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知青文学的发展在民间,中国知青文学的未来在民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知青文学的发展在民间,中国知青文学的未来在民间   
歪批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国知青文学的发展在民间,中国知青文学的未来在民间 (340 reads)      时间: 2002-1-20 周日, 上午12:3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以知青为历史图景,再现了那个极端的政治年代,他们是知青一代上山下乡生活和知青中国历史的写照。是一套关于知青历史的大型纪实文学,记录的是知青时代的中国,记录的是知青一代人的青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中国广阔的边疆农村的快乐希望沉沦毁灭绝望。。

这套书写的是作家们自己最美好青春亲历的黑暗,但是作家并没有感情用事,用情感阉割历史。他们对自己和中国的书写客观冷静真实。作家们显然已经超越自己的历史局限,他们能够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进行写作,关照 自己和历史,苦难的思想情感在他们笔下得到了深刻的沉淀和升华。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面,既无单纯的青春无悔的旗帜,对那个时代充满怀念的深情,也没有打着不堪回首的悲惨世界旗帜,对那个时代进行刻意的血泪控诉。他们从自己一代人的亲历的年代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从中国的历史的苦难出发,用客观从容冷静忠于历史的笔致,写下自己亲历的极端的革命年代,把一个知青一代残酷的青春(知青一代的思想人格)知青时代的中国,原生态地还原给自己还原给历史和读者。这是知青文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也是这套书最成功的方面之一。

读这套书知青一代人痛定之后的历史回声,正像主编岳建一先生在前言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这是血的蒸汽,醒过来人真的声音”。小说因作者不同、知青所在的地理人文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他们在写法上也各有千秋,有的重在历史记录,再现了那个时代知青内部发生的重要事件,有的重在日常生活的记录,通过日常生活,揭示那个本质,有的以历史手笔为主,有的以文学叙事为主,有的二者兼顾。它们非常好地体现了纪实文学的历史记实的客观性和文学的魅力。

打开这套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我们”,那个时代各地知青的中国,即历史的中国,我们还发现动人的文学,历史在文学的景致中真实而生动的面目。文学的魅力照亮了历史。不少人对今天的知青文学不屑一顾,认为这种知青文学,过分沉溺于历史,他们除了偏执于陈词滥调的历史言说和苦难故事之外,没有什么真正的文学可言。

当我拿到这套书时,这套书沉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对这套书的文学性持一种怀疑态度。但当我把它们一一打开时,我同样迎来了一种亲切的久违的文学风景。他们的写作看起来非常,笨拙非常落后,是一种毫无技巧修饰和现代手法的古典式写作。在他们现实主义文学中,洋溢着文学的热忱,简单的叙事,朴素的语言,动人的故事,写历史写人生,处处洋溢着文学的诚挚热情。他们写的艰苦认真,虽然他们不是字字珠玑,有的作品有的地方甚至相当粗砺,很不够精致,但是,他们对历史对苦难的尊重,他们对文学对人生的信仰,却是真诚的高贵的,是今天许许多多著名作家们游戏无聊的写作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文字扎根于历史黑暗的深处,将极端政治年代愚昧的青春、苦难的青春、挣扎的青春,写在中国的历史大墙上。他们写下那个时代青春的冲动,他们的爱情友谊,他们的革命,他们的告密诬陷卖友求荣,他们在政治革命权力中的种种丑恶和苦难。当然,他们的文学中,还有严肃人性的求索,历史的正义和对中国的热爱和期待。

他们写作是为了一种理想一种人生的信念,为了自己这一代人在中国的责任。他们的每一本书都经历了多年的磨练,都浸透生命的血泪,他们一稿二稿一改再改,一年又一年。像《落荒》的作者野莲,她是老鬼《血色黄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她读了《血色黄昏》之后,在震撼之余,也感到老鬼对她的描写不够真实,于是她下决心写出自己的悲痛欲绝,写下自己这一代人的伤痕。她在极其艰难下,写了12年,200多万字,数易其稿。编者岳建一先生无限感慨,“这是何等罕见的坚韧。我想,凡是读了这部以生命以血泪为代价书写的38万字的作品,纵使有铁石心肠,也难禁怆然泪下。曾经花蕾一样美好年轻的生命,除了贫穷、不在年轻和不堪回首的记忆,几乎已经一无所有。”这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学故事啊。

