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陆兰秀: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给革命家长和各级领导同志的一封公开信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陆兰秀: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给革命家长和各级领导同志的一封公开信   
jiayou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陆兰秀: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给革命家长和各级领导同志的一封公开信 (157 reads)      时间: 2003-5-20 周二, 上午7:5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这几天,满城敲锣打鼓,满街都是大幅标语,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从66届毕业生上山下乡起,到今年已第四年了。把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 ,立志务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革命的家长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中国已有百 分之八十的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不是嫌少了,而是嫌多了。而且农民至今还是集体所有制。 列宁早就下过结论,农民是属於小资产阶级范畴里的。虽然贫下中农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 盟者,是农村的半无产阶级,但他们自身还是应该向无产阶级学习。为什么不把知识青年直 接送到工厂、矿山,立志务工,直接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何况,将来工业的发展,工业 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正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水平、特别是有一定科学知识的工人呢?

历史的事实证明:从来没有一个农业国,可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强盛、能左右世界 局势的国家;而只能长期处於落后状态,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变相剥相,成为他们的变相殖 民地,永远不得翻身。要想使中国强大起来,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而大规模发展工业, 需要大量工人。中国城市人口占百分之二十,工人人口占多少我不了解,但数量肯定是不算 多的。如果前三届毕业生都分配到工厂、矿山学工,到现在多是相当成熟的工人或徒工了。 而现在他们却都在农村。以后国家大规模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时,他们就 会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而发生这种错误,并不是他们的责任。

现在毛主席从文化大革命这种反面教育出发,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单纯幼稚 ,他们热爱毛主席,把一切时髦的口号都当成真理,而不能分辨什么叫马列主义,什么叫修 正主义。於是,他们在反面教育的美丽词句蒙蔽下,被送上了歧途。而他们的父母呢,或者 单纯得和他们的子女一样,把谬误当成真理;或者不敢提出反对意见,怕在反面教育的强大 压力下,被当作阶级敌人处理,更害了子女。

有人认为,把大批城市人口疏散下乡,是消灭城乡差别的一种简捷途径。我并不反对把城市 的闲散人口疏散下乡;但如果把大批知识青年疏散下乡,试想一想是什么情景呢?农业人口 增多了,工业人口相应地减少了,农业装备也就更困难了,农业就只好长期处於原始落后状 态,形成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业的畸形发展,工农业的矛盾就更突出了,城乡差别能从本 质上消灭么?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工业不断发展,突破城乡界限向农村渗透, 农业生产不断被工业所代替,工业面积日益增大,农村面积日益缩小,青年农民不断流向工 业,穿上工装走进工厂、矿山,最后剩下必要的农业,被强大的工业装备起来,农民成为农 业工人。这才最后从本质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甚至消灭了工人和农民思想感情上 的差别。

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列宁说,有一百万俄国农民,被德军俘去送到德国的工厂做苦工,结果 却为苏联培养了一百万产业大军,在苏联的工业化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我们国家一穷二白, 旧社会没有给我们留下大批的、数以百万计的、成熟的产业军,只有靠我们自己培养。现在 又到了应届毕业生分配的时候了,还有很多机关单位精简机构,号召青年上山下乡。做家长 的、做老师的、做领导的,请考虑一下,能不能让这些青年都到工厂、矿山当工人?如果说 ,从战略出发,城市应该疏散人口,那么,是否可以让这些青年跟随工厂一起迁移呢?如果 说,为了减轻国家负担,才把他们送到农村中去,请想想,每人每月15元生活费,只相当于 四美元,世界上那里去找这么廉价的工人呢?何况,他们的劳动还能产生价值?各宣传机构, 是否也能考虑一下宣传的内容呢?记得过去报纸上还对已分配到工厂的学生坚决要求下乡进 行表扬,这种宣传方向就更不对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向这里的负责同志写过汇报,希望能反映到毛主席那里去。但下面的意 见不一定能及时反映上去;即使反映了,一手一足之力也不容易引起注意。这几天在锣鼓喧 天的报喜声中,我不能不给革命的家长和各级领导同志们写这封信,要求大家一起,本着对 下一代负责的态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毛主席说过,对错误的领导应坚决抵制,不应无条件服从。又说,真理在谁手里就听谁的, 不管他是扫大街的,挖煤的,还是挑大粪的。这是毛主席的群众路线。如果革命的家长们, 各级领导同志们,认为我的意见是对的,或至少方向是对的,就请把城市里的历届毕业生和 各单位精简下来的青年分配到工厂去学工。这样做,可能会暂时增加一些工厂的负担,但工 人同志们想到国家发展的前景,是会乐意承担这样的培训任务的。各地农村的同志们,为了 同样的目标,也是会乐于让这些知识青年回到工厂里去的。而且他们自己的青年,在不远的 将来,也会穿上工装,走进工厂去的。

