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共元勋张国焘(洪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共元勋张国焘(洪君)   
我爱美国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共元勋张国焘(洪君) (289 reads)      时间: 2001-12-04 周二, 下午7:2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共元勋张国焘--历史回眸



洪君作于2001年6月30日





在中共党史中,张国焘的名字只是与鄂豫皖根据地以及红四方面军相联系,而

且总是戴着机会主义、逃跑主义、分裂主义等恶名高帽。



历史上的张国焘究竟是个什麽样的人?他在中共的发展史中究竟起过什麽作用?





1、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



张国焘,1897年出生,江西萍乡县人。北京大学学生。是中国最早接受、传播

和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人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中,张国焘以为人厚

道,有思想水平,极具组织能力和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著称。这四个特点决定

了他坎坷不宁的人生路途和大起大落的党内经历。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反帝、反封建为旗帜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开启了

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为中共的建立和发展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个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张国焘。



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先在上海后到浙江嘉定南湖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并正式宣告成立。会议参加者有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共产主义

小组的代表共13人。中共一大的三位发起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张国焘。

由于种种原因,在三位发起人中,陈、李二人实际上未能参加这次会议。而一

力召集、组织、主持并当选中共一大主席(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主席

并不是毛主席,而是张主席。)的就是,时年24岁的张国焘。



若干年后,周恩来曾对张国焘说:“这个党是你创建的,你不能离开啊!”



在中共一大上,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出了党的三人核心领导。他们是:

陈独秀(书记)、李达(宣传)和,张国焘(组织)。



据史凭心而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的名分,最当之无愧者应是张国焘。





2、张国焘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



1923年2月7日,张国焘主持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京汉路矿工人大罢工。在党

内主要负责组织和工运工作的张国焘,做了大量艰巨的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

作。他深入一个个矿区和车站,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建立工人俱乐部,再

把这些俱乐部联合成工人协会以至总工会,从无到有地开创了中国工人运动。



1924年5月20日,张国焘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入狱,经全国各界呼吁救助,于

同年12月25日获释。



张国焘在此期间曾经赴苏联。是中共领导人中唯一见过列宁的人。



张国焘几次做为共产党的代表与孙中山洽谈国民革命和国共合作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与陈独秀的全盘照办不同,张国焘对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

指示,“拥护国民党为中国革命的领导,甘做国民党的小伙计。”提出不同意

见。不赞成放弃共产党独立地位,不赞成共产党员在组织上加入国民党。以后

的历史业已证明他的不同意见是有道理的,是正确的。可在当时,他却屡屡遭

到共产国际代表鲍罗亭、米夫以及中共中央的批评,并第一次被戴上机会主义

的帽子。因为他胆敢对共产国际(实际就是斯大林)的正确领导持异议。



1927年8月1日,张国焘以中共中央特派代表身份,在江西南昌主持武装起义,

打响中共武装斗争第一枪。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诞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中共党史只字不提张国焘在南昌起义中的关键作用。



