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虎子的天空》后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虎子的天空》后记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虎子的天空》后记 (1294 reads)      时间: 2002-1-06 周日, 上午2:00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虎子的天空》后记





芦笛





《天空》昨晚终于写完,一共四十节,十五万字不到一点。未贴出的几节将逐日贴出。贴完后我就要暂时戒网,去整理以前写的文字去了。这里就算跟网友们道别吧。



我不是专业作家,过去虽然零星写过几篇杂文,从未认真地练过笔。前年台海危机爆发,我一时正义冲动发作,跳下海来,才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讲出来的常识竟然还有听众。从此受宠若惊,为错爱我的网友每日挖山不止,又才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不但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力,居然还有一点写作能力。最后居然会写起小说来,而且一动手便是长篇。等到写完后从头看看,发现这东西比起80年代国内那些名作家的成名作来,似乎也差不到哪儿去。



这在我实在是意外中之意外──此前我不但从来坚定地认为自己没有文学想像虚构力,而且是颇佩服那些所谓名作家的。这会儿才发现那两下子其实没有什么了不的,是人都能码几个字,区别只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底气与脸皮而已。怪不得王朔要说世上最容易干的活是码字,怪不得西方教育特别强调树立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这一意外发现,以及《天空》普遍不被看好的事实,如同前年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给我带来极大震动,让我再次认识到国人的平均文学素养有多低。许多自己以为是“文学里手”、自己也在网上舞文弄墨的所谓“网上高手”,turned out其实只是文学盲而已,连对文学的起码认识都没有。



这其实也不奇怪。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严肃文学走向全面式微,消费文化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而中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她接受的打击特别沉重。近代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到30年代才开始复兴,可惜“解放”后便只剩下马屁“文学”一枝独秀。改革开放后文坛刚刚显示出向30年代回归的模样来,立刻又被大量涌入的西方消费文化狂潮冲得七零八落。这结果,便是许多在80年代后接受教育的人根本没见过、或见过也无法欣赏严肃的文学作品。“金庸小说+好来坞电影” 便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模式。



其实,比起欧洲来,美国从来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美国文化征服欧洲,靠的是滚滚美元,并不是先进文明。二战前,除了摩尔根,美国没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文学家里就只有个海明威。靠着其他国家无法与之抗衡的雄厚财力,好来坞电影才得以扫荡全球。落后文化征服先进国家,这在世界史上有的是先例,野蛮的罗马就曾毁灭了文明的迦太基。因此,将好来坞文化当成是效法榜样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实未见得高明。不用说美国电影根本没法跟欧洲电影相提并论,哪怕就和苏联电影比起来,老美弄出来那堆破货虽然热辣精彩刺激,其实统统是JUNK,只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登不得大雅之堂。同样地,老美的书店里尽是那些thriller, 连本经典名著都找不出来(不是指凤毛麟角的严肃书店)。



正因为许多读者的文学鉴赏力被这种庸俗文化塑造了,《天空》不被看好就是必然的。不止一个网友问过我:里面为什么没有悬念和伏笔?可见这些消费花招已经被许多人当成不可或缺的文学要素。问到后来我心里鬼火起,便出面请公安局把虎子当杀人犯抓起来,算是个悬念吧,嘻嘻。



同样地,老邑恶毒攻击我的划时代杰作,说我故弄玄虚,把本来很简单的事搞得无比复杂。他这说道当然非常有理。许多当今的中国人内心世界非常肤浅,只擅长比生物反射稍微复杂一点的直线思维,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满足物质欲望。因此,此书写的人和事根本就没有现实基础,一般人若处在春莲或豁子的位置,绝对不会想那么多,更不会有那些内心风暴。找遍全国的大款和二奶,你大概也找不到他们那样的人。因此,这部小说不能算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然后我深信豁子和春莲依然是血肉丰满、性格多重、真实可信的文学典型。书中描写的金钱与爱情、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财富、爱与恨的复杂冲突,是围绕着主角的基本人性和社会背景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角既展现了共同的人性优点与弱点,又表现出特定人文背景下养成的性格的坚强与脆弱。在这里,生活里有没有这样聪明复杂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以及通过对外在冲突引起的内心风暴的描写进行的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拓。我觉得,这就是严肃文学的宗旨。而《天空》让我满意的,就是我觉得在这方面,它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霜小居头曾批评说虎子的形象过于肤浅,成了个剪纸人物。这一评论切中要害,本人心服口服。可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有人物中,这是最真实的一个人物。《天空》当初在《说道》上首次推出前几节时,老明曾说我在写“当代祥子”。拙荆听到此话后,说:“什么当代祥子?当代阿Q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里太多了!”的确如此,不但本人在工厂里、熟人中遇到过无数这样的人,而且隔壁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正在作“罕见奇谈”。剪纸人物不但成了现实中的真实人物,而且竟然成了“发言的大多数”,实在是一种无从诉说的悲哀。



最后请允许我(插科:谁不允许你了?就是不允许又咋的?难道你就此乖乖住嘴?伪善!不过,伪善也是善,假货也是货,泥人也是人,这次姑且不跟你计较)向个别的热心读者如亚瑟、Jinlux、蓝墨水和烟袋小丫头表示感谢。你们的错爱,害得老芦吃尽了苦头。我虽然在圣诞前便再度变成有脑阶级,但因为太懒,懒得去跟电话公司联系,又舍不得买卡,所以至今还在作无网阶级,于是便只有天天在假期里到单位上去贴,只是圣诞和新年那两天间断了两天,因为阃令严似军令,不敢大过节的还跑掉。



烟袋小丫头说等着看我下一部小说。No way。 这玩艺写起来实在太慢太累,因为情节必须经得住推敲,对话必须真实,而且得是生动隽永的口语(我最得意的是春莲对豁子说:“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补不能补,换不能换,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如此深刻的道理竟能用寥寥数句大白话说清,连我都佩服自己,嘿嘿)。以后咱再不干这种牛马活了。等文字整理完了,有空来写点小品。那玩艺用喝咖啡的时间就能一挥而就,贴出来还彩声雷动,何乐而不为?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152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