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写在世纪之交(9)“让我们比赛吧,但只准我赢。”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写在世纪之交(9)“让我们比赛吧,但只准我赢。”
胡平文章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写在世纪之交(9)“让我们比赛吧,但只准我赢。”
(718 reads)
时间:
2002-1-14 周一, 上午9:0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写在世纪之交
──个人经验与思考的陈述
胡平
(46)“让我们比赛吧,但只准我赢。”
问:当时毛泽东讲过一段话,说要造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
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个理想看来很不错嘛。
答:问题就出在这句话上。集中,由谁来集中?纪律,谁规定纪律?纪律用来约束谁?统一
意志究竟如何产生?共产党既要坚持自己的冠军地位不受挑战,又要号召人们进行比赛。这
本身就是自相矛盾。只要搞比赛,就意味着鹿死谁手是不确定的。你不愿意输,这是一回事
;你自信有能力盘盘都赢,这是一回事。但是只要你投入比赛,你就必须在理论上,在逻辑
上承认输的可能性,万一真输了,你就应该接受失败的事实。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民主”理
论却等于是说:“让我们比赛吧,但只准我赢。”
问:由此看来,与其说毛泽东发动“鸣放”“整风”是一场蓄意的欺骗;不如说他的那套理
想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从而必然导致自我否定。
答:正是如此。要么,你坚持真正的比赛,那便意味着你的权力失去了绝对性;要么,你坚
持要维护自己的冠军旗号不容挑战,你就只有取消比赛本身。两者必居其一。
问:可是在五七年的背景下,如果共产党放手进行真正的比赛,它也很有可能赢得冠军。更
何况在当时,提出“轮流坐庄”、要求实行多党制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大部份人都是在承认
和拥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之下仅仅提出了一些无伤根本的批评意见而已。别人既没有赢
的能力,甚至没有赢的意图,共产党又何必那么神经过敏呢?
答:正是凭借着那份必胜的自信,毛泽东才决定发起这场运动的。但是,随着运动的展开,
来自党内党外的批评意见要远比中共当局事先预想的更多,这就使得他们再难沉得住气。另
外,更重要的是,不论大多数不同政见是多么的温和,一旦你认可了这种表达异议的合法性
,那就从逻辑上为更尖锐、更深刻的不同政见铺平了道路。大家知道,和历次的“放”一样
,在“鸣放”运动中,批评意见呈现出逐步升级的趋势。造成这种不同政见逐步升级的原因
有两个。有少数人本来就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先是发表一些无关宏旨的观点投石问路
,看看没惹什么麻烦,于是胆子就越来越大,批评也就越来越尖锐。其余许多人,也许在开
始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同政见,但随着“鸣放”运动的深入,他们的认识也就不断深
化。
“六四”之后,国内有人提出“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明确宣布所谓“四项坚持”
是一套禁忌体系。这总算说对了。禁忌之叫禁忌,就在于它不容讨论。即使你的批评还不足
以对那套体系的基本内容构成威胁,但它却意味着使禁忌不复成为禁忌。这才是要害所在。
(47)仅仅是失之轻信吗?
问:五七年的“鸣放”运动,许多人提出了若干要求自由民主的政治观点,因此可以看作是
四九年以来的一次大规模的民主运动。不少人总结这场运动的失败教训时说,当初我们的错
误就在于对共产党太轻信了。
答:这种总结未免太肤浅了。民主不正是要人们对权力怀有戒心吗?如果你对共产党一味信
赖,那恰好说明你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是民主。
问:照你这样讲,当共产党号召大家提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许诺言者无罪时,最
明智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只当没这回事。对吗?
答:那就更糟了。前一种人虽然不大懂民主,毕竟还有对民主的追求。持后一种态度的人就
连民主的追求都没有了,岂不是更糟?
问:这就让人两头为难了。相信共产党有诚意去提意见,这是幼稚的;不相信共产党有诚意
而然不作声,这又更不可取。那该如何是好呢?
答:问题并不那么复杂。明朝开国元勋李善长,朱元璋曾经赐给他免于死罪的丹书铁券,但
后来还是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因为在这里,丹书铁券并不是双边订立的契约而只是皇帝单方
面恩赐的优惠。任何美妙动听的诺言,除非当它不再是单方面的恩赐而是双方面的契约,否
则就不可能真正具有约束力。西方人说,宪法不能仅仅停留在统治者的口头上,也不能仅仅
停留在被称为宪法的一纸条文上,宪法必须铭刻在广大公民的心中。当毛泽东许诺言者无靠
时,我们根本用不着去猜测他有没有诚意。或者说,我们必须假定他没有诚意。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首先要自问的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言论自由的含义?究竟有多少人充份领
会了言论自由的价值?因而当统治者试图压制言论自由时,究竟会遭遇到多大程度的抵抗?