虽然他们的文学在写法上看起来陈旧落后,但他们坚守了文学的信仰,守护了文学爱、真与美的永恒精神。这是民间的立场,历史的立场,更是作家的立场。只有在民间立场上,我们才能看到文学的自尊、文学的魅力,看到作家的独立和自尊。作家也只有在民间立场上写作,才能被称为作家。“有时候我真想/在国际歌前属上自己的名字/------那上我惟一真正的作品/只有因为害怕文字狱/才转让给我的外国同志/鲍狄埃老弟”(杨志军《无人部落》跋)。这样正义的立场,这样正义的声音,恐怕不仅被今天的作家遗忘,而且也将遭到今日作家的耻笑。当然,一些年轻的作家诗人打着民间的旗号,进行主海参的事业,背叛民间、强奸民间。他们与同经苦难岁月的右派作家完全不同,我们的右派作家们一部分人跪在成功的红地毯上感谢苦难,一部分人在红地毯上歌舞升平游戏苦难,他们亵渎了苦难,但是,他们还有文学吗?他们的文学还有人读吗?而他们的文学也与过去的主流知青文学有很大的分野。

他们自己青春虽然是苦难的,但他们的作品却是客观的理性的,他们的文学是扎实的饱满的热情的动人的。

大概他们身在民间,是民间的生命写作;大概他们大都不是著名作家,甚至不是作家,他们依然本真朴实真诚;大概他们都是知青,不敢忘却过去(虽然,他们一代知青大部分人早已忘记自己的历史,或对过去不屑一顾);大概他们还觉得自己有一份历史责任,他们要写下那个真实年代的他们和中国,为忘却的疯狂时代好遗忘的中国人敲一下警钟。他们是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作家,他们心中铭记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苦难则迎来更大的苦难,而且不可饶恕。《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这一批民间底层的作家,民间的编辑家,历经艰难、呕心沥血而成。

中国知青文学的发展在民间,中国知青文学的未来在民间。其实没有民间立场,谈何感人的文学,更遑论伟大的文学。

青春已老,热血依旧沸腾。这是不敢忘却的纪念,更是知青一代人中少数良心,在承担自己一代人的责任,在完成自己的使命。



历时两年,《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首批出版:

(1)长篇纪实文学《闯荡金三角》:红色恐怖岁月中,一群流落在缅甸的中国知青及红卫兵在枪林弹雨中万劫不覆的血腥遭遇。首次披露。作者:曾焰

(2)长篇纪实文学《逃亡》:新疆知青不堪“文革”阶级斗争的残酷,在造反派的追杀中逃向“死亡之海”与天山绝境深 处的历史真相。首次披露。作者:王泽恂

(3)长篇纪实文学《大祈祷》:青海一群知青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后,逃亡到食人土匪巢穴、原始部落及前苏联的罕为人知的历险真相。首次披露。作者:杨志军

(4)长篇史纪《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终于有了深具独立思考、批判意识的知青文学史,内中大量的红卫兵文学、造反派文学,资料极为珍贵。首次披露。作者:杨健

(5) 长篇摄影纪实《守望记忆》:一百名知青以400余幅当年的珍贵图片与不堪回首的记忆,再现黄土地阶级斗争与农民极端贫穷的真相。主编:王子冀 、庞云

(6) 长篇纪实文学《羊油灯》:一对知青情侣在“文革”红色恐怖岁月中的爱情历经持

久凌迟而凄美燃烧的精神史记。作者:逍遥

(7) 长篇纪实文学《无人部落》:“文革”中一页旷古未闻的知青历史真相,从此具有

了化石般的品格和意义。作者:杨志军

(8) 长篇纪实文学《审问灵魂》:主人公临终前昭示了骇人听闻的爱情骗局真相,请求

鞭笞灵魂。作者:成坚

(9) 长篇纪实文学《狼性高原》:人人对自己进行最彻底最残酷最无耻的出卖,连性饥

渴的细节也要亮在阳光下“刺刀见红”。作者:刘汉太

(10)长篇纪实文学《泣红传》:以太过破碎的爱情和逃亡在东方最古老黑暗深处的年轻

足音——为知青历史作证。作者:吴传之

(11)长篇纪实文学《落荒》:《血色黄昏》背后更为真实、惊心动魄而又发人深省的绝

痛和绝恋。作者:野莲
http://kudingcha.xilubbs.com >苦丁茶文化工作室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3353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