问题,应尽可能排除在政治议题之外,不

当作政治问题来争。这是聪明的办法,也是“不争论”政策的

真义。



不争论既可是策略性的,也可以是制度性的。在策略性不争论

的场合,有争议的问题,最终是要政治解决的,目前只是暂时

不争,期待未来条件成熟时,再来解决。例如中国的“姓资姓

社”问题,美国南北战争前的蓄奴问题,都属此类。



制度性的不争论,是把有争议的问题,从公共领域移到私人领

域,从制度上根绝借助政治力量解决的途径。宗教信仰、道德

价值、思想学术等等,不仅永远都有感情冲动的争论,而且往

往是争不出结果的。于是,现代的智慧,将它们都归于个人的

自由权利,作为个人私人领域的事儿,国家不去干预。一方面,

防止有限的政治资源,消耗在无谓的争议上。另一方面,更重

要的是,防止这类感情冲动的争论,干扰理性的政治决策。



换个角度看,缩小公共议题数目,使之掌握在可控制可解决的

范围一内,可说是消极自由的积极意义。伯格认为消极自由与

民主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许是没有看到这个积极意义。

消极自由促使公共议题变得可管理。而这,恰恰是民主的必要

条件。



回到法轮功的问题上。争论双方都以政府为诉求对象,一些人

更从一开始就认定法论功是政治稳定的巨大威胁,似是有意将

问题政治化。政府如能不为双方说词所动,坚守目前所持的不

争论立场,不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就给后世立下一个良好的

先例,可说是高度政治智慧的表现。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0203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