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北京对朝鲜核武问题立场的变化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北京对朝鲜核武问题立场的变化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伍凡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北京对朝鲜核武问题立场的变化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343 reads)
时间:
2003-7-29 周二, 上午8:1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北京对朝鲜核武问题立场的变化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伍 凡
美国结束伊拉克战争之后,既要处理伊拉克战后复兴重建问题,又要紧急处理中东以巴
冲突问题,因此不希望在东亚的朝鲜核武问题上再引起一场战争。布什总统一再强调用和平
外交方式解决核武器问题,万不得已才动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美国就要与中国合作
处理朝鲜核武器问题,这是两国共同的利益所在。由此中美两国关系及对台政策有了微妙而
明显的变化。
一,中国立场的变化
中国与朝鲜结盟长达50年之久,虽然在这期间两国有磨擦,有时关系疏远,但中国始终
替朝鲜讲话,维护朝鲜的利益,保证粮食和石油能源长期供应,甚至在中朝两国有争吵磨擦
时仍没有中断供应。这仅是共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形成联盟的基础吗?不是的。中共现
在本身已不遵守共产主义教条,己提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与朝鲜金正日政权的”主
体思想”作指导思想大不相同。因此,从意识形态度上分析,这是两个不尽相同的国家。现
在之所以还维持中朝表面结盟完全是为了维持各自独裁专制政权统治的需要,以及国际地缘
政治的原因。北京当局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和朝鲜劳动党都标
榜遵守共产主义教条,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双方相互声援执行专制独裁统治。在很长的一段
时期内,为了内政统治的需要,北京当局一直持续不断宣传,美国是帝国主义,要利用朝鲜
半岛通过朝鲜进攻中国东北地区,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长期把朝鲜作为防卫中国东北
地区的外围屏障,防止美军抵达鸭绿江,把朝鲜作为战略缓冲地区。这个战略指导思想一直
维持到不久之前。但是,随着整个世界局势的巨变,北京当局对待朝鲜的战略指导思想己悄
悄地在变化。迫使其不得不改变战略思想的事实依据如下:
其一,美军经过军事革命之后,进行了1991年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
战争和2003年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上述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己明显的表明了以陆军为战争主
体的“大陆军主义”己让位给海、空军及信息战作为战争主体。因此,再坚持将朝鲜作为陆
军战场的缓冲地区已没有实际意义。一个小小的朝鲜并不能保护中国东北地区不会受到海、
空军和信息战的攻击,由此可见朝鲜对中国而言,其军事价值急剧下降。
其二,韩国经过民主革命后,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力量急剧上升,整体国力己大
大超过朝鲜,最终朝鲜半岛的统一将是韩国统一朝鲜,这个趋势北京当局也看到了。过去半
个世纪美军驻扎韩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的产物,今后在朝鲜半岛统一后,美军己没有
理由驻扎在韩国,因此北京当局担心美军抵达鸭绿江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而且,北京和汉
城建交后,两国关系相当稳定和友好,经济互利局面在上升。这是北京当局决定改变对待朝
鲜战略指导思想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其三,半个多世纪金家父子王朝没有把朝鲜统治好,长期与世界文明隔绝、专制独裁、
经济落后、民不聊生,以至今日以发展核武器作讹诈工具求乞为生,令国际社会厌恶,尤其
令北京当局头大。朝鲜金家父子政权长期乞食依赖,使北京当局想甩开金正日,以扶植另一
