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ZT)   
牛满江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ZT) (463 reads)      时间: 2003-1-29 周三, 下午1:3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

  

  作者: 解毒剂

  

   “我们不可能在美国维持共和而在东方维持帝国”

   ——马克·吐温

  

   最近在网上看到署名北明(恕我不知作者详情,暂且称呼为北明先生)的文章《〖美国外交行为回顾之九〗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我不禁想,虽然历史有无数种记载和解读的方法,但是要硬把侵略翻译为“解放”,把殖民解释成“管理”,需要怎样的无知呀。好在我稍微读过一点美国和菲律宾的历史,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明白,北明先生的美化侵略是多么可笑。

  

  美国占领菲律宾的帝国背景

  

   戈尔·维达(Gore Vidal)在《为美帝国唱安魂曲》(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 出席了这次演讲会,并原则同意了他的观点)中指出,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后成立的共和国,在建国初期,就具有帝国倾向。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种美国占领菲律宾的帝国倾向背景,我先写两段题外话。

  

   在美西战争之前,美国已经两次企图征服加拿大,占领了大半个墨西哥。1847年的詹姆斯·波尔克(James Polk)总统在取得得克萨斯后,又一次蓄意挑起了美墨战争。什么是战争的原因?感谢上帝,他后来坦率地对历史学家乔治·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承认了:我们必须取得加利福尼亚。在波尔克总统的战争反对者中,包括当时的众议员亚伯拉罕·林肯和另一位后来的总统,在维拉·克鲁兹(Veracruz)战斗过的中尉和随后南北战争中的统帅,尤里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格兰特在回忆录中不仅写到“这次战争是共和国学习欧洲君主国坏榜样的一个例子,不考虑正义,只顾扩张领土”,还对林肯和自己亲自参与领导的内战作了不同寻常的反省:“南方的叛乱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墨战争引起的。国家如同个人一样,会因侵略犯罪而受到惩罚。我们受到的惩罚就是当今流血最多而且最昂贵的一场战争。”

  

   在美国国内,建立世界帝国的计划在不断的设计中,1890年,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出版了他的名作《海军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按照这个理论实践的是美西战争中的海军部领导人和随后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布鲁克斯·亚当斯预言到“战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战争果然爆发了。“缅因号”沉没了,古巴“解放”了,美国把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到底在菲律宾发生了什么呢?我对比北明的叙述来说明。

  

  1 所谓“解放”菲律宾

  

   菲律宾的名字来源于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1521年3月麦哲伦航海“发现”该岛群时以此命名。1565年西班牙入侵,在此建立殖民地。

  

   “在美国1898年解放古巴之前,菲律宾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它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却是美国解放古巴的一个附带胜利。”

  

   北明先生遗忘叙述了一点,早在1896年,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烽火就已经席卷菲律宾全国,历经挫折和磨难,在1897年11月2日和1898年6月12日(今菲律宾国庆节)起义军两度宣布菲律宾独立。1898 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律宾起义军已经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在此前,美国的主要军事贡献是在1898年5月1日用11艘舰船(其中有6艘新型装甲蒸汽战舰)击溃了7艘陈旧不堪的西班牙木壳战舰,西军伤亡381人,美方仅轻伤8 人,史称马尼拉湾海战。在马尼拉围城战中,美国海军将军杜威(Dewey)一方面等待美国的援军,一方面用欺骗手段阻止围城的两万五千菲律宾起义军解放马尼拉,通过与西班牙总督的秘密交易,使美国军队独占了马尼拉。

  

   美国在一定时期内援助了菲律宾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斗争,这点可以肯定。但是这种援助不仅不是“解放”(实际上,绝大部分领土是起义军解放的,绝大部分牺牲是菲律宾人民付出的,绝大部分西班牙军队是起义军歼灭的),也不能给美国带来任何干涉菲律宾政治进程的权利。众所周知,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种援助所造成的法国财政的困难,甚至是法国革命的诱因之一。为美国自由而战的拉法耶特将军,更是美法两国友谊的象征。北明先生是不是认为路易十六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指导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们的治国道路?或者,干脆来个法国总督“辅导”美国人民走向独立?

  

   菲律宾人民不仅通过民族起义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且已经选择了自己的现代政治发展道路,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 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Emilio Aguinaldo)任总统,这是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家,正如美国是美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家。但是,打破这个政治发展道路的,恰恰是所谓的美国“解放者”。

  

  2 所谓“购买菲律宾并承担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债务 ”

  

   “当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和谈会议上,西班牙不仅交出了古巴的主权,而且放弃了菲律宾以及关岛等区域的主权和债务。而美国并没有遵循风行了一个世纪的殖民帝国弱肉强食的价值观念,利用战胜者的特权,从西班牙手中强占菲律宾,而是以两千万美元的钜款,买下了这个西班牙的殖民地(之中包括前西属关岛、威克岛等),同时承担了西属菲律宾的庞大债务。这里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殖民地的由来。”

  

   我前面已经说到,菲律宾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立了独立的共和国。现在北明先生一说,好象菲律宾成了一件价值两千万美元的商品,从老主人西班牙手中卖给了美国。推翻殖民暴政的菲律宾独立战争,仿佛变成了商品交易的交货过程。这种说法,不仅愧对菲律宾数以万计的为了民族自由而献身的志士仁人,而且还间接玷污了美国的独立理想。我想,麦金利总统在批准《巴黎条约》时,是否查阅了〈独立宣言〉中说到“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另一个民族的联系”时,还提到要偿还这种殖民债务?按照这种混帐逻辑,波士顿人民就要偿还被他们倒掉的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华盛顿将军就必须买下康纳利将军投降时交出的佩剑。美国人民会答应这种“独立”吗?

