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希望与危机并存──“犬儒”篇之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希望与危机并存──“犬儒”篇之七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希望与危机并存──“犬儒”篇之七 (979 reads)      时间: 2003-2-14 周五, 下午7:2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希望与危机并存

──“犬儒”篇之七


芦笛


我在本系列之二中指出,目前犬儒主义盛行的时代,其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复兴。与我所料相反,此言一出,并未引起道德家们大哗,倒让我有三分不习惯,捉摸不出这到底是什么缘故。

道德家们不同意我那结论是很自然的。他们是皮相专家,绝对没有入木三分的观察分析能力,透过眼下国内那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拍天浊浪,看出它与欧洲文艺复兴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两者都是人性在伪道德家的长期压抑扭曲下终于觉醒过来,开始理所当然地肯定自己。

中外伪善的共同特点,是把个人欲望当成了罪恶,为此实行不同程度的禁欲苦行主义。用我党的话来说就是:“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私字是万恶之源”。

没有比这些说教更荒谬的了,这其实就是伪道德的出发点,它整个伦理体系就错在这上头。个人主义其实是正常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众所周知,西方的道德伦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道主义,而它发轫于文艺复兴时代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与认识。因此,就其本质来说,人道主义不过是“推己及人的个人主义”。没有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就不会有什么人道主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真正的道德(亦即可行的、符合人性的道德)的基本教义应该建立在对个人利益、个人欲望、个人价值的高度尊重之上,由此出发,推己及人,形成社会的人道主义风尚。新时代的道德基本规范应该是这么几条:

第一,承认个人的一切天然欲望是无法用围追堵截的人为手段根除灭绝的。任何这种努力都是逆天行事,只能适得其反。

第二,承认并尊重个人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有与生俱来的追求满足各种天然欲望的神圣权利。凡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不强暴他人自由意志的个人欲望都是正当欲望。

第三,个人或社会集团当然有自己实行禁欲主义或对社会作无私奉献的神圣权利,但无权将高于一般的道德水准强加于人。如果仅仅为了政治上的目的或是自家的道义满足感,就剥夺或试图剥夺别人追求满足个人正当欲望的权利,那就是违反社会公德甚至是犯罪。

第四,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个人应该尽量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当追求满足自家欲望的行为与他人的利益有可能发生冲突时,社会成员应该实行自我约束,争取找到双赢的出路。如果事先预知或中途察觉这种冲突无法调和时,则应自觉放弃这种活动,实行老祖宗说的“礼让”。

第五,社会成员必须认识到,如果没有第四条的约束,则整个社会必然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最后导致全体成员受害。换言之,只有尊重他人的享受权利,自己也才能有长久充分的享受权利。因此,这第四条的设立,其实是一种功利设计,正如遵守交通规则丧失了胡乱开车的自由,但保证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样。

一言以蔽之,真正的道德应该从个人主义出发,从尊重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出发,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满足欲望的活动。这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现代诠释。这儿的出发点是个人,是自己,而不是集体。换言之,欲望并非罪恶,追求欲望的满足也不一定是罪恶。人欲大可顺流,只是不能横流,把隔壁邻居的墙角冲垮。

据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毛共社会实行的伪善,伪就伪在违反了前三条上,而西方社会基本做到了上面这几条。当然,这也是今天才这样。英国如果在上世纪50年代实行了前三条,则大师图灵也不至于因为被强制注射性激素、长出“二奶”来而愤而自杀了。

据此也能看出,今日之犬儒主义实践正好做到了前三条,只是没有做到最后两条。所以说犬儒主义盛行是真恶其实也不完全,其中有对有错,有是有非,鱼龙混杂,不加清理就一概否定的作法是轻率的。

进步的方面我已经在本系列另文中详细论述过了,总结如下:

第一,个人主义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中国社会中成了社会主流意识,并取得了半合法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为民主制度在中国的最终实现奠定了社会意识基础。

第二,犬儒主义的盛行,导致群众开始关切自己的实际利益而忘却虚无缥渺的“大义”,对莫名其妙、毫无私人实惠的“崇高”理想丧失了既往的热情,从而消除了理想主义狂热分子出现的可能,而这在近现代中国史上一直是最大的祸根。无论是官方的法西斯主义倾向还是民间毛式革命倾向都被它软化消解了,全社会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第三,犬儒主义颠覆了至高无上的道德神权,使许多青年丧失了“抢占道德制高点”的兴趣,对“作良心秀”、“玩崇高”、“玩深沉”不但缺乏热情,而且持一种嘲弄态度,而这正是民族回复理性的第一步。现代青年能看出“诉诸良知”之类话语不过是煽情口号,这种理性态度是青年芦笛根本不可能具有的。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与此同时,犬儒主义的盛行也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道德危机。在实质上,它是极端个人主义的恶性泛滥,既是人性的解放,又是兽性的解放。现代犬儒主义最大的恶,就是绝对的自私自利,丝毫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利益和尊严,更别说“推己及人,爱人如爱己,敬人如敬己”的觉悟了。

