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陈子帛:《香港示范作用被弱化》并按:【HK政治危机的趋势和三种结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陈子帛:《香港示范作用被弱化》并按:【HK政治危机的趋势和三种结局】
岗奋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陈子帛:《香港示范作用被弱化》并按:【HK政治危机的趋势和三种结局】
(275 reads)
时间:
2003-7-09 周三, 上午8:2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余转贴按:自邓小平把注意力重心转移到上海,就注定
了各地因“政策倾斜”而一时得益的畸型“特区”的式微命运,
就决定了“东方明珠”必将从HK转移到长江三角洲“龙头”的
趋势,就注定了“一国两制”样板戏在经济上的失败,因而政
治上就不可能是对台湾中产阶级再有“示范魅力”的。HK的政
治没落,是其经济前景不明的合逻辑结果。
本次因江集团在廿三条问题上颟酐逼董“走麦城”,也就提前
引爆了HK的政治危机。五十万不甘穿政治小鞋的“社会中坚”
被迫“上梁山”,再加上中南海两种意见类似89“春夏之交”
的拉锯,这就鼓励HK的商界政治代表第一次尝试直起腰杆,正
式下海“浑水摸鱼”、“赌一把”。田肯定不是跳槽骨牌的最
后一张,但董建华必被各方抛弃的命运却就此无可挽回了。
接下来有三种选择三个结果:
一、中央如果选择高压,将面临超越六四的代价,也就是请
江集团还朝,自己象赵紫阳集团般下台,但结果仍是诱发大
革命。
二、中央如果顺应时势,那么“一国两制”就此“弄假成真”。
在此条件下,新政只有走上毅然政改的道路,以因应粤、沪等
地随之而来的效应。中国的半宁静半和平社会大转型,就此拉
开序幕,走上不归路。在一短时期的震荡后,中国的统一可期。
三、中央如果先收后放、放放收收、举棋不定、首鼠两端、朝
三暮四,最终将走到第一条的归宿。
究竟时局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一次主动权既在中央,也在民间。
自然,还要看国际氛围及台海小气候的变化。譬如,东北亚小金
突然又发飚不按牌理作怪等等。值此风云变幻“创造历史的关键
时刻,众网友不能下海当票友,至少当认真看好戏才是!】
香港示范作用被弱化
数十万香港市民在炙热骄阳之下,举行了回归六周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
游行,震动了香港、震动了中南海,同时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辐射性极强的
“眼球效应”。
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正在经受着回归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意味着香港
政局进入新的动荡期。如果应对措施过于强硬和不当,无法积极纾缓民怨,
也无法在争议性极强的23条立法问题上争取更多的妥协空间和磋商余地,则
无法预料香港政治情势是否会急转直下,出现更多失控的、甚至是更大规模
的公民抗争事件。
要避免引发更大反弹
参与示威游行的多数市民,未必全然针对争议性仍大的23条立法条款,更
多的是一种对持续疲软且看不到香港经济转型前景的失望,以及对政府施政
无力无能不满情绪的宣泄。
北京或者特区政府如果无法正确看待和分析今次50万人大游行的动机和诉
求,依然采取一棍子打死,无限上纲上线的定性方式,将更多的市民推向另
一个极端,则香港社会的持续稳定,特区政府的管治危机和其他施政政策的
推动,将会产生连锁性的负面影响。
包括左派报章的评论都意识到,回归前香港经济结构性的严重缺陷,在回
归之后逐步暴露出泡沫化的弊病。加上六年来香港经济经受多重外围因素的
打击,经济转型步履维艰,“负资产阶级”与日俱增,失业率持续攀升,市
民收入急速下降,政府施政不力,问责制无法尽力落实,抗疫防萨工作疏
漏,均是今次游行示威的诱发因素源头。
由是观之,七一游行的发生,不仅充分暴露了特区政府施政无能,同时也
直接冲击和考验北京的对港政策。香港政治、经济危机的总爆发,既有回归
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人为和政策缺失所导致;既
有政治力介入和参与的催化因素,也有经济民生诱发的民怨累积。
无论后续动态发展如何,即便中南海高层不断向港人保证和重申“一国两
