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吴蔚先生的两封信促使我多层次反思 (附吴蔚先生的两封信)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吴蔚先生的两封信促使我多层次反思 (附吴蔚先生的两封信)   
刘国凯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吴蔚先生的两封信促使我多层次反思 (附吴蔚先生的两封信) (859 reads)      时间: 2002-9-21 周六, 上午10:3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吴蔚先生的两封信促使我多层次反思



刘国凯



9月15日我在互联网上贴了“民运关于“东土”问题的思维需要厘清--评自由中国运动叶宁先生给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信”一文后,9月18日我在每天晨间上班前例行浏览互联网时发现了吴蔚先生的“极端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都将危害中华民族--需要厘清的是刘国凯先生的“大摇滚”迷思和“想当然”虚构”一文。匆匆读下去感到一阵燥热。吴先生下笔不轻。不止是批评我的观点,也评论我的为人。而且字里行间揶揄讥诮十分辛辣。唉!怎么如此不友善呢?再细看一次吧。然而,再看一次却得到大相径庭的感受。文字虽颇为呛人,但还是以说理为基调,并有成理之处。阅历告诉我应该懂得区别两种不同的抨击。一是立意要进行打击,所论及的观点分歧只是包装。另一是以观点批驳为目的,只是激愤之余用语尖刻锋利,颇为伤人。对第一种情况是无能为力的。对第二中情况则不应反弹拒绝,最好是细听其见解,这或许对完善自己论点有所裨益。思毕,我把吴蔚先生批评我的文章移上中国社会民主党网站论坛版,并匆匆写了几句。表示愿意与吴蔚先生联络,听取他的意见。我想,此事就此了结。

极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19号下班回来看见吴蔚先生又在中国社会民主党网站论坛版上贴了给我的第二封信。用语相当诚恳友善。吃惊之余,我陷入深深的反思。

我庆幸当时我在燥热之后作了点冷静的阅读和思索以及采取应有的应对。否则事情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设想,如果当时我在燥热之后,头脑继续发胀,“是可忍,孰不可忍”?提起笔来,搞个反唇相讥,用语唯恐不辣,遣词但嫌欠锋,一顿棍棒下去,愤是泄了,气是消了,可是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此人闻微即跳的共识,得到智者慎而远之的结果。这对于恃才傲物、天马行空者当然无所谓,但对于尚欲联络同道企求以群体力量为社会正义尽一份心力者则是重症。

由此,我颇深地意识到,人余人之间的善处和怀恨有两种情况。一是冰冻层积来源久长,那是难以破裂或化解的。另一种则只有一线之隔。处理方式不同而至或成友人,或为为寇仇。当然这一种是在没有根本利益和观点冲突的前提下。

这种情况我想还可以推广到社会群体之间、阶级之间以及,乃至民族国家之间。它们之间有些矛盾冲突固然会是难以调和,有些则可以通过沟通妥协来予以淡化和解决。不了解这一点,一味针锋相对、剑拔弓张,于彼于己都非幸事。

来到罕见论坛不久,我写了一篇题为“对芦笛先生中华民国没有法理依据论的批驳”的文章。现在回想起来对“中华民国没有法理依据”观点当然可以进行批评,但本不对该文作者个人进行评论乃至抨击。这应基于如下两点考量:

1、当今中国人社会责任感极为淡薄,能在工作之余对社会公众事务说理论道者,已属难得。不管他的观点正确与否,仅关心社会这一点就应予以肯定。在海外这么些年,细思之下,觉得除了认为中共六四屠杀有理是不刊之论外,其他都是可以讨论的。

2、虚怀若谷的贤者不敢说没有,但世间绝大多数的人包括自己都难以达到这一境界。大凡对观点的批评尚可在理性的范围内进行。但一旦涉及对个人的直接抨击很容易使辩论变形走样。从对个人的评判发展到人身攻击实在是易如反掌、屡见不鲜。

