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饮食男女新歌谣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饮食男女新歌谣
易大旗旧作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饮食男女新歌谣
(495 reads)
时间:
2001-12-08 周六, 下午8:49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饮食男女新歌谣 ◇◆◇
易大旗
本人去国有年,八十年代末亦曾领略过“饮食大潮”初兴时的盛况,在异乡生
活寡淡,而肚腹里那馋虫儿也渐地倦勤“冬眠”了。祖国向现代化奋蹄狂奔,一日
千里,常有友人归国探亲,带回故乡的点点滴滴,关于饮食文化一定占去相当大的
比重,从形式到内容的花样百出,一再突破人类味觉的阅历与欲望的边际。听得多
了,难免怀上了杞人之忧──这个国族这么吃下去真不得了,祖上传下来的几顷薄
田,哪经得住蝗虫大嚼?
同样的败家亡国忧思,却早已广见于国内的各种新民谣,正是有点“唱衰”的
意思。
古有“裨官”之职,比七品芝麻官只怕还低几格,裨官专司采辑街谈巷议,上
报朝廷,以察民情,却并非“东厂西厂”的特务角色,大抵象今日专写“内参”的
新华社记者。不过,今日的裨官已有了“党性”,那些市井怪谈与尖酸刻薄的顺口
溜,通常充满片面性与随意性,容易引起思想混乱,影响安定团结,更恐被“坏人
”拿去煽风点火、制造动乱,故此这类歌谣连“内参”也是不便采辑的。于是,当
今中共政府“言路”之淤塞只怕比起帝制先朝尤有过之。
其实,中国诗歌的第一部总汇《诗经》里分成风、雅、颂三大部分,“风”主
要就是诉说民间疾苦的下里巴人歌谣,这一流派历数千年而未曾衰竭,其浅、白、
粗、俗的歌吟之声,至今仍在城乡萦绕。你要认识中国,不一定非要铺陈大篇社会
调查报告,轻轻松松地罗列一堆顺口溜,对世相民情便洞若观火了。
关于大陆官场的饮食风,民谣唱道──
“干部下乡,鸡鸭遭殃,小车一响,乡长心慌。”
“嘴上没油,往下转悠,半斤酒,漱漱口,一斤酒,照样走,两斤酒,墙走我
也走。”
“上午是包公,中午是关公,下午是济公。”
“吃半天,喝半天,酒足饭饱睡半天,要办的事等明天,天天如此赛神仙。”
“早晨睡着,中午喝着,晚上醉着。”
“上午轮子转,中午盘子转,下午骰子转,晚上裙子转。”
另有顺口溜则揭示了饮食文化本身的超越与升华,比如──
“猪牛鸡鸭赶下台,蛙蛇王八爬上来,浅海吃光吃深海,田间吃遍吃深山。”
“甲鱼汤,鳗鱼咸,螃蟹咂了玩。”
还有就是宴席上的“三头三脑”规格,即是“鳗鱼滑头滑脑,甲鱼缩头缩脑,
螃蟹没头没脑。”
光去罗列老百姓对官僚的怨恨,似欠公平,听听人家当官的肺腑之言吧──
“不贪污,不受贿,吃吃喝喝有啥罪?”这大概已算是官场里的清流了。
“不吃不喝,怎么工作?”
“人若不喝酒,白来世上走。”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另有一些顺口溜是官吏们的自嘲,也妙趣横生──
“老婆出门有交代,少喝酒,多吃菜,挟不着,站起来,有人敬,耍耍赖,吃
不了,兜回来。”
“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吱溜一响,有话好讲,香烟一
衔,各事好谈。”
“酒量是胆量,酒瓶是水平,酒风是作风,酒德是品德。”
“有酒不喝白不喝,掏钱不是你和我。”
历数种种,足见世纪末的饮食文化大繁荣,并非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而是将
民脂民膏“乾坤大挪移”堆砌出来的五光十色的泡沫。恰有一则民谣为之作出结论
:“吃掉一千亿,浪费一千亿,两个一千亿,坑害十二亿。”
然而,对于当下饮食世相的嘲讽,应以一副对联为最,这是一个拿“白条”工
资的乡镇民办教师古为今用的作品,他书赠一联予本镇官员出入繁忙的饭店,句曰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穷也罢富也罢醉罢。”
有这副对子在上,已不容笔者再置一词了!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648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