1928年,中共奉共产国际之命在苏召开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唯一在中国境

外召开的大会。这是中共党史上很有意思的一次大会。中共总书记陈独秀拒绝

出席在苏联召开的这次大会。他对共产国际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全归于

他的做法不胜愤慨,“我有什麽错?我的错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他们(指共

产国际)的政策。”他是中共领袖中第一个尝到卸磨杀驴滋味的人。如果他去

了苏联,没准也就消失在西伯利亚了。

六大之后,张国焘被共产国际无限期留在苏联“学习”,纠正他的“机会主义

倾向”。这段时间,斯大林在留苏中国学生中物色和培植了对他俯首听命的王

明、博古、张闻天、康生、陆定一等人来取代“不听话”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

这些人在中共党史上被戏称为“28个布尔什维克”。



1931年,张国焘返回中国。





3、张国焘是中共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和指挥员。



1931年,刚从苏联回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受命担任中央军分会主席

赴鄂豫皖根据地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他和陈昌浩一起由顾顺章护送到武汉转

车去根据地上任。顾在与他们二人分手之后即不慎被捕叛变。张国焘二人途中

提前下车换道,让两头围捕的国民党军警扑空,无意中逃过一劫。其它许多中

共要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顾顺章叛变后,将中共组织人员和盘供出不算,还领

着国民党军警四处搜捕和指认过去的同志。使多年积累的中共潜伏机关几乎全

部被毁,大批党员被害。连周恩来都险遭毒手。周亲自带人将顾的在沪家属八

人灭门而尽。成为当时轰动新闻。这是另话。



张国焘到鄂豫皖后,根据地和军队的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张国焘将

红军游击队加以整组,在湖北黄安(即出了 233 个解放军将领的著名将军之乡

现红安县)建立了红四方面军。他慧眼识英,破格提拔当时仅为副军长的徐向

前(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担任方面军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总政委。在张国焘

的主持指挥下,红四方面军越战越强,根据地日益扩大。成为三大根据地和三

支主力红军中发展最快最强的一支。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

“跟着张主席,天天打胜仗。”的歌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共史书只讲

中央根据地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如何如何,鄂豫皖和红四方面军发展最

辉煌的这个时期,却几乎只字不提。有些文献则大肆渲染鄂豫皖的所谓“滥杀”

事件。实际上,共产国际指示的“肃反”“抓AB团”在各个根据地都有执行。

相比较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央苏区以及贺龙、夏曦在湘鄂西的“滥杀”,张国

焘在鄂豫皖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唯独对张国焘隐善扬恶,岂不有蓄意抹煞之嫌。





4、长征中的“密电”之谜与“另立中央”。



与中央根据地相同,鄂豫皖根据地也成功地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四次围剿。与中

央根据地不同的是,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堡垒战术的包围下,张国焘指挥着

红四方面军不与敌人正面硬拼,而是保存力量,跳到外线机动作战。其结果也

截然不同。当三支主力红军在长征途中会师之时,红四方面军尚有兵强马壮的

五万精兵。相比之下,中央红军只剩不足万人的残部(一、三、五军团都已折

损过半,打残了。)。还有一个并非不重要的对比:国民党军方面指挥对湘鄂

赣(即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剿的是陈诚,何应钦和蒋介石。而在鄂豫皖方面与

张国焘交手的是李宗仁、白崇僖、卫立煌和杜聿明,是国民党军最为彪悍能打

的几个将领。



1935年长征期间,就在红军主力合师一股这样的大好时刻,却发生了惊天动地

的所谓“另立中央”事件。因为这件事在中共党史上被铁口直断是张国焘的弥

天大罪而且直接导致了他被批判整肃,本文有意对此略加分辨。



关于密电--

据中共党史说,张国焘自峙兵多将广,想以武力将中央红军吃掉。那麽证据何

在呢?据说中央派驻红四方面军左路军任参谋长的叶剑英(解放军十大元帅之

一)亲眼看见了张国焘发给陈昌浩的一封密电(叶能看见的也算密电?),上

称要对中央红军“武力解决”云云。此事之所以称作“谜”,是因为除叶一人

坚称确有此电之外,其它当事人(张国焘和陈昌浩)和在场者(朱德、刘伯承

和徐向前)都不知道。连经手电文的机要局人员也没见过。空口无凭,查无实

据,这事原本也就结束了。可偏偏有一个人要信它,而偏偏这个人又是中共主

席毛泽东。惊恐之下,他带着亲信率领的一、三军团连夜遁去。不仅未通告红

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所谓兄弟红军),就连同属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团(起