那位被我点名批评乃至抨击的网友气愤难消颇失方寸,乾脆对孙中山来个彻底否定乃至大骂。于是我又更升级地把他斥之为“丧心病狂、狂犬吠天”。然而后来,当我再细看那位网友的其他一些文章。其中许多观点我固然都不能苟同,但感觉这位网友还是讨论问题之士,并非那种为中共六四大屠杀叫好之辈。即使某些曾为六四屠杀叫过好的名士,也不应将其看死。观点是允许放弃和改变的。据说那位网友要对我的观点写“九评”,果真如此,我当细心拜读。

经过吴蔚先生给我两封信的小插曲,我感觉今后应更慎言行。观点的讨论没有谦让可言。对人的评判乃至否定则不可妄行。这些年的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得知,即使同在民主营垒中,莫明原因的打压和嫉恨都颇常领略,遑论本无一缘的蒙面网友。动辄臧否人物,想来只会把好端端的局面弄糟。

海外论坛版相当多。但留意一下。许多论坛版绝大多数文章的阅读记录为零,少数是个位数。只有相当少数的文章有两位数的阅读记录。而罕见论坛和中国社会民主党论坛的阅读记录全都在两、三位数之间。我所观察到的罕见论坛最高阅读记录是六百多,社会民主党的是四百多。社会民主党论坛为确保政治明确性,其上贴密码不轻易授予。罕见论坛则任何人都可申请密码,这虽然使其观点参差不齐,但却是交流思想结识同道的极好园地和途径。每个真正有志于社会正义事业的人都应爱护之。



大千世界,何物不有?但自律自慎,以微献社会。本已无个人欲求,今后当更淡然以对贬斥乃至毁损。能有此再深之的理性,实应对吴蔚先生的两封信诚拜再三。



2002年九月21日凌晨一时许





[email protected]







极端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都将危害中华民族

--需要厘清的是刘国凯先生的“大摇滚”迷思和“想当然”虚构



刘国凯先生称自己是“中国民主运动中的忠诚一员”。这一点,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且笔者手边还缺乏足够的资料,故不予置评。但刘先生据此引出的另一点“感到不应缄默”,倒确实是刘先生的特性。是的,刘先生是不甘寂寞的人,否则他就不会从那个小书斋里跳出来,去争一个大主席了。



刚才谈到刘先生的特性,是指刘先生凡事都爱表表态的特性。爱表表态,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在于,刘先生表的态,往往不正确。



为何不正确?在于刘先生的表态有两个思维上的弱点:第一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剧烈摇摆。如前不久,刘先生散播民族虚无主义,把具有数千年文明的汉民族,践踏得一无是处。这一次,刘先生又跳到另一个极端,鼓吹极端民族主义,大有当年中共“西藏平叛”的架势。第二是用“想当然”来代替科学的考证。如刘先生“中共政权并没有把这些恐怖行为归结于所有疆独组织而只归结于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想必总有其根据”的论断中,“想必总有其根据”的说法,就是刘先生“想当然”的一个典型。对刘先生这种两极摇摆与“想当然”的思维模式,笔者定义为“大摇滚”迷思与“想当然”虚构。笔者认为,刘先生的这种思维模式,“不应成为严肃的民主志士的思维模式”(借用刘先生批评别人的话)。



刘说,“如果中国民主转型实现后。中央民主政府同样不应允新疆独立”。好武断!你能代表未来的“中央民主政府”吗?你现在只是一个小党的大主席(党小,主席可以大),而不是大总统。你现在最多能代表你那个党的那几个人说话(也许,还代表不了),你有何资格代表未来的“中央民主政府”讲话?未来的“中央民主政府”,是靠民主选举产生的。中国民主化后,只要你的那个党,经过注册后,哪怕只有那末几个人,是可以参加竞选的。在竞选中,你可以拿出你的政纲,包括你那个“中央民主政府同样不应允新疆独立”的主张,去宣传,去鼓动,去拉选票。但你的主张,选民是否认可呢?认可你的主张的选民,又占全体选民的多大比例呢?这可不是刘主席说了就算的事儿。而你的主张,特别是“中央民主政府同样不应允新疆独立”的主张,是不是票房毒药,还得经过选举的检验。