个领导人来统治朝鲜。不久前国际舆论传出北京当局想抛弃金正日政权,从上述事实出发的
逻辑分析是合理的,也是有可能的。从朝鲜现政权中寻找出一个或几个亲北京的领导人物应
不是难事。
其四,北京当局己深刻的意识到朝鲜核武问题严重地危害到中国的利益。中国与朝鲜维
持的“特殊关系”越来越成为中国的负担,北京己经无法通过与平壤之间的特别管道对朝鲜
施加特别的影响。为此,中国只有改变态度,在朝鲜核武危机上扮演越来越积极的角色,以
防止对峙僵局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邻近中国边境的东北亚地区不安定。所以,北京同意国
际原子能机构做出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决定,并且积极推动朝美中三方会谈
。这两项活动都是显然违背了朝鲜愿望,但却维护了中国的利益。北京当局己不是第一次在
美国和朝鲜之间充当调停人。1990年代,美国和朝鲜曾在中国驻德国柏林大使馆讨论朝鲜导
弹扩散问题。
其五,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中国对朝鲜核武问题的态度。美国迅速在伊拉克战场获胜,显
示了美军强大的威力,并且针对朝鲜在西太平洋地区和韩国增加军力。如果朝鲜一再坚持核
讹诈态度,新的一场朝鲜战争非常有可能在近期发生。其结果是金正日政权被消灭,朝鲜经
济被破坏,成百万的难民将涌向中国,这是北京当局不愿承受的负担,并有可能引发中国北
方地区的混乱。这些可能发生的可怕前景迫使北京当局对朝鲜施加压力,以技术问题为由中
断向朝鲜供应石油三天,并派高级代表劝说金正日接受朝美中三方会谈。
其六,中国一再宣示朝鲜半岛成为无核武区立场,北京的这个立场一而再、再而三的被
朝鲜蔑视不理,北京当局是不能忍受这种挑战的,何况朝鲜金正日政权是靠北京当局的援助
才能维持的。
世人很明白,一旦朝鲜拥有大规模核武器,日本和韩国为了自卫势必都会建立核武系统
,这对中国将是个恶梦。这样一来,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韩国和中国,而不是美国。无论如何
,北京当局一定会尽力设法解除朝鲜核武装,这一立场是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的利益相一致
的。
其七,中国试图走中间路线来化解朝鲜核武危机,北京当局为了维持中共独裁专制统治
的稳定,绝不愿意在家门口看到金正日独裁专制政权突然倒台而引起第二次 “苏东波”
效应。因为这将是对中共统治政权的巨大威胁,有可能在中国社会引起政治动荡,这是个大
忌。这就是为什么要持续地支持金正日独裁政权不让它突然倒台原因。说白了,这是为了一
党之私利。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北京当局维持着朝鲜金正日政权,及对朝鲜核武器问题虽介
入但又不热心积极,这是利用朝鲜这张牌与美国打交道的策略,以求与美国谈判台湾问题时
要价,达到用美国来逼迫台湾退步投降。
而从朝鲜角度来看,金正日很明白,北京为了中共一党的私利也好、或为了中国的国际
策略手段也好,绝不会轻易的放弃朝鲜,他看准了北京与美国、俄国打交道时,在处理台湾
问题时,都可运用朝鲜这张牌,因此,金正日有意的研制核武器以提高自己待价而售的身价
。这就制造出了朝鲜核武器问题。
911事件后,美国下决心要解决朝鲜核武器问题。现在球已踢到北京和平壤一边。目前
的局面是中国被夹在美国和朝鲜中间,它既不愿看到美国强行改变朝鲜政权,或者使用军事
力量攻打朝鲜,使东北亚地区安全造成可怕的后果,形成大规模涌向中国的难民潮;也不愿
看到朝鲜半岛核武化,对中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可以估计到北京将会劝说华盛顿暂
时不要动武,尽一切力量用外交手段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区;同时也会软硬兼施对待朝鲜,保
证在无核武条件下维持金正日政权,这对中共独裁政权以稳定中国大陆统治有利。由此可见
,北京当局并不希望朝鲜半岛尽早统一。
但是北京设想的中间道路是否能走得通,还是个未知数。不久前,金正日己开始转向俄
国求救,与北京拉开距离,以求减少北京利用朝鲜的效用。
此外,北京当局在面对国家利益和中共党的私利相一致时会积极行动,但在面对有利于
国家,而不利于中共专制统治时就不会为维护国家利益积极行动。处理朝鲜核武器问题就面
临这个状况。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中国国家利益,为了东北亚的和平,北京当局应下定决
心放弃一党私利而抛弃金正日政权,鼓励南北朝鲜早日统一,用韩国自由民主社会制度统一
专制独裁的朝鲜。从历史及文化角度来看,朝鲜半岛与中国各个朝代和睦相处是主流。可以
预料朝鲜半岛统一后,中朝两国会和平相处与互利发展,这对中国最有利。
