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高新:邓小平与叶氏家族的历史恩怨(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高新:邓小平与叶氏家族的历史恩怨(一)
多维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高新:邓小平与叶氏家族的历史恩怨(一)
(1191 reads)
时间:
2001-12-20 周四, 下午11:1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邓小平与叶氏家族的历史恩怨(一)
作者:高新
⊙ 叶、邓恩怨至今鲜为人知
笔者与何频先生所著的《中共“太子党”》一书中曾介绍过:作为中共十大元帅之一的叶
剑英,在“文革”后中共政局所占的份量是远远超过其他他几位幸存于毛泽东去世之后的
元帅如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人。
一九七六年毛泽东去世后,要不是他叶剑英力主并幕前幕后地策划实施,当时的那位“弱
主”华国锋既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有胆量对“四人帮”下手。也更是由于叶剑英的力主和“
主动让贤”(薄一波语),邓小平在二次下台时才没有被逐出北京并很快又第三次复出。
尽管后来叶剑英与邓小平之间有著很深的政治歧见,但他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政治馀威与邓
公开分裂。
按照中共官方的宣传材料,叶剑英似应是邓小平的“亲密战友”。但事实上当年邓小平急
于倒华的行为曾令叶剑英很不以为然,而叶剑英把军权让给邓小平更是一种在身体上力不
从心,在政治上眼看邓小平已经日益得分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而正是因为看透了邓小平在
权力斗争上的阴毒和无情无义,叶剑英临终时才嘱咐子女们要立足自己的家乡广东,无论
如何不要跻身中央权力核心层。也正是因为叶剑英的“主动让贤”在先,也才换取了邓小
平的“慷慨大方”,主动安排提拔叶家后代到各个重要岗位:从地方的广东省省长到中央
的国务委员和副总理;从军方的国防科委科技委副主任到军方的情治系统负责人。想当年
,被推为“红朝二世”的弱主华国锋屈于叶剑英的力劝,以及王震、李先念、陈云等毛时
代老臣的压服,不得不同意让邓小平于一九七七年再次出山。但是,当时叶剑英说服华国
锋接受邓小平的本意,并非是要邓小平充当中共党、政、军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以邓小
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邓小平在一九八九年才发明出来的提法)。
关于这方面的细节问题及叶剑英当时的具体想法,到目前为止的中共公开文献中都避开不
谈,虽然有公开文章宣传叶剑英支持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但对于叶剑英在华国锋下
台的问题上持什么态度却淡而化之。而对当时叶剑英之真实想法能够完整、准确复述出的
,只有叶选平、叶选宁(又名岳枫,后文有详细介绍)等叶家后代,以及叶剑英当时的政
治秘书。
如今,虽然邓小平也已经随叶剑英而去,但因为江泽民政权还非常需要邓小平这杆政治大
旗,所以道出当年叶、邓恩怨的那段历史真相的政治时机仍然未到。
就在本书进入截稿阶段时,正好赶上中共政权大张旗鼓地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
年。各类纪念文章均是以江泽民的相关讲话内容为基调:没有毛泽东,便没有新中国的建
立;没有邓小平,便没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在这些纪念文章中,华国锋再次被当作邓
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的政治对立面遭到口诛笔伐,叶剑英的名字则乾脆不提。笔者
仅仅看到一篇此类文章提到了叶剑英的名字,那就是刊登于《中国工商》,署名王安的“
回首改革开放二十年”文章。
该文在为胡耀邦一九七八年担任中组部长期间主持“平反冤假错案”的那段历史评功摆好
之后,大发感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胡耀邦并非一言九鼎的人物,不过是个中央委
员,中央组织部长而已。『后台』邓小平,在党内也不过是个第三号人物,位子排在华国
锋和叶剑英之后。如此阵容下,邓和胡能够取得业绩,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真理的占有,对
潮流的顺应,靠的是工作能力而非权势。”
显然,作者王安在这段文字里是把叶剑英和华国锋一同当成邓小平和胡耀邦的政治对立面
来否定的。言下之意,华国锋和叶剑英当时是权势人物,而胡耀邦和他的“后台”则靠著
“对真理的占有”和“对潮流的顺应”,战胜了华和叶。
如此贬叶,既不公平,更不符合史实。“四人帮”倒台后,若没有叶剑英的积极努力,邓
小平难有再次复出。此其一。其二,若没有叶剑英的首肯,邓小平当年废黜“红朝二世”
的计划也没有可能轻易得到实现。
⊙ 叶剑英最先倡导废除终身制
早在一九八九年十月,《人民日报》突然剌眼地刊登出一篇薄一波怀念叶剑英的文章,说
了很多让人可以得出不同理解的话。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是“平息反革命动暴乱取得伟大
胜利”之后的政治大清洗由北京波及全国各个角落,一片肃杀的红色恐怖气氛下,人们便
更奇怪薄一波在这种时候发表这篇文章到底“是何居心”了。
一九九五年年中,薄老先生再次不甘默默无声,让人整理了他在两、三年前接受访问时对