在此,笔者也学刘主席“想当然”一次:我想,如果你能有朝一日当上大总统,也绝不会是靠选举选上去的。因为你这个人向来不相信选票。如果你的政敌的选票多于你,你一定会给人家戴上一顶“做票”的帽子,进而否定人家的选举权。所以,除了搞阶级斗争,或曰搞阴谋诡计,不说大总统你当不上,连一个小村长你也不够资格。这是题外话,多有得罪,不好意思。



书归正传。你所谓“赞成少数民族地区独立不应成为严肃的民主志士的思维模式。因为分裂以后的中国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条件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只会有利于某些不怀好意的邻国和国际势力。”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与“想当然”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的前提,是你先假定(想当然)有“某些不怀好意的邻国和国际势力”的存在。也就是说,你“想当然”地为未来的民主中国预设了一些(请注意:是“某些”,而不是“某个”!)假想敌,并以此来制定自己的政策。



这种思维模式,明显地属于冷战时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属于过去,而不属于将来的思维模式。你在两个阵营极端对立的环境中长大,接受的是阶级斗争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民族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阶级斗争是不可调和的,民族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自然也是不可调和的。为何不能调和?就是因为阶级敌人,或曰“国际敌对势力”,是“不怀好意”的。因此,就要通过阶级斗争或民族斗争,去夺取胜利,去实行一个阶级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另一个阶级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专政,或曰一个阶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另一个阶级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国家的独裁。



在你为将来的民主中国以“想当然”的思维模式假设的国际环境中,周边存在着“某些不怀好意的邻国和国际势力”。如果你真的当上了大总统,对这些你“想当然”的“某些不怀好意的邻国和国际势力”,你会如何处理彼此间的关系呢?按照你的思维模式,按照你的好斗好争的个性,不难看出,你是不会去搞调和的(这对你信仰的社会民主主义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你一定会去和这些“不怀好意的邻国和国际势力”斗一斗,争一争,争过你死我活。



现在咱们斗一斗,争一争,是文斗,不是武斗,是书生之争,是坐而论道,最多流泪,不会流血。如果到了你当大总统的那一天,你和这些“不怀好意的邻国和国际势力”的斗争,就绝非你我之间这种腐儒之争了,要流的不仅是泪,而是血了。刘主席呀刘主席,人血不是水。这将是几个民族的鲜血啊!这将是洒满中原甚至亚洲,甚至世界的鲜血啊!



君不见,历来提倡极端民族主义的人物,给全人类带来了多少灾难!远的不讲,中华民族对越南民族的“惩罚”中,这两个历来友好,亲如兄弟的民族失去了多少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年!



希特勒是提倡极端民族主义的执牛耳者。他认为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民族,要由这个优秀民族来领导世界。就如同你在阶级教育中学到的那样,无产阶级是最优秀的阶级,要由这个优秀阶级来领导世界一样。“最优秀的民族”或“最优秀的阶级”,说到底都是全人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由这一部分人去“替天行道”,行的是甚麽道?这是分裂人类,挑动仇恨之道。行此道者,最后会危害他自己出生的那个阶级,那个民族。这种例子,善于训诂之学的刘先生,可能不会健忘吧!



提倡极端民族主义的人物,如刘先生,往往会滑向另外一个极端--自陷于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淖中。因为民族虚无主义,来源于极度的民族自卑感。极度的自卑必然带来极度的自尊。这是同一思维模式的“同素异形体”。



极度的自卑也来源于“想当然”。谈到“想当然”,这是你的大毛病。你不是批评“双重标准”吗?你为何在别的问题上认定“中共是集谎言和暴力于一身的政治恶棍”,而在东土问题上,把这个“集谎言和暴力于一身的政治恶棍”,“想当然”地说成是好人?你这不是“双重标准”,又是什麽?



