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该发生的争论--小议“伪善亦善”的逻辑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问题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该发生的争论--小议“伪善亦善”的逻辑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问题
大汉子
加入时间: 2004/03/12
文章: 2453
经验值: 5
标题:
不该发生的争论--小议“伪善亦善”的逻辑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问题
(338 reads)
时间:
2003-2-03 周一, 上午5:09
作者:
大汉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有人说,关于“伪善亦善”的这场争论,涉及两造的价值观分歧,与逻辑无关。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不论我们讨论哪个领域的问题,一个起码的要求是:所有的言语(含文字)表达,都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则。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伪善亦善”绝对不能成立。对此,余大郎先生已经简洁明了地予以论证。其实,他所说都不过是些逻辑常识,那是每一个高中生都晓得,或者应当晓得的。令人惊诧的是,在这样一个据说有不少博士甚至“数学教授”(数学助教授?)参与的论坛上,居然为这类常识问题而争论不已!
当然,这场争论确实并不限于形式逻辑问题。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伪善”固然可能具有某些“善”的言行或举止。但是,这些“善”的言行举止,不过是“伪善”的“外壳”,说得专业一点,就是通常那些“善”的言行举止,这时已经转变成别有“所指”,即与“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涵(“非善”)的“能指”。所谓伪善亦善,实际上是抹杀了相同的“能指”因语境不同而发生的上述语义的变化。
然而,这又牵涉到一个语用学的问题:如何判断这类相同的能指因语境变化而发生了语用(功能)的变化呢?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除非你有很强的证据,否则你就不可以随意指责相关主体的言行或举止为“伪善”。如其不然,你就不仅有“诛心”之嫌,甚至会制造出某些“冤假错案”来!正是有鉴于此,一个具有现代法治意识和现代教养的人,通常宁可就事论事,即只要别人的举止言行符合通常的善的标准,便承认其善。我以为,胡平的本意大概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有关论证似乎不够到位。
不错,人们的价值观或利益不同,常常会导致对同一件事情作出两极相反,即善或非善直至恶的评价。但是显而易见,这种情况通常只在对同一个人或同一具体事件进行评价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假定双方都具有正常理智的话。这与咱们当前所遇到的完全不同。
作者:
大汉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9043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