义投共的原国民党军赵博生、董振堂部)和十二军都撇下了。研判此事真伪的

一个重要佐证是:据徐向前在回忆录中透露,当天下午(也就是在叶剑英连夜

飞马给毛泽东送信的若干小时之前),毛泽东就单独找他询问对红军分与合的

看法。徐表明了宜合不宜分的态度。毛没再说什麽就走了。当夜,毛泽东即分

兵不告而去。后人问其故,毛答曰,有人打电报要武力解决我们,岂能坐以待

毙?用一份莫须有的电报为自己不怎么光彩的行为正了名。还借此扳倒了资历

声望均在自己之上的张国焘。反观张国焘,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以致为奸计所

算。太厚道了吃大亏!尔后毛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得以挂尾当上

了元帅。今天客观的评价所有相关史料,不难看出,这个所谓“密电”事件根

本是一起政治栽赃陷害。



关于另立中央--

第二天发现毛中央不知去向,发电联络又不回答。随即召开的高干联席会议上

群情激忿,包括红五军团和红十二军(属红一方面军建制)的干部都纷纷指责

毛中央这样做太不象话,是分裂行为,没资格再领导、、、、、、

会议结果推选了张国焘、朱德等人组成了新临时中央。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

的“另立中央”事件。此后在共产国际的调解下,毛的中央做了检讨,新中央

亦宣告取消。暂时压下了矛盾,重又合兵一处,继续长征。这其中还有一个插

曲,红四方面军的前卫部队请示是否追击,张国焘和陈昌浩没有同意(有一说

是徐向前阻拦,可是当家作主的并不是他。)。假如张、陈真有武力解决之心,

岂会放弃这天赐良机?难以置信!那中共和整个中国的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样子

了。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毛泽东。而他却倒打一耙,嫁祸于张国焘。就

连中央派的朱德和刘伯承等人也因在“临时中央”榜上有名而受到牵连,长期

被猜疑和虚置。



关于南下逃跑--

张国焘的罪状之一是南下逃跑。这个指责也是十分的牵强可笑。当时的局面是

整个中共及其红军都在进行战略转移,换句话也就是逃跑的过程中。领袖们在

大军四面围堵的恶劣环境下对行进方向有不同意见极为正常。说向南是逃跑,

向北就不是,岂不荒唐?其实当时共产国际也是提了三个方案:一是向西去新

疆,尔后退入苏联境内;二是向北去内蒙,伺机经外蒙(当时尚未独立)退入

苏联境内;第三是向南在川北一带寻机建立和发展新的根据地,在中国国内坚

持斗争。任何人都能看出,在这三个方案之中,南下方案应该说是最不具逃跑

意义的方案!据此就对张国焘冠之以逃跑主义罪名,实在不过是是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的伎俩而已。至于张国焘为什麽不愿向西向北而是要坚持南下,在他

的潜意识中是不是还有不想去苏联再过那种寄人篱下的流亡生活的一层意思?

毕竟,他在那里有过几年并不愉快的经历。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



当张国焘最终放弃南下,回兵与毛合为一股时,他的政治末日就不远了。毛中

央任命他为红军总政委,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兵权。而后又将尾大不掉的红四方

面军拆成东路军和西路军两部分(注意:此举不但犯兵家之大忌,而且与毛的

寻常用兵之道相勃。)更将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做为西路军派过黄河,孤军深入

到敌优势骑兵驻守的祁连山一带,以致全军覆没(号称用兵如神的毛泽东居然

干这种自杀式的蠢事,不是十分奇怪吗?)。张国焘眼见自己历尽艰辛从鄂豫

皖带出来的数万精兵顷刻之间便遭此噩运,心中到底会做何想法?是痛惜?是

愤怒?是悔恨?还是兼而有之?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不容质疑:红四方面军

主力的丧师发生在毛泽东从张国焘手中取走指挥权从而号令全军之后而非之前,

自然不应该由张国焘来承担责任。把这个责任强加给他是不公平和别有用心的。





5、延安整风和出走脱党。



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西省北部的陕甘宁根据地。中共中央驻扎于延安。西

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根据地改

名叫陕甘宁边区。此时的张国焘已无任何实权,只担任一个边区政府主席的虚

职。同是虚职,张国焘和朱德还不一样。他是被打入另册,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人。胜券在握的毛泽东,以“整风”名义组织了对张国焘的围攻。大会批,小

会斗。无数的罪名和帽子扣在他头上。张国焘先是痛苦不堪,继尔心灰意懒。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迫使他最终下决心出走的事:在苏联就企图排挤和

取代张国焘等人的“28个布尔什维克”为首的王明从苏回国。在新疆停留时便

迫不及待地下令枪杀了张国焘手下的三位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干部,罪名是“反

革命”。这是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草!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在赴陕西中部县祭扫黄帝陵之后,掉头而去。尔后在武

