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文化巡礼 专业和业余之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文化巡礼 专业和业余之间   
雷震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04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文化巡礼 专业和业余之间 (737 reads)      时间: 2003-6-25 周三, 下午10:24

作者:雷震子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荷兰足球觉醒的前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各国正处于战后复苏的繁荣时期,整体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完善;文化、宗教、娱乐以及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电视的普及和流行音乐的蔓延,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年轻人在充满诱惑和机会的世界面前,渴望着新奇的思想和反传统的刺激。



  欧洲足坛,甚至世界足坛在同一时期也是百花齐放,一系列战术和管理的变革令人目不暇接,首先是匈牙利人以中锋后撤的阵型调整,彻底瓦解了英国人首创,盛行了30多年的WM体系;然后巴西人接棒推出424并捧走了世界杯;意大利人则研究出了一套符合“国情”的链式防守,连续三届主盟冠军杯。



  荷兰在哪里?在当时的欧洲足球地图上,你找不到荷兰的影子。这个将在10年后震惊世界足坛的巨人;这个将以无比复杂的全能足球唤醒你所有感官的艺术大师,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竞技文化的范畴,都是欧洲大陆的“土老冒”,十足的边远乡村和农舍后院,荷兰人也自嘲:我们也就比爱尔兰好点儿。荷兰足球仍然沉睡在业余体制的旧梦里,既没有谁站起来肩负改革的使命;也没有外部的环境迫使他们进行改革。



  有这么一个故事:1959年,一位名叫萨罗穆勒的理疗师受聘于阿贾克斯,他惊奇地发现,球会的护理室简单得只有一张木桌外加一床铺过马背的毯子。他向主教练扈门博格和队医珀斯图马建议买张专业的护理台,结果两人瞪着他以为他疯了:“萨罗,别胡扯了,我们这张台用了50多年了。”珀斯图马来自荷兰北方的格罗宁根,那里的人生性粗犷,吃苦耐劳,绝不娇情,他会对找他检查伤势的球员说:“好啦好啦,胳膊腿没断,吃粒阿斯匹林继续踢!”这位曾在拳坛混过的医生向萨罗摆老资格:“我们踢球那会儿,得自己画线、插旗和摆球门,你就别跟我提什么‘专业理疗台’了!”



  职业化直到50年代中才被引进荷兰足坛。荷兰球员天赋极高,可惜国内没有职业化的环境,很多人就只好到周边国家去谋生,意大利、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到处可见“海上马车夫”的身影。他们“谋财”的举动在荷兰足协的眼里却是大逆不道,必受严惩。克鲁伊夫儿时的偶像威尔克斯,是当时荷兰最杰出的前锋和盘球大师,当他加盟国际米兰的消息传来,荷兰足协勃然大怒,罚他4年不得代表国家队。



  很难想象,在70年代初掀起足球革命的荷兰人,在50年代末竟还在沿用古老的235阵型,绝大部分荷兰球会仅派两名后卫上场,虽然偶尔击败丹麦、挪威等虾兵蟹将,但一遇上英格兰这样的超级大国他们就溃不成军。1960年他们在赫德斯菲尔德被英格兰灌了个8比2,主队前锋劳顿个人“四喜临门”,赛后劳顿透露:从头到尾没人盯我!甚至土耳其也曾在阿姆斯特丹2比1战胜过荷兰。



  荷兰人天性聪明懒散,他们对此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只在乎自己踢得好不好,至于别人是否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作者:雷震子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雷震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008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