  

  3 所谓“菲律宾给美国造成的两难处境”和“菲律宾最初的抵抗”

  

   写到这里,北明先生大概遇到了他最大的困难:怎么解释作为“解放者”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军队,又向独立的菲律宾露出了狰狞的面孔,用三年时间侵略这个亚洲唯一的共和国。

  

   这个答案就是“迫使菲律宾接受美国的管理”,“因为菲律宾‘尚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全盘接收接管菲律宾,为那里的人民提供受教育机会,提升那里的文明程度和进行基督教传导”,而且“大多数美国人赞成麦金利的人道主义决策”。

  

   在这些小心翼翼的文雅措辞背后,就是一个共和国侵略另一个共和国,一个独立的民族殖民另一个独立民族的罪恶。

  

   北明先生好歹还诚实地承认美国的行为是违反“主权在民”的原则,但是却把一场侵略战争,叫做“外交”“错误”和“难言之隐”。在这场可怕的外交“错误”中,美国“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 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 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马克·吐温在美菲战争后对“麦金利的人道主义决策”这样评论,美国的星条旗应该换成骷髅海盗旗。

  

   试问美国人民会在独立之初因为“尚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的借口就认为应当接受法国或者其它国家的管理吗?菲律宾共和国在哪一点上需要这种血腥的管理?

  

   至于说到“仁慈”的美国主人提供的“受教育机会”。菲律宾大学国家语言教育院的仑那道.龚斯坦第诺教授在《菲律宾的错误教育》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种“殖民统治者最佳、也是最稳当的统治方法”,“殖民征服战争中最终极而有效的武器,除此,没有一个武力征服者会觉得安全”。仅举几个例子:这种殖民教育完全是英语化的,在小学里也排斥任何其它语言,包括菲律宾民族语言,这是在一般的英国殖民地都没有做到;在1935年,所谓的“自治”后,菲律宾人进入了各个政府部门,但是惟独教育部是不允许菲律宾人任职的;教授的菲律宾历史“把美国描绘成一个仁慈的国家,来菲只是为了自西班牙手中将我们救出,并且传播民主自由的信念”。

  

   说到这里,我愿意自豪地谈一段题外话,就是中国人民对菲律宾独立斗争的无私支援。1899年,美菲战争爆发,在日本流亡的孙中山先生对美国背信弃义发动侵略,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受革命军委托,他曾经两次帮助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在日本购买武器。菲律宾革命军中侯寶華將軍率领华侨英勇作战。菲律宾历史学家蔡德这样评价到::“菲律宾人民永遠感激中国的恩德——一种不是用鲜血或金钱所能报答的恩德。”(《菲律宾政治文化史》,1949年马尼拉版,第二卷页222)。

  

  

  4 所谓的“美国的民主承诺和菲律宾的繁荣”

  

   美国对菲律宾现代政治进程的干涉,是什么样的“民主承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吴小安先生在《论美国殖民统治对菲律宾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论述详细,我就不多说了。只要指出,假如一个民族的命运掌握在大洋彼岸的一个政府和它派遣的总督手上,这种民主的可疑性就完全值得怀疑。当年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英王的这种“民主承诺”的回答是什么,我们已经领教了。

  

   说到菲律宾的“繁荣”,很遗憾我不是研究经济学的,也缺乏菲律宾殖民和独立时期的经济数字资料。但是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所谓美国给菲律宾带来的经济“繁荣”,远不如被美国打败了的邪恶日本帝国殖民台湾的成绩(两者被殖民的时期非常相近)。台湾被建立成了一个工业化地区的同时,美国正用“农村理想图”教育菲律宾人为了农业殖民地经济而努力。

  

   说到最后,北明先生得到了所谓的结论:“ 美国终于如愿以偿,把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的菲律宾还给了菲律宾人。菲律宾从此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我也不得不说,无知的表演终于结束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重大漏洞,1946年7月4日菲律宾第二共和国独立时,被美军从日军手中收复还不足一年半,经历了战争洗劫和日本侵略的菲律宾,居然是“经济繁荣”的,这种古怪的说法,有什么数字佐证吗?

  

   美国第一任驻菲律宾大使,恰好是保罗·瑞维尔的后代。不知道他踏上这片曾经的美国的殖民土地时,有没有想想自己的先辈们在列克星敦为什么打响反对殖民统治的第一枪?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9792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