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独立企业家吕不韦的遗产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独立企业家吕不韦的遗产
贝苏尼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独立企业家吕不韦的遗产
(429 reads)
时间:
2003-8-10 周日, 下午9:1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独立企业家吕不韦的遗产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独立企业家,他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拾遗补缺,长途贩运,劳动致富,名列五百强前茅。作为企业家,他不用像体制内改良派或体制外独知那样“横站”,既要占领道德制高点,苦口婆心地说服国君从长远着想,实行让步政策,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堕入底层将自己混同于老百姓。他的人生目标很明确:追名逐利,实现目标的手段就是智力加金钱。
吕不韦在赵国首都邯郸见到秦国的人质王子异人,立马产生了一个new concept。回家跟老爹说,种地也好,贩卖珠宝首饰也好,都不如“建国立君”一本万利。后来发现回报不高,马上果断地放弃异人,将资金注入另一个人质,“奇货可居”的子楚。
当子楚对某美女流露出兴趣的时候,吕不韦很生气,“她怀的可是我的孩子啊”,转念一想:“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万贯家财已经押上,何况一个孩子?”马上堆起满脸笑,拿块“肥皂”将该美女“咯吱咯吱”洗干净,送给子楚。吕不韦舍的是真孩子,也就真的“套”到一条大“狼”。子楚当了庄襄王,美女生的儿子就是秦始皇。
那个时代的男子汉很大度,对老婆的情人和没有名分的父亲都委以重任。庄襄王时代吕不韦是丞相,始皇帝手下是相国。换句话说,吕不韦进入体制内,具备了改良的资格。他的改良举措之一,就是将各地趋炎附势之徒,即所谓“士”招揽来,达三千人之多,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
不过大度也是有限度的。小秦王渐渐长大,吕不韦这个情人也当得越来越不踏实,就给太后介绍了一只“鸭”——缪毐,借机脱身。缪毐原来也是独立企业家,卖身投靠太后之后成了官商,益发灸手可热。可惜树大招风,他这里火了,发了,那里就有红眼病患者在秦始皇面前打小报告:“缪毐这个太监是假的。您现在多了两个小弟弟,将来……”秦始皇一听就急了,心想:“跟我玩儿这个,你当我是谁啊?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有人说历史事件总是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纯属书生之见!瞧我,啊,跟两个爸爸未到黄泉就融融泄泄,其乐无穷,不是喜剧是什么?想造反,就别怪我不客气,什么是政权,政权就是镇压之权!”
缪毐也养了上千人,其中有潜伏在宫里没抓干净的特务,得到这个消息马上给主子发了封E-mail。缪毐开机一看,决定提前实施“五七一工程纪要”,抢班夺权。结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缪毐等人遭车裂和灭门,轻度卷入的人家有四千多户,着流放四川。
吕不韦是缪毐的后台,也接受审查, “说清楚”了,所以只丢了官,没有被处决。几年后越想越后怕,自绝于人民了。
秦国的兴盛和灭六国,商人起了巨大的作用,也激起了皇权的反弹,可见“狡兔死,走狗烹”不是文臣武将的专利,商贾也有荣与焉。吕不韦和缪毐的结局就是写照。
其实商贾对政权的威胁早已存在。管仲利用齐国的地理条件,兴盐海之利,为齐国争霸确立了经济基础,但是也是管仲最先确立了“士农工商”的价值尺度,将“商”压到社会最底层。但是这个道德的谱系显然没有立即成为主流,相反,春秋是商贾的黄金时代。商贾对国君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各国国君都竞相招商,使“商贾者皆欲出于王之市”。“陶朱公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巨万”,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三币,以骋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但是,商贾的经济实力也威胁着原有的社会分层。富比王侯的下一步就是权顷王侯,如果不把原来处在分层下级的商贾压下去,就得承认他们的新地位,也就是说,原来占据了较高地位的阶层,所谓既得利益集团,必须让出一部分位置给商人。面对社会结构变动的威胁,原有的上层必须回答“退让,还是保守?”的问题。他们选择了保守。
周朝的“天下”,虽然在殷遗民伯夷叔齐之类的老脑筋看来也是“以暴易暴”得来的,但是因为实行多级分封制,还有由不同等级贵族组成的层层重叠的权力金字塔,王拿侯没办法,侯也拿公没办法,一直到最下面的士,都是这样。也许正是这样的权力制衡机制为商贾的兴起提供了活动空间,就像中世纪的封建欧洲一样。
现在,“英美”已经成了“不革命”的代名词,与“德法”的“革命”传统相对待。这个划分是否妥当姑且不论,像英国那样,“杀一个皇帝,皇权减少了一些,民权抬了一些头;赶走一个皇帝,皇权又减少了一些,民权也又抬了一些头;最后竟变成了挂名皇帝,取消了皇权”,确实令人神往。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费孝通先生50多年前说过:“可是不幸的,封建里解放出来的政权,固然不再专属一姓,万世一系了,但是中国却到现在还没有找出一个夺争政权的和平方式。我们一说起夺取政权,也就忘不了‘揭竿而起’的武力手段。武力争夺的方式下,政权成了‘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夺宝。夺来夺去,以暴易暴,总是极少数人统治着其他的人民,专制的皇权并没有在政权的转移中发生任何性质上的改变。”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先河,从此“帝王本无种”,改朝换代都是军阀混战决出的胜负。政权是拼命得来的,自然要采取一切措施来保卫,才能“长治久安”。其中一项根本措施,就是“重农抑商”。当然,其结果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农从来就没有真正重起来,从鼌错的“重农”到老毛的“农轻重”,喊得越响,农民越苦,到现在“三农”竟然成为“问题”。可见“重农”是假,“抑商”是真。因为农民的老根深深埋在泥土里,容易进行压迫和剥削,而商贾是流动的,易于躲闪皇权的威胁。因此,皇权和“主流舆论”总是竭力贬低商人,迫使他们把积累的财富转移到土地之上。(还有一条出路是进入体制内做官,此处不论。)而土地兼并造成的流民,则是历史上历次革命造反的人力资源,其结果无非是改换一批军阀罢了,而不能触动社会的分层结构。
培根说,“知识就是权力”。这是针对彼时彼地的具体情况说的。其实人类的权力可以大略分为三种:暴力、知识、金钱,三者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中国自秦汉以来的悲剧,就是知识和金钱都依附在暴力之上。在争夺政权的过程中,知识和金钱都是非法暴力的武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知识和金钱都寻求合法暴力(即国家)的保护,或被迫进入规定领域之内。如果知识和金钱能够脱离合法或不合法的暴力,形成相对独立的力量,也许是改变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走出以暴易暴恶性循环的希望所在。然而,从吕不韦到孙大午,形成良性互动社会博弈的前景不容乐观。