正是这一点,使中国文艺复兴带上了严重的病态。因为入骨的自私,犬儒们只知拼命为自己不择手段地谋求最大利益,丝毫不管他人死活,更不知道尊重游戏规则,因此无视并助长了已经是病入膏肓的社会不公,实际上是在孜孜不倦地帮助统治集团累积社会危机,为未来的人民革命加砖添瓦,为全社会包括自己在内自掘坟墓。

在《现实主义VS理想主义》中,我说:

当代现实主义者们的特点是,他们一般是拥护现政权的,但那并不是
因为他们爱上了我党,而是因为改变现有社会秩序会伤害到他们的既
得利益。他们的国家民族观念其实远比汉奸们淡薄,但他们照样讨厌
汉奸。那不是出于什么民族大义,也不是误以为我党代表国家,而是
因为汉奸们的文章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或觉得汉奸言论危及他们的钱
包。总而言之,他们是彻底的物质主义者,在这世上只相信一件事:
搂钱。凡是不能使荷包充盈度增加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主义,什么学
说,统统都是假的。

有史以来第一次,现实主义者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成了主流。这究竟是
中国人成熟起来的标志,还是中国人彻底堕落的表现,我还真说不上
来。我能肯定的,就是它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重重社会危机,特别是党
国机构高度腐败、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公的严重危机,而这里正孕育
着毛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现实主义不仅使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渐行
渐远,更使他们因为自私而不愿出来为国为民纾忧解难,甚至采取鸵
鸟政策,拒绝正视那埋藏在工农大众中的不满的火山。知识分子本来
应该是全社会的良心,可如今咱们的知识分子却变成了社会的“鸵峰”,
心安理得于聚集社会财富。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孔夫子说的中庸之道,亦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的和谐统一,但这似乎不大可能。一个人可能从圣女变为娼妓,可能
从教徒变为无神论者,可能从理想主义者变为现实主义者,但逆反应
的可能性很低。因此,理想主义者在中国变成濒灭物种似乎是一个确
定了的前景,而它使我这个前理想主义者不寒而栗。在我看来,一个
由理想主义者主导的社会是一个疯狂的社会,而一个由现实主义者主
导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心肝和廉耻的社会。中国是“中庸之道”的发源
地,但从老祖宗起到不肖子孙,咱们却从来没本事做到这一点,说起
来真令人酸鼻。

这些话是一年多前说的。此后我对“犬儒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意识到了它的正面意义,然而上面这些话中隐含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我现在仍坚持认为犬儒主义的出现,既象征着希望,又隐含着无比深重的危机。在答老金在线的文章中,我说:“也许可以说,道德危机是一个社会能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最难解决的危机。”

说它严重,是因为道德是保障群体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社会粘合剂,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绝对是一个病入膏肓、毫无前途的病态社会。

有趣的是,许多抨击犬儒主义的自由知识分子,其实看不上的只是“犬儒”们的“亲共”态度,并不真是他们的道德沦亡。这些人的一个普遍误识是,西方社会远比中国社会健康,是因为人家是法治社会。在这些人看来,只要中国建成民主法治社会,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皮相之见,只能说明论者对西方社会没有什么深入了解。论法律之严苛,当数秦朝为最,何以二世而亡?孔孟之道纵有千般不是,作为一种完备的伦理学体系,它毕竟造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高度自稳系统。要维持社会稳定,法律硬件当然必不可少,但同样需要道德软件的粘合剂。西方法治社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民已成本能的守法习惯。法律和国民那普遍的高水准道德是相互为用的。这一点,凡是在西方长期生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

说道德危机难以解决,是因为破坏容易建设难。要重建沦丧的社会道德,如同将染成皂色的绸缎漂白,将失贞的圣女还原为处子,将打碎的玉器粘合复原,将煮熟了的一行白鹭放上青天。更何况如另文将讨论的那样,在今日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有点公信力的社会道德资源和道德权威。

可以肯定的是,暴力革命绝对不是解决这个社会危机的办法。相反,世上最可怕的噩梦,就是无法无天的暴力革命在一个全民道德彻底沦丧的国家爆发,那绝对只会是弥尔敦的《失乐园》中盖布里尔对撒但说的:

Wherefore with thee,
Came not all hell broke loose.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706039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