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政策不变,却无法避免董建华政府所面临的
正当性危机和信心危机。
对一国两制的打击
缘起于中共对台政策“一纲四目”的一国两制构想,虽然先后在香港、澳
门付诸实践,但其终极目标是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从大陆对
台政策的战略高度考量,旨在于示范,吸引台湾民众“回归”。这一点,并
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北京领导人亦曾多次在国际场合和其他公开场合
上表达了对台“示范”的冀望。
在极力抗拒中共对台政策诉求的台湾朝野各界看来,香港和澳门的一国两
制实践,无论其成功与否,并不可能被视为是台湾的样板。相反,尤其是香
港过去六年来的政经情势发展,却经常成为台湾朝野各界的反面教材和负面
示范。尽管北京已经意识到,香港回归之后的政治、经济表现,越来越难以
成为说服台湾、甚至成为台湾的样板,这些年的对台文宣有关示范的表述,
已经大幅减少,但这并不等于中共对台政策诉求中,已经完全抹去这种潜意
识。
在战略蓝图设计上,澳门作为一个以赌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虽然何厚铧
的治澳能力超群,但一个赌场和数十万人居住的半岛,即便他还能继续维持
昔日的辉煌,但说服力远远不能和香港相提并论。中南海高层仍然希望香港
可以恢复经济国际大都会城市的勃勃生机,但七一大游行的出现,已经使得
北京当时的设计趋于幻灭。
香港目前的情势相当微妙,危机因素仍在积聚,社会民众的戾气仍无法获
得有效的缓解,暂时还看不出特区政府危机处理机制的启动和及时有效化解
危机的魄力和决心。
对此,台湾的民进党政府和主流媒体,连日来不断对香港情势加以抨击,
对23条立法之后的港台关系发展,亦多表示忧心。这种忧心的表达并没有准
确找到着力点,也无法和多数港人的意愿产生共鸣,而台北当局的这种认知
落差,一方面显示在“去中国化”意识的主导下,民进党政府对香港情势也
只是“胸怀”而已,在野的国亲两党尽管还可以表达若干关切,但也缺乏更
多实质性的作为。
这种疏离感的表现,对北京的对台政策诉求,和主观意愿上的“示范意
识”,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当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对台湾无法起到起码的
借鉴作用,则意味着大陆的对台政策诉求,已避无可避地面对尽快重新检视
和盘整的临界点。
也是对北京的考验
笔者多少年前曾经多次提及,台湾光复之后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其直接诱
因并不是政治民主化的诉求,而是经济民生领域里的民怨累积。当民怨累积
到一个必须爆发的界面时,其引爆并不需要太多的政治动员。
香港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董建华会不会不幸成为陈仪第二,香港是否会
发生一场无法避免的政治动乱事件,端看北京当局和特区政府的危机处理能
力和化解民怨的政治技巧。这将成为北京新领导人继沙斯疫情之后,另一次
“泰山压顶式”考验。
无论这场考验的后续发展如何,一个严酷的事实是:香港作为政治上的样
板,其实已经大大减色,示范功能已经迅速弱化,这不能不算是北京对台政
策的一次重大挫败。这种挫败,以及可能对今后两岸关系互动和中共对台政
策诉求所投下的政治阴影,并不在董建华先生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战略棋盘上
展现,这实在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悲剧性逗点。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胡先生分析精辟,海外的各位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推动问题
--
草庵居士
- (114 Byte) 2003-7-09 周三, 上午10:50
(97 reads)
上次老草说过朝鲜新义州特区法对大陆的影响是历史性的
--
蟋蟀
- (84 Byte) 2003-7-09 周三, 下午8:07
(89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461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