由于北京当局对朝鲜核武问题的立场发生变化之后,才有可能在北京举行美朝中三方会
谈。2003年2月23日至24日,鲍威尔国务卿访华时,向当时担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建
议,希望中国出面向朝鲜转达美国希望举行多方会谈的意愿。3月8日,中国派特使钱其琛前
往朝鲜,向金正日提出了由朝美中三国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的方案,并且明确告之,这
是最后一次调停,不要失去机会。朝鲜方面权衡再三,在中国的劝说之下,终于接受了中国
的建设性意见,于是中国通知了美国。美国得知后甚为赞赏,并征得韩国方面同意,准备到
北京与会。可是朝鲜却迟迟没有行动,直到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已胜利在望时,朝鲜外务省
才在4月12日正式表态:“如果美国有意为解决核问题而大胆转变对朝政策,朝鲜将不会拘
泥于(旨在解决问题)对话的形式”。至此,“三方谈判”正式促成,美国坚持外交谈判的立
场在中国的相助下获得进展。
二, 美朝中“三方会谈”
在胡锦涛的推动下,中国首次主动大胆采取步骤解决世界上的严重冲突,在美朝危险僵
局中搭桥,对促成“三方会谈”发挥了重要作用。
布希总统在4月1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对北京会谈抱着希望,他强调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
“美国一直主张必须实行多方协商予以解决”。布什说:“我认为,通过外交途径可以解决
朝鲜半岛的无核化问题。对此,我充满希望。”他表示:“中国、韩国都同意朝鲜半岛必须
实行无核化,这里存在着共同的利害关系。”
朝鲜过去始终坚持朝美双边会谈,拒绝美国的多方会谈主张,现在却改变初衷,愿意接
受中国提出的三方会谈方案。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等国的反对,安理会没有通过谴责
朝鲜违约的决议,使朝鲜感到举行多边会谈是避免联合国制裁的有效途径。原因之二是,朝
鲜看到了美国坚持绕过联合国独自进行伊拉克战争的决心和强硬的立场,以及美国的军事实
力。原因之三是,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中东、中亚和东亚国际局势的影响大大增强。所以
在中国的软硬兼施的劝说下,朝鲜只有改变态度,避免和美国正面对抗,以免引来战争而重
蹈萨达姆覆灭之辙。
4月23日上午,“三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美国代表态度强硬地表示不能
接受朝鲜违约进行核武器研制生产,坚持要求朝鲜解除核武器计划,销毁核设施;朝鲜则强
调,如果美国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愿意采取消除美国在核问题上忧虑的行动;中国则表
明了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以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主张,中国这个主张与美国对朝鲜要求
是一致的。
但是在三方会谈的第一天,朝鲜代表突然采取了一个出人意外的行动,使中美双方与会
者大吃一惊。当天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举行晚宴,席间朝鲜代表团团长李根突然把
美国代表团团长凯利请出宴会厅,在走廊一角以咄咄逼人之态对他说:“我们拥有核武器,
但不能废除。是求证还是转移完全在于你们。”凯利立即表态说,美国无法接受朝鲜的立场
,如果朝鲜不抛弃核武器的话,一切将无从谈起。中方代表团团长傅莹在继续会谈时则再次
重申朝鲜半岛必须实现无核化的立场。当晚的会谈就此陷入僵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
理赖斯获知此事后,立即通知凯利拒绝与朝鲜继续会谈。因此,朝美代表在24、25日两天都
没有见面,只分别与中方会谈。
凯利团长离开北京抵达汉城后公开说明,朝方李根团长多次用英文或朝语表明朝鲜拥有
核武器。鲍威尔就此向朝鲜发出强硬警告说,美国不会被吓倒,虽然将继续通过外交渠道处
理朝鲜核问题,但不排除采取“任何可能的方案”,暗示美国可能会实行军事行动或经济制
裁来进攻朝鲜和推翻金正日政权。
而朝鲜在25日予以响应道,美方极力回避朝美双方应该谈论的本质问题,只是继续坚持
其“先抛弃核武”的老主张。于是“三方会谈”由于朝鲜方面李根团长的非常之举,不欢而
散,无果而终。
刊于《北京之春》2003年7月号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6934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