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在关注刘荻签名活动主要目标还未看到任何曙光的情况下,敏感政治人物应该注意谨慎发言! |
 |
寒暑表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看了楼下茉莉有关签名活动的最新帖子,有些话不得不说---
首先,根据我向相关人士的了解,网络签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肯定是99年六四十周年百万人签名。
该签名最后实际签名人数为15万,其中网上签名人数至少上了万,因为百万人签名组委会中有一些香港人,他们在香港作了很多宣传,也吸引了很多港澳台人士网上签名。
我本人当时也在百万人签名网站上签过自己的名字,当时前面就已经有很多签名者了,所以最近别人一提醒,我才马上回忆起六四百万人签名的规模。
当然六四百万人签名同这次关注刘荻签名活动一样,都是开头声势浩大,最后却虎头蛇尾。看来,类似签名活动的组织工作其实并不简单,除了宣传炒作的心态之外,扎扎实实的计划操作更重要。
其次我有一个问题希望茉莉女士正面回答:你本人在签名活动后期和结束之后,连续在传媒发表了多篇有关签名活动组织和义工小组工作情况的文章,而且用的口气也从“我眼中可爱的义工们”终于变成了今天的所谓“我们义工小组”,给普通读者一种你是义工小组重要成员甚至核心人物的印象----请问:在义工小组已经宣布解散的情况下,你本人用“我们义工小组”这样的口气对外发表总结性回忆文章是否合适?又是否客观正确地反映了你本人在签名活动全过程中其实重要性并不见得突出的“帮忙”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签名活动的主要目的----营救刘荻尚未看到任何曙光的情况下,你本人这样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敏感政治人物身份,却屡屡公开你本人亲自介入签名活动组织工作的这一本不该到处声张、唯恐天下不知的内部机密,难道你就不怕中共会因此而高度警觉,怀疑这次签名活动的自发性、公开性、非组织性、群众性,甚至完全相信保守势力对签名活动所必然要做的“反华势力阴谋”之歪曲么??!!
在关注刘荻签名活动主要目标还未看到任何曙光、中共内部可能还在研判相关局势的情况下,敏感政治人物应该特别注意谨慎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故意给别人留下“签名活动就是我们人权民运人士主导的”之印象---茉莉女士最近连续在传媒发表对义工小组总结性、称赞性的文章,本身对营救刘荻不具备任何意义,也不一定代表义工们自己的心愿,但却毫无疑问公开向外界大大宣传了茉莉女士自己在签名活动中的作用,说句不好听的话,茉莉这完全是只考虑了自己作秀,却完全不顾刘荻的安危和突出签名活动的自发性、群众性、非敌对性。
我本人同时注意到:最近另一位主张暴力革命的民运人士高寒先生,在他本人主编的最新一期“中国之路”上,也把签名活动呼吁阶段他本人一篇当时并未引起太多跟贴关注、最多属于锦上添花,而在签名活动结束后本身也不再有多少宣传价值的一篇文章“找到一个有凝聚力的网友大规模持续自发声援的形式――谈谈“不锈钢老鼠援救案”的若干问题”放在紧接签名活动报道和刘荻文章之后的第一位置,从而给读者造成“关注刘荻签名活动”基本是根据此文策划发起的错误印象。同茉莉女士的错误类似,民运人士高寒先生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中如此这般地突出自己的这篇“策划”而不是政论文章,其目的也多半是为了给外界造成自己才是签名活动真正主导者的印象----正如我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在关注刘荻签名活动主要目标还未看到任何曙光、中共内部可能还在研判相关局势的情况下,敏感政治人物不能这样只考虑突出自己,却完全不顾刘荻的安危和突出签名活动的自发性、群众性、非敌对性。这种道理我相信他们从一开始起就懂,不过要求到自己头上就网开一面罢了。:)
网友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声援刘荻的过程中,象云儿松鼠那样埋头苦干真心救人的无名英雄有很多很多、还有不少主动向签名活动伸出援手的民运人士,但他们大多都事中事后一言不发,深谙“刘荻仍在狱中,做秀应当缓行”之道----同某些千方百计企图利用网友自发签名活动给自己在中国民运人权运动中捞取政治资本的政治人物比较起来,无疑,这“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签名改名等声援刘荻活动的真正主流.
附最新一期“中国之路”前半部分目录
【声援不锈钢老鼠刘荻专辑】
【本期首选】
我们都是“不锈钢”——致中国政府的公开信(1840人签名)
【元旦社论】
以宪法统军是比党指挥枪更高的历史飞跃--再伐当代袁世凯江泽民
郑 义: 铮铮白骨——纪念王若望先生逝世一周年
近两千人签名关注“不锈钢老鼠”刘荻,展示国人对人权、法制的善意期待——海内外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签名请愿活动阶段性结束(义工小组新闻稿)
不锈钢老鼠刘荻:中国人的权力主义人格
不锈钢老鼠刘荻:不锈钢老鼠的自画像
不锈钢老鼠刘荻:阴谋论——不锈钢老鼠的自白书之二
不锈钢高寒:找到一个有凝聚力的网友大规模持续自发声援的形式――谈谈“不锈钢老鼠援救案”的若干问题
王怡:知识分子的行动抉择——2002年的网络公开信与签名浪潮
郭罗基:以“非法组织”罪名抓人才非法
不锈钢茉莉:满眼都是“不锈钢”--记声援刘荻的网络改名和签名义工活动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