叶剑英的一番评价拿出来发表。当时曾有海外报刊评论薄一波此举无非两项用意:一,抬
叶贬邓;二,借怀念死人抬高自己。
是否是在“借怀念死人抬高自己”暂且不论,若把把薄一波的这篇怀叶文章与一般官方宣
传邓小平的公开材料相对照,会很自然地得出“过去官方宣传材料有捧邓贬叶之嫌”的结
论。
也就是说,如果薄一波的这篇文章确实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准确回顾,那么他的用意就并
非“抬叶贬邓”,而是向人们客观介绍叶剑英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诸多贡献。
过去十几年里,中共从来是把“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作为共产党主动进行国内和党内“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例证,同时也把首先提倡、推行这一改革成就的功劳归于邓小平,
而且特别强调正是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身体力行,先是拒绝党内拥戴他出任党主席和国务
院总理的“强烈呼声”,推荐年富力强者出任所谓“一线职务”。继而又在自己身体尚可
的时候即主动退出政治舞台。
但是,如果从薄一波对叶剑英的歌颂内容看,在“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问题上首先起带
头作用的不是邓小平而是叶剑英。更重要的是,薄一波似乎是特别强调就连“四人帮”倒
台之后的党内第一大老的地位,都是叶剑英主动让给邓小平的。
薄一波称赞叶剑英说:“纵观他的一生,做了许多大事、好事。比如粉碎『四人帮』。在
这场斗争中,他是核心人物。办了一件大事。后他主动让位,说自己年事已高,力不从心
,再三请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他自己能够认识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够伟大的!”
薄一波在这里说的“主动让位”,无疑是指掌握军权的位置,而不是党、政领导位置。因
为叶剑英本人当时并不是党、政最高领导人。由此分析,如果当初不是叶剑英的主动谦让
,当时中央军委主席的位子要么就是继续由党的最高领导人兼任,叶剑英仍然是军委第一
副主席,实际主持工作;要么就是乾脆由叶剑英出任,反正是轮不上他邓小平。
⊙ 叶剑英为何对邓小平让贤?
而中共党史界目前已经暗中做这方面资料研究的有心人分析:叶剑英当时推邓小平出来担
任“先帝”老臣之首,其出发点无非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确实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难以长期担当诸葛亮式的辅佐弱主的重任,
故只能在毛时代的其他老臣中给华国锋这届弱主寻找一个靠山。陈云从延安时代起就自嘲
为“木炭汽车”(意思是动力不足且随时可能熄火),到七十年代末期已经被医生确诊为
身患癌症(至于陈云后来居然比叶剑英留世时间长了那么多年,连医生都不敢相信);王
震有勇无谋,何况其在党内资格和人望都属二流;李先念资格够但人望不够,何况在战争
年代一直不是毛泽东的嫡系,党内高层服他的人不多;彭真当时还没有被平反,同时也从
来没有掌握过军权故压不住阵脚。所以,选来选去,好比硬要从矮子里拔将军,邓小平成
了唯一人选。
第二种分析是:叶剑英当时的考虑仅仅是主张恢复邓小平的工作,与叶剑英等人共同“继
承毛主席的遗志”,辅佐弱主华国锋。同时,也因为邓的第二次下台在党内均被认为是“
四人帮”做崇、操纵毛泽东的结果,让他出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邓小平其人与叶剑英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党的“传统”问题上从来不像叶剑英等人
那样循规蹈矩,“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但是邓小平的“理论”基础,也
是邓小平的性格基础。曾有人说邓小平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叶剑英是“革命的理想
主义者”,不无道理。总之是邓小平恢复工作以后立刻开始给党内“法”定的接班人华国
锋罗织罪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废帝”准备,这是叶剑英事先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其实,如果当年叶剑英要采用邓小平的党内权争手段的话,根本就用不著“废帝”,因为
没有叶剑英的支持,华国锋这个政治上短命的红朝二世根本就不会有形式上的存在。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叶剑英是中共内部的黑手党。
--
和合
- (44 Byte) 2001-12-21 周五, 上午12:12
(487 reads)
此话怎讲?愿闻其详
--
常客
- (60 Byte) 2001-12-21 周五, 上午12:21
(279 reads)
高新:邓小平与叶氏家族的历史恩怨(二)
--
多维
- (6402 Byte) 2001-12-20 周四, 下午11:16
(1824 reads)
高新:邓小平与叶氏家族的历史恩怨(三)
--
多维
- (6072 Byte) 2001-12-20 周四, 下午11:18
(106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103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