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唐敖办货——水上升明月,镜外鲜花开(引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唐敖办货——水上升明月,镜外鲜花开(引子)   
贝苏尼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唐敖办货——水上升明月,镜外鲜花开(引子) (447 reads)      时间: 2003-6-20 周五, 下午9: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唐敖办货

——水上升明月,镜外鲜花开(引子)



《镜花缘》里最有名的故事,当然是林之洋女儿国招亲,君子国里买主漫天出价,卖方就地还钱,还有酒保掉文:“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



不过我看的时候却产生了疑问:李汝珍(约1763-1830)用几个商人出海贸易作全书的主线,读者也能接受,应该有“生活”中的根据吧?不是说中国是典型的内陆国家,中华文明是“黄色文明”吗,怎么在十八、九世纪的中国,远洋航海竟很平常?另外这虚构的商船航行路线是哪一条?主人公落第秀才唐敖和妻舅林之洋都是岭南人,显然是从广州出发,出发后是朝东南方向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去呢,还是朝西南方向沿着越南的海岸线到马来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了?



对照《拍案惊奇》能窥见一点端倪。第一回《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鼋龙壳》里的文若虚出海所到之处,都没有关于当地土著的相貌描写,可见和中国人没有明显的区别。若说作者忽略人的体貌,那么文若虚一行回到福建登岸,“波斯胡大店”老板生得“剃眉剪须,深目高鼻”,怎么又活灵活现呢?而《镜花缘》里唐敖和林之洋却到了“黑齿国”、“长人国”、“聂耳国”、“深目国”、“白人国”、“毛人国”等地,他们到的地方,土著显然有很大的体貌区别。那么似乎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前者的“根据”是前一条航线,那么后者很可能就是后一条。



“小心求证”之前先抄一段虚构:



林之洋见妹夫执意要去,情不可却,只得应允。……林之洋道:“俺想妹夫既到海外,为甚不买些货物碰碰机会?”唐敖道:“小弟才拿了银子,正要去置货,恰被舅兄道着,可谓意见相同。”于是带了水手,走到市上,买了许多花盆并几担生铁回来。



CEO林之洋自然摇头,唐秀才的自我辩解是否有理也可按下不表,只要记住他办的货是花盆和生铁就行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7757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