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消失的城市(续)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消失的城市(续)   
藏獒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消失的城市(续) (667 reads)      时间: 2003-7-21 周一, 上午3:1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年轻的朋友:



来邮收到。你问我如今北京的大学生对当年事情持什么看法?其

实,打从狐狸那次去过布拉格之后,我就再也没想过去问年轻人

这类问题。



狐狸那年去布拉格谈玩具生意,一下飞机,先去当年他和捷克民

运活动者们经常聚会的小酒吧,老友们失去联系已经多年,捷克

那几年也很繁荣,他估计一个个应该都在“天鹅绒革命”里面发

迹了,所以也没指望能在那儿碰上什么熟人,只想一个人喝杯酒

怀旧而已。没曾想迎头就碰上那个萨宾娜,那个当年酒酣时伏在

狐狸肩上睡去的漂亮女人。



狐狸那本小相册里一直留着她的照片,记得你还问过他的。



因为民主运动,她荒废了全部的专业,年逾不惑的她如今就在那

里做个小乐手。因为酗酒和沮丧,看上去却已经将近五十。



运动虽然成功了,运动者却是失败的。这就是无情的资本主义逻

辑。这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资本主义捷克?



(这和我在美国接触的许多反战一代何其相似。“上帝死了”,

人还活着;越战停了,青春却一去不返。)



个人生活失败也就罢了,享受着欧盟生活长大的捷克年轻人又是

怎么看他们这些勇敢前辈的呢?



狐狸这样问自己十年前的意中人。



“他们说,”萨宾娜看着西装笔挺的狐狸出神:“‘布拉格之

春’是捷共和苏共之间的破事,和他们一点关系没有。”



“这是最后一杯,”沉默了半天之后,狐狸给迟暮人斟满酒,

“你们这些人上杆子闹事,不就是为了后来的年轻人可以不用像

你们那样关心政治么。干杯吧。”



狐狸回来说起这事儿,一边说着,一边握碎了一个玩具样品。



你觉得,还有必要去问师弟师妹那类问题么?



我知道你会说,现在的中国可不是90年后的捷克,现在的中国是

“布拉格之春”往后的捷克还差不多。



这也没错,可是你愿意这一代年轻人重蹈萨宾娜她们的老路么?

昆德拉笔下那些布拉格青年是真正快乐的,春天一来就像兔子一

样在野外到处跑。这样一种苏军坦克下的快乐,这些刚刚还上街

示威过的年轻人享受起来毫不犹豫,丝毫也没觉得打了什么折

扣。正是乘车郊游的好时机,为了挤到一张公车月票,美如春花

绽放的布拉格姑娘可以随便就给前面的小伙一顿最可怕的毒骂,

尽管他在抗议那天还刚刚给她递过水。



我知道你会永远选择哈维尔,甚至我自己都自以为没有完全向昆

德拉投降。但是你能说昆德拉不对么?



也许革命也像春天一样,是一种节日而已。节日而已的节日,节

日完了,日子还得照过,节日间的种种已经烟消云散,无迹可求

了。



另外,我不仅仅是不想问年轻人这类问题,谁我都不想问。



十几年前我带你去小开公司看《河殇》那阵,你说你最喜欢的那

两集都不是苏晓康写的,苏的东西太虚太做作了些。那两集的执

笔人是北师大的王鲁湘。一个学者,和苏那样的文人当然不太一

样。有意思的是,《河殇》执笔人里面最早重现江湖的也就是

他。后来,1999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播千年祝词的时候,片

末打出的作者赫然就是王鲁湘,那几天我恰好在国内。看见这镜

头,差点把我惊讶得从沙发上跳起来。



而比起香港那个王绍光来,王鲁湘也许可以算是圣人了。党在海

外千夫所指那阵,王绍光安居海外,大谈特谈工运的伟大。结果

风水一转,他在耶鲁搞不定教职就跑到香港,掉头在《读书》上

骂国内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都拿美国特工的钱搞宣传,全一副要把

对手们统统置于死地的劲头。



(另外,你以后回国再不用买《读书》合订本了。我在风入松买

了一大叠,回宾馆一翻后悔不迭:那上头文章若不是王绍光一类

的“告发”,就是对当红读物的吹捧。倒是几份财经和证券类报

刊上还有些新东西。)



其实,我又何尝有资格去苛求他们?说穿了,之所以还能衣冠楚

楚充个买办回来,不也是某一次酒醒之后,掏出新收的几个红包

雇GMAT枪手的结果?否则的话,93年那成吨的泡沫早把我一口吞

了。今天的我,已经非常非常主流(电脑先出来的是“浊流”:-

),王鲁湘卖他的文字,而我卖的是商贸信息。只是每次回美国

前,总要去苏里的书园里捐完手头的人民币、抱回几堆从来没时

间看的书罢了。



附件上这张图片是我在苏里书园里随手画的速写。画中那女生专

心致志的神色像不像当初的你?一笑。 顺颂



商祺



星子



2003年1月





(此文是套李欧梵同名散文的习作,李的原文见1998年某期《书

城》))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351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