当前,负担大批知识青年的生活费用,国家可能有困难。关于国家财政收支的情况,我一点 也不了解。但我想革命的家长们,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暂时再继续负担一段时间子女的生 活费用,是可以谅解的。相信这个问题,以后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文化大革命中,很多政策都是反面教育。毛主席向来是允许大家独立思考的。请求革命的家 长和各级领导同志一面这样办,一面给毛主席打报告,写决心书,向毛主席表态。我一定和 大家一起,再给毛主席写汇报,把情况讲清楚。

一个人说话不一定有效,大家一起来做工作,效力就大了。毛主席最善於听取群众的意见。 全国革命家长、各级领导同志一起来做工作,群起而促之,相信毛主席是会接受大家意见的 。



陆兰秀 1969年11月22日



附言:

这封公开信是我个人的意见,不一定对,仅供各革命家长、各革命师长、各级领导同志参考 。如果你们认为意见是正确的,就请这样做,这是从国家民族的前途出发的;如果你们认为 我的意见不对,而你们原来的做法是对的,我就收回这封信,保留我的意见。文化大革命中 ,各人可以独立思考,但真理只有一个,将来总有一天,不同的意见会统一起来的。到那时 ,我们就有了共同语言,就可以共同研究其他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意见向毛主席汇报,求 得解决。历史是永无止境的。迟一点早一点关系不大,只是早解决困难少一点,迟解决困难 多一点罢了。

文化大革命初期,小将们印发了一些毛主席的讲话摘录,证明毛主席很早就有实现共产主 义的思想。毛主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的民主制和国家机器的性质等思想,都没有贯彻下 来。我想,这一则因为都是新问题,干部水平有限,吃不透毛主席的意图,执行起来总是有 距离;二则人民没能真正从旧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即使这些讲话都已流传于全国,毛主席 允许人们独立思考,人们也没有养成这种民主习惯。所以长期以来,凡事总待毛主席决定。 这样下去,全国人民什么时候才能学习使用民主这个武器呢!毛主席给了全国人民诸多的几 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例如:真理在谁手里就听谁的……等等。这么好的礼物,人们在 世界上那个国家见过呢?十月革命之后,列宁也曾对人民说过,国家机器是为人民服务的。 但从苏联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里的为人民服务,只是它做的事情是符合人民利益的,而人民 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仍是“被统治者”。我这是从实质来说的,在文字上,是“被领导 者”。

社会主义和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前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就是 人民在社会上居于什么地位,是被统治者,还是世界的主人 。毛主席给了人民最珍贵的礼 物,给了人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叫人民自己起来做世界的主人,而把国家机器看成加工 厂。毛主席是真正的人民队伍里的一员,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他把上方宝剑送给了 人民,而自己愿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应该不辜负毛主席的深情厚意,赶快接过来并使用起来 。如果毛主席给了,人民不接不用,或者不敢使用,象叶公好龙一样,天天喊民主,真的民 主来了,又害怕起来,有困难还是喊毛主席万岁,叫毛主席怎么办?他就只好耐心等待人民 自己教育自己,甚至加强反面教育,迫使人民觉悟到民主的重要性。

有些英雄们写了一些美丽的诗句,如“一切想着毛主席,一切为着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 ,一切服从毛主席”、“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 席挥手我前进”等等。这是人们用以表达对毛主席衷心热爱的颂词,而不是行动的指南。这 次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向各个不同的政治方向前进,人们应该紧跟那一 位毛主席呢?万一将来战争发生,失去和毛主席的联系,人们怎样应付突发事变,又怎样独 立作战呢?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毛主席教导说:“有人说,跟着某人不会错。这话不对。又 跟又不跟,对就跟,不对就不跟。”七亿人民尽舜尧,是毛主席的最高理想。这一天迟早会 到来的。

毛主席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 益,我提出我的想法。这封信是写给革命家长和各级领导同志的,也是写给全国人民的。因 为哪家没有家长,哪家没有子女呢?要求全国人民接受毛主席的礼物,在真理面前不要退缩 。毛主席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当他看到人民开始运用民主的武器行动起来时,他一定高兴 。人民开始觉醒了,地平线上就出现曙光了。



注:该书由成家出版社(www.beauthor.com)出版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9223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