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中国为什么后撤?( 转自铁血论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中国为什么后撤?( 转自铁血论坛)   
仁者无敌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中国为什么后撤?( 转自铁血论坛) (521 reads)      时间: 2002-1-11 周五, 下午2:3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于中国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后为什么会后撤,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颇有微词,反毛者也利用这一点大肆攻击毛不顾民

族大义。老实说我手头并没有足以解释这一令人惊讶的奇特现象的资料,以前

我实际上对此也很不理解,但是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后,我认为如下几个

原因也许可以说明问题:



  1、给养困难。



  记得以前到四川上大学的路上曾经遇见过从四川到西藏打工返乡的农民,

他们是去给驻藏边防哨所背粮食的,1斤粮食给4块钱的运费——这已经远远

超过了粮食的价格本身。而在89年,4块钱并不是小数目。据他们说他们一次

背大概50斤左右的粮食,然后在高海拔地区翻山越岭,经过2~3天达到目的地

后返回。由此可见,维持给养的困难程度。往前推近30年,当时的给养困难

程度大概要坏很多。我曾经在青海牧区工作过4年,现在也常去牧区出差,尽

管现在公路建设成绩斐然,但是假如没有公路系统,运输将非常困难,一些高

山不花一天多时间是根本不用指望翻过去的,如果身上还带有物资,那就更难

说了。不过,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很适合大兵团作战的,关键是高山纵横的

地区,只能靠人和飞机来作战——尤其适合武装直升飞机。至于大炮坦克之类

的,是很难发挥作用的。但是在印度一方,情况则要好得多,他们的军事运输

至少不需要像中国这样穿过数千公里青藏高原,尽管在高山地区他们的军队同

样面临无法展开的局面,但是至少在把军事物资运送到战区方面,他们占有绝

对优势。什么意思呢?即中国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在后勤上保证长期大规

模作战。因此,假如中国不后撤,那么回过神的印度就可以通过长期的小规模

侵袭战来消耗中国,中国实际上是很难确保不被迫后撤的,而这对于国家的声

誉是很大的损害。而主动后撤,算是给足了印度面子,印度在法理上难以找到

继续长期战争的条件,而中国则可以赢得没有霸权野心的好名声,是非常有利

于团结对霸权主义深恶痛绝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因此,由于给养困难导致的主

动后撤使中国避免了陷入长期被动局面的境地,是非常英明的。



  2、美苏的压力和中国的核计划



  当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国力空虚,而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

美苏及其集团都公开站在印度一方反对中国,如果战争长期化,在美苏集团的

支持下,中国很难在中印边境地区维持长期的战争,而且可能面临来自苏联的

侵犯(当时苏联就重兵压境使人不得不防)。因此通过主动后撤,不仅使印度

失去了继续战争的借口,而且也让苏美集团无话可说,避免了陷入被动的局

面。同时,中国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研制核武器,在这一过程中美苏都在威胁要

对中国“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息事宁人,有助于核计划在较小的风险下

顺利完成。我们设想一下中国前推之后并不后撤,与在美苏集团支持下的印度

交火,美苏集团对中国所能采取的当然是更尖锐的对立态度,此时中国的核计

划受到打击的可能性就要远远大于较和平的状态。





  3、中国打破封锁走向世界的战略需要



  当时中国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一方面是西方集团的封锁,另一方面是苏

联集团的敌视,同时国内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急需恢复,因此中印冲突并不是

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需要争取长期的和平发展时期来恢复和发展生产,

增强国力。同时通过后撤而平息战争,中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西方集团对

中国的敌视,使强加在中国身上的邪恶的性质多少得到点澄清,有利于摆脱孤

立的处境。实际上,中印边境冲突后不久,1964年1月,中法之间就建立了外

交关系,打开了中国与西方正式交往的大门。我们设想如果中国当时仍旧陷入

与印度的持久战争中,这种局面是不会出现的。由于战略目的的需要,不仅苏

联,西方国家恐怕还会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压中国为数不多的穷朋友,使中国更

加孤立,对中国重返国际舞台的战略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当时中国正在输出革

命,对于来自印尼之类的国家对中国试图控制其国家的说法而言,主动后撤之

类的也算是回击。



  总的来说,我认为给养上的困难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原因,其他原因当然也

很重要,后撤是服务于中国的总体的大战略的,是有利于那个战略的推行的,

使中国避免了陷入被动,将之评价为英明决策是不为过的。毛泽东的英明伟

大,不是我们这样凡夫俗子所能洞悉的,因此我奉劝那些反毛者多积点德,不

要总是信口胡说,还一副爱国者的可耻嘴脸。



  至于现在,随着青藏铁路建设的展开,以及青藏公路的扩建(我出差的时

候许多地方已经完工,车速可以达到100多公里/小时),再加上空中走廊,

中国基本上会摆脱在给养上相对于印度的劣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

已经具备了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现代化部队集结到西藏并向印度推进的能力,

不久的将来,收复失地的时机就会成熟。在战略纵深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印度,

何足惧哉!当某一天我们收复失地,肢解印度之后,也许才能真正体会毛主席

后撤决策的伟大和英明——否则的话我们连借口都没有。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5057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