附录:史记·吕不韦列传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爲太子。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安國君有所甚愛姬,立以爲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爲秦質子于趙。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子楚,秦諸庶孽孫,質于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爲太子。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爲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爲太子矣。”子楚曰:“然。爲之奈何?”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爲子西遊,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爲適嗣。”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爲進用,結賓客;而複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爲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曰:“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哀而愛弛。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于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爲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爲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不以繁畢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今子楚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爲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誠以此時拔以爲適,夫人則竟世有寵于秦矣。”華陽夫人以爲然,承太子間,從容言子楚質于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後宮,不幸無子,願得子楚立以爲適嗣,以托妾身。”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爲適嗣。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饋遺子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于諸候。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爲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爲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爲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競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爲王,華陽夫人爲王后,子楚爲太子。趙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歸秦。
秦王立一年,薨,諡爲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爲莊襄王。莊襄王所母華陽後爲華陽太后,真母夏姬尊以爲夏太后。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爲丞相,封爲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
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爲王,尊呂不韋爲相國,號稱“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不韋家僮萬人。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爲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爲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以爲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啖太后。太后聞,果欲私得之。呂不韋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韋又陰謂太后曰:“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爲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卜當避時,徙宮居雍。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爲嫪毐舍人千餘人。
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與孝文王會葬壽陵。夏太后子莊襄王葬芷陽,故夏太后獨別葬社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爲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于雍。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王欲誅相國,爲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爲遊說者衆,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及齊人茅焦說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歸夏咸陽,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
歲余,諸侯賓客使者相望于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爲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于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鴆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複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諡爲帝太后,與莊襄王會葬茝陽。
太史公曰: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聞之。秦王驗左右,未發。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黨謀,矯太后璽發卒以反蘄年宮。發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畤,遂滅其宗。而呂不韋由此絀矣。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墨子一派是真正‘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独立市民阶级。
--
bjxz
- (0 Byte) 2003-8-13 周三, 上午3:28
(96 reads)
市民阶级必定是‘独立’的,老吕他们要靠拢组织,所以中国市民阶级就灭亡了。
--
bjxz
- (0 Byte) 2003-8-13 周三, 上午3:16
(95 reads)
对,我觉得老吕进入体制内,老孙为农民鼓与呼,统统独立的不是。
--
贝苏尼
- (0 Byte) 2003-8-13 周三, 上午11:39
(9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126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