这种抵抗是否足以阻止住权力的滥用?如果你发现现实状况还不能令人乐观,那你就会知道
,你眼下要做的事还不是向共产党提意见,而应是向人民阐扬言论自由的原则。既然毛泽东
讲了要实行言者无罪,这正好为你阐扬言论自由提供了一个话头、一个机会。你不去充份利
用这个机会宣传言论自由,努力使之深入人心。却匆匆忙忙地就去兑现言论自由,你怎么能
不碰壁呢?碰壁之后,你只知道去怪共产党。也就是说,你始终不明白中国没有言论自由是
因为言论自由的原则还没有铭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这种抱怨又有多大意义呢?瓦文萨在接
受诺贝尔和平奖的讲演中引用过一句话:“不要怪敌人,他顶多杀死你;不要怪朋友,他顶
多背叛你;问题是那沉默的大众,因为唯有他们的沉默,才使得一切罪恶成为可能。”不是
总说自由民主要靠争取不能靠恩赐吗?什么叫争取?争取与其说是面对统治者,不如说是面
对人民。争取人民对自由的理解,领会和保护。
(48)共产党为何能赢得反右?
问:共产党能够赢得反右斗争的胜利,这是否跟当时大多数老百姓真心拥护共产党有关?
答:既有关,又无关。共产党为了发动群众斗争右派,他们把右派的观点简化为“反党反社
会主义”、“复辟旧社会”。在当时,恐怕许多老百姓确实认为“新社会”比“旧社会”好
,真心拥护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因此他们就很容易站在右派观点的反对立场。不过话说回来
,我们也不要把当时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拥护程度估计太大了。如果共产党不是意识到右派的
观点具有相当的传染性也就是赢得人心的可能性,他们就不必那样急急忙忙地去压制,去打
击了。更进一步地说,就算多数老百姓真心拥护共产党,这和他们参与对右派的迫害其实是
不相干的。因为反对右派的观点和剥夺右派的自由根本是两回事。问题不在于当时的右派是
否处于少数,问题在于当时多数人是否具有保护少数的观念。这也再次说明,争取自由,重
要的不是抨击时政,尖锐地批评统治者;也不是为民请命,代表多数老百姓去讲话;甚至也
不是笼统言之的启蒙,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某种特定的意见告诉大家,去赢得多数的赞同。
真正重要的一点是诉诸人类的同情心和对他人的尊重,让大家学会对各种不同意见的宽容和
对异议者权利的保护。
问:我看过许多关于反右运动的文艺作品,包括《天云山传奇》、《绿化树》,也可以包括
《傅雷家书》。我发现,这些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在证明主人公的被冤屈、被误解。它们
固然揭露了反右的错误。但是按照这些作品,反右运动之所以是错误的,主要是因为“右派
”实际上并非右派。然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如果我真是右派,难道就应该对我迫害吗?
答:说得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邓小平至今仍坚持说反右运动是正确的。不少
以思想解放自居的朋友们反对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其理由是在反右斗争中,百分之九十九以
上的右派都不是右派,因此反右运动就应当全盘否定。这种批评貌似尖锐,其实根本没有触
及反右的基本前提。假如在反右斗争中,真正的右派所占的比例高一些,莫非反右就是正确
的了吗?基于同样的道理,当我读到许多人为胡风辩护的言论时心中也很不以为然。本来,
胡风的遭遇正是共产党因言治罪的一个极为恶劣的典型。我们本来应当通过胡风事件去大力
倡导言论自由。然而许多人却宁可避重就轻。他们拼命证明胡风是“热爱共产党”的,务必
要给胡风加上一个“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的无聊称号。且不说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后人对
胡风产生几分不无讽刺的怜悯而丝毫无助于提高人们对他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那等于是把
胡风几十年身受无比苦难的巨大意义一笔勾销。至于象丁玲女士那样,把反右的错误说成是
母亲错打了自己的儿女;以政治受害者的身份,从原则上肯定政治迫害的正当性而只是希望
从技术上减少政治迫害的误差,那当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49)反右斗争与三面红旗运动之间的关系
问:在反右斗争之后不久,中共就发动了三面红旗运动。你是否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
关联?
