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杨荫榆的晚节和杨荫榆之死(为鲁爷骂过的人正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杨荫榆的晚节和杨荫榆之死(为鲁爷骂过的人正名)   
不锈钢嘴巴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 杨荫榆的晚节和杨荫榆之死(为鲁爷骂过的人正名) (411 reads)      时间: 2003-8-01 周五, 上午3:3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杨荫榆的晚节



杨荫榆,在鲁迅笔下,是有名的反角,盖因女师大风潮之故。



《鲁迅全集》注释给她的定性是——“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少年来,她一直背负骂名。固然,这骂名是该背的。



但这就是杨荫榆的“全人”吗?杨荫榆就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吗?



且看杨绛先生关于杨荫榆的一段记述:



日寇侵占苏州,……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杨绛的三姑母,就是杨荫榆。杨绛的这段记述,是应当视作信史的。



这段记述,看似平平实实,实则是惊心动魄,使人不禁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的一些场面,想起了南京的难民区。这段史事,发生在1937年到1938年这段时间里,此时正是日寇气焰万丈之时,而南京大屠杀也正发生在1937年底到1938年初这段时间。想想看,杨荫榆面对的该是一群怎样凶残的兽兵!



杨荫榆,不过一弱女子,面对凶残的日本兽兵,竟能孤身入虎穴,凛然斥敌,这该需要何等的胆气!为了保护受难的中国姐妹,她自己却惨遭杀害,这是多么可贵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日本兵为什么要杀她?



因为她阻碍了日本兵的奸淫掳掠。她的死,与战场上的抗敌牺牲,其实是同等壮烈的。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的英雄行为。我想,即使是承认她为烈士,也是不过分的——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是这样。



那么,综观杨荫榆,我想可以这样平心地说,在女师大风潮中,杨荫榆确实是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但在抗战史上,杨荫榆则无疑是应该被刻在光荣碑上的。功是功,过是过,一清二楚,一点也不用含糊的。



但在某些人心里,却未必会做如是想,至少他们不大愿意提及杨荫榆这一闪光的晚节。他们的潜意识是:凡是鲁迅认定的反角,必无是处,此人就该“永世不得翻身”。其实,他们正违反了鲁迅先生关于识人要识“全人”的教诲。我想,鲁迅若是死在杨荫榆之后,对杨的英雄行为也是会首肯揄扬的,而不会拿着杨之过去否定杨之功。







杨荫榆之死

风流一代

陈群



1938年的一个严寒的清晨,苏州古城发生了一件惨无人道的事件。

事情发生在盘城楼下的河边。一位姑娘刚洗完衣服站起身,突然迎面走来了几个日本

兵,不由分说将姑娘按倒轮奸,用刺刀捅其下部,割其乳房,致使姑娘当场惨死,姑娘赤条

条、血淋淋地尸体曝晒城下,令人惨不忍睹。这时,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神态清高、穿着考

究的老妇手提菜篮经过这里,她一见此状,浑身上下一阵惊悸,随即晕倒在地。

这位老妇是谁?她就是中国较早的一位留美博士,回国后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

杨荫榆女士。在任女师大校长时,她因看不惯进步学生闹学潮,而阻止学生为苦难中国呐

喊,进而开除学生。为此,她受到了当时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成了众所周知的压制爱国学

生的反动人物。最后,她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只得含泪卷起行李,回到了家乡苏州。

回苏州后,杨荫榆当上了苏州中学的英语教师。她晚年视力很不好,尽管戴有高度近视

眼镜,但讲课时还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课文。学生们虽对之敬畏,但总捺不住好奇心,

想和这位严肃的有着特殊经历的老先生开个玩笑。一些调皮的学生终于发现她用放大镜时,

她的鼻子看起来特别大且很滑稽,于是,背地里给她起了个“别拿诺姆斯”绰号,并很快在

学校中流行开来。

一天,杨荫榆还是知道了,是她的一个女学生告诉她的。

这天,杨荫榆看到被日军残酷迫害的姑娘尸体后,好久好久,才从昏迷中醒来。这令人

发指的血腥事件,使她悲痛万分。她怎么也不会料到,那位告诉过她的绰号的女学生竟会遭

遇如此强暴……当身着黑色大氅,披着满头银丝的杨荫榆女士来到日本驻苏州领事馆门口的

时候,她蓦然明白了:当年鲁迅的激愤是正确的。她既为自己过去只知刻板地教书感到了后

悔,也为自己当时那副忠实的封建卫道士的面孔感到内疚。

把门的日本兵想把她拒之门外,杨荫榆用流利的日语说明来由,要求见日本领事。日本

兵终于被她的身份和气势所慑服,把她领进了日本领事馆。杨荫榆一见到领事,便义正辞严

地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她谴责日寇的胡作非为,指责他们强盗行径,并要日方严惩杀人凶

手。在她义正辞严的抗议下,日本领事答应了她的要求。

杨荫榆扔下一份前夜赶写的抗议书,凛然离去。

回家之后,她天天等待日本人的答复。可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狠毒的日寇已把魔

掌向她——一个淡泊清高的老妇伸来。

这一天,杨荫榆像往常一样,挎着菜蓝子上盘门菜场买菜,吴门桥是她的必经之地。她

心中想着心事,怎么日本领事馆还没有回音,难道他们一点也不守信用?岂料几个早已盯梢

她多时的日本宪兵,偷偷地跟随而至。她正在桥头凝思,一只日寇的大马靴已重重地踢在她

纤弱的后腰上,没等她发出一声惊叫,便连人带篮一起坠入深深的河流。

闻讯赶来的人们,只见到漂浮在河面上的一条杨荫榆常用的鹅黄色围巾,以及一只似沉

似浮的竹篮……她,因抗议日寇暴行而牺牲了。还未来得及取得当年进步学生的谅解,冲涮

清身上背负的反动名声,就默默地永远地去了。

但历史是公正的,杨荫榆终以她的正义和无畏的精神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美丽的句

号.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08581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