提到你的“想当然”,不能不提到你在文中的另一个“想当然”的论断:“台湾就算独立了,(台湾早就具有了事实上的独立)在大陆民主昌盛后,它完全会回归。而新疆等地的独立将会是永远的脱幅。”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中国,都是战争的结果,而不是“大陆民主昌盛后”的结果。现在主张台独的政治力量和代表人物,谁也没有明确表示“大陆民主昌盛后”,台湾会“回归”或不“回归”大陆。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他们主张“一边一国,永续友好。”至于新疆,在进入中国版图后,还没有“脱幅”出去的先例。现在主张疆独的政治势力或代表人物,也从未明确表示过,如果新疆独立了,在“大陆民主昌盛后”,独立了的新疆会不“回归”或“回归”中国。我想问刘先生,你这种“台湾会回归,新疆永脱幅”的说法,有何历史上的依据或现实中的证据?



最后,笔者提醒刘先生,严肃的思维模式,必须脱离“想当然”虚构和“大摇滚”迷思。当你思考国家大事的时候,更要切记,一切证据来源于客观的、科学的、认真的考据与研究。你读过一些书,但你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人类的知识。说小一点,你读过一点“明史”,不等于你精通中国历史。学历史,重要的是指导现实。不能越读越糊涂。老年刘国凯,已失去青年刘国凯的敏锐与谦虚。相反,多了一些固执与偏见。



当你看到汉民族的弱点的时候,你不要抹煞汉民族的优点。当你看到汉民族中某些不肖子孙的恶行劣迹时,你不要忘记,他们只是汉民族中的一部分。你不能以点代面,以偏代全。反之,当你为祖国的主权呼喊的时候,你更应当为人民的主权呼喊。没有人民,哪有国家?没有人权,哪有主权?



当你主张统一的时候,也可以倾听一下主张分裂的意见。民主和国土分裂没有必然联系,民主与国土分裂不能“想当然”地打上等号。



特别要提醒你的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伟大的民族,她没有必要去在自己的周边树立任何敌人。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传统。中华民族从不欺负别人,也不怕别人欺负。



笔者以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为荣。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健康的中华民族决不能被民族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所危害。笔者更希望,作为民主运动参与者的刘国凯先生,应当厘清“大摇滚”迷思和“想当然”虚构,恢复当年的青春。











向刘国凯先生致意





  刘国凯先生:凌晨好!



  给你这封回信的时间,应是纽约子夜。你一天辛劳,不知是否进入梦乡?



  这封信是给你致意的。所谓“致意”,一是致以敬意,二是致以歉意。因此,

这封信如果以私下的方式发到你的电子邮箱,对你是不公正的,所以以公开信的

方式,向你公开致以敬意和歉意。



  对你的敬意,来源于你的大度。说假话,应恭维一句:“你的大度是我意料

中的事情。”说真话,应坦率地讲,“你的大度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对你的歉意,来源于我的尖刻。许多话,完全可以说得委婉一些。但也许受

那位鲁大文豪的“毒害”,把很多善意之言说成了挖苦话,结果往往事倍工半,

会走到本意的反面。该掌嘴!



  其实,你的很多意思,我是明白的。但你没有表述清楚,或说没有表述准确。

就容易引起别人误会,反感。



  大凡你我这种喜欢舞文弄墨而又忧天下者,一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了一

个想法,不是马上就想得很清晰。就算想清楚了,也未必说得清楚。说得清楚,

也未必写得清楚。写清楚了,也未必表述得准确。自己写的东西,最怕重看,一

看就要改。一改麻烦就大了。



  以上的话,也是一种“相当然”。看来,“想当然”这个毛病,我一方面在

批评你,另一方面,我自己又在犯此毛病。请原谅。



  希望大家都在批评与反批评、及自我批评的烈火中焕发青春!



  在适当的时候,我会给你的电子邮箱投进我的问候!



  永远是你的诤友:

吴蔚 19-09-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7875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