答:中共发起三面红旗运动,当然是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不过其背后的动机主要是政治的。
这就和此前的反右运动大有关系。在结束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迫害之后,中共急于让人民转
移注意力,急于证明自己领导的正确。这和“六四”之后共产党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出于相同
的心理。假如你被打成右派,你正在那里想不通,感到很委屈,甚至愤愤不平。现在党发动
了政治高潮,你该怎么办?不去参加吗?那显得你真是不乐意人民过好日子,真是和人民不
一条心。参加吧,那起码在客观上成了“响应党的号召”,成了对共产党的认同。共产党在
做了一件自知不那么得人心的事情之后,总是要急急忙忙的再找一件比较得人心,至少是别
人不好反对的事来做。这种心理在“六四”之后的中共身上可以观察的很清楚。以此时推测
彼时,我想不会太离谱。
问:三面红旗的结果是造成了空前的经济大崩溃,这且不说。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运动为什
么能够搞得起来。我当时还小,不懂事,不过从孩子的眼里,我看到大人们确实都很积极,
废寝忘食、热火朝天,仅仅用人们急于摆脱穷困和实现富国之梦来解释,无疑是不够的。
答:这就是“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的奥妙所在了。借助于“革命”的巨大威慑,共产党
很容易做到更全面的统一和动员。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暴的人们,也比较容易被导向对经
济发展的更强烈的愿望。“积极份子”们不能在新的运动中落后,“落后份子”们不敢不积
极。整人者希望借机更上一层楼,被整者希望借机表白洗刷。对于那些既不想当被整者、又
不想当整人者、且不甘寂寞之辈,一种被允许、被鼓励、好歹具有建设性的运动,为他们提
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而且是唯一的舞台,所以,三面红旗可以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
。你甚至可以假设,如果不是中共当局的建设计划错误百出、荒诞不经,那股人为强制造成
的热情,并非没有可能导致某种经济奇迹。就象当年的希特勒和斯大林一度做到的那样,然
而,正因为这股热情的人为性、强制性,它完全无力抵御执政者的任何奇思怪想,因此,最
终导致了空前未有的经济崩溃。
(50)真不是对,假不是错
问:我们都清楚地记得“大跃进”中的吹牛浮夸。土高炉日产千吨钢铁,一亩地打出十万斤
粮食,报纸上成天是花样翻新、你追我赶的“放卫星”,而且还有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出来论
证。金观涛先生把这些归之为“理性的迷失”。因为在这里,人们似乎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
了。
答:用“理性的迷失”来解释“大跃进”当然是很有意思的,不过它未必适用于所谓浮夸风
。理性的迷失无非是搞乱了人们对是非的判断,它不可能影响到人们对真假的认定。过去你
认为学生应该尊敬老师,现在你认为学生批斗老师是对的,这可以算作“理性的迷失”。但
是,一是一,二是二,你把一百斤说成一万斤,这就是另一回事了。正如金观涛所说,稍有
常识者都能看出亩产十万斤粮是谎言。但问题在于,撒谎者和听谎者都并非不知道那是谎言
,因此他们并没有丧失常识。
问:其实在当时,连很多小孩子也知道有些“卫星”是假的。奇怪的是人们并不因此而认为
那就是错的。“文化革命”中揭发出的“三反言论”,有不少是关于“大跃进”、关于“困
难时期”,譬如说到虚报浮夸,说到饿死人。我们差不多都知道这些话是真的,但我们却并
不认为这些话是对的。这一点回想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答:一句话,我们明知是假的,但我们不认为它错;一句话,我们明知是真的,但我们不认
为它对。“下面”对“上面”撒谎。“上面”也对“下面”撒谎。但上下两面都不觉被欺骗
──起码不是完全被欺骗。因为彼此都明白自己在撒谎,也明白对方在撒谎。大家都撒谎,
但大家都没有负罪感,而是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要是有人讲了真话,我们也明知人家
讲的是真话,我们自己不脸红,不惭愧,我们反而要去责怪别人,似乎别人是错的我们倒是
对的。这看来真是荒唐透顶。不过那也不难解释。我承认,在“浮夸风”中,有不少人是存
心欺骗,他希望别人相信他说的是真话。我也承认,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有很多人只是出
于恐惧才撒谎。但我要强调的是,在“浮夸风”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谎言。说者的目的
本不在于陈述事实,而是为了表现积极;听者何尝信以为真,他们只是深感对方的忠心可嘉
。这是一种双方心领神会的默契。
应该说,这种谎言的交易在古代也非罕见。明明只有二、三十万人马,偏偏要号称“百万大
军”;明明只杀死了几千名敌兵,却要奏捷“斩首十万”。皇帝明明知道下面在虚报战功,
但乐得佯做不知,从而造成一种武功显赫的假象。“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大概是这样刮起来
的。在一开始,也许确有地方的产量比平时高了点,当地领导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加以夸张
。由于这种夸张能够显示上级领导的英明伟大,因此上级领导明知其中掺有水份也不肯去说
穿,反而大力表彰。靠着这种相互撒谎,双方既投对方之所好,又满足自己的利益。于是大
家都在浮夸上攀比竞争,牛皮越吹越大。到后来,牛皮大得不可收拾,上级才不得不设法制
止。制止的办法还一定要很委婉,要尽量地减少震动,否则会“挫伤”下面的“积极性”,
同时也会让上面下不来台。
很明显,在这里,人们关心的不是事实而是态度,是政治立场。人们不在乎真不真,只在乎
忠不忠。我们在这种文化中浸染久了,我们也就习惯了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所以才会出
现说假话反而是对的、说真话反而是错的荒唐局面。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爱国贼的逻辑困境
--
陈维
- (356 Byte) 2002-1-14 周一, 上午9:18
(29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0842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