汉发表了他的退党声明,言辞充满了理想幻灭的沉痛:“这个共产党已经不是

我毕生向往和为之浴血奋斗的那个党了!”。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张国焘就这样永远脱离了他一手创建的党,再没回头。



张国焘出走之后,毛泽东做了一件还算是仁义之举:他将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

(1921年建党时期的老资格党员)礼送出陕甘宁边区,让他们夫妻父子团聚。



张国焘的晚年在加拿大度过,夫妻融融。含饴弄孙,得以善终。





后记--

研究过中共党史的人,必定会对中共对待自己人的凶残和恶毒不胜惊谔。在

历次肃反中丧生者不计其数,这里且不说它。单看中共如何对待陈独秀、张

国焘以来的历届前领袖们。这些人是中共大业的开创者,对中共可说是有天

大功劳(起码也有大苦劳)。可是中共对他们即不“饮水思源”,更不“涌

泉相报”。而是批倒斗臭,赶尽杀绝。死了的是“机会主义”,活着的“永

远开除”。共产党从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共产党太擅长制造冤案。

张国焘不出走,绝不会得到善终。他要不死于延安,也活不过文化大革命。

不信?请看一看陈昌浩。

这只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侧面,但却是极有代表性的侧面。

这一切,难道都怪罪马克思列宁主义?怪罪斯大林的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你究竟是什麽?是无产阶级先锋队?还是畸种怪胎邪门歪道?



本文力图用各方面史料,剔除一切诬蔑不实之词,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国焘。

以作为对中共建党80年来为中国人民奋斗牺牲的无数仁人志士的纪念!













--------------------------------------------------------------------------------

补充时间:2001-7-7 13:21:32

回复:关于西路军命运的一点补充

文章来源: 春秋谈 于 7/6/2001 3:21:00 AM:



此文相当精彩精辟,老兄的历史功底扎实,见解独到,令人钦佩。



在此仅补充有关红四方面军被老毛无情葬送的一些细节。



西路军的组成主要有四方面军的九军和三十军两个军,均是能征惯战的精兵,其中红三十军有“夜老虎”之称,长途奔袭是拿手好戏,作战作风十分硬朗。为此马家军(西路军的主要对手)痛恨不已,称对所有被俘的红三十军的官兵要砍30刀才解气。



西路军与马家骑兵对阵,人数固然不占优势,且装备落后,机动性差,落败已是定局。可是本来这支部队也还有得到解救的希望,特别是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落入张学良及红军同盟之手,马家军投鼠忌器,不敢猛攻,西路军残部原有摆脱敌人返回陕北的可能,却被中央军委电令原地休整,发展根据地等等,延误了战机,终于遭到灭顶之灾。可以说,老毛把西路军派出去之时,已经将其视为弃子,决不容其回到陕北。而西路军全军覆灭之日,也是老毛向元气大伤的张国焘清算之时。



西路军的结局十分惨烈,非但两万老红军命丧敌手,而且很多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也战死沙场或被俘遇害。红九军军长孙玉清、红30军88师师长熊厚发等都是被俘牺牲,据说是被马家军用大炮轰死,红9军年轻的政委陈海松为了掩护方面军指挥部及西路军残部(不过千人而已)撤入祁连山,率部下拼死阻击追敌,报必死决心端坐山头椅上以稳定士气,终被乱枪打成筛子殉职。陈海松机敏聪慧,军事天分高,曾被朱德誉为红军将才,如果能活下来,焉知他不能成为第二个林彪或跻身开国元帅?!西路军阵亡之团级以上军官达200余人。



至于兄所提及的引起张国焘叛逃的最后一根稻草--王明枪杀三名西路军幸存将领事件,其中一位被害者应为李特。此人性子直率暴烈,从事保卫反特工作,是张国焘亲信。西路军覆灭时,他即扬言一旦活着回到延安一定要找老毛算帐,不料却在新疆命丧王明之手。而王明无意中替老毛清除了一大心腹之患,促成了倒张运动,自己最后也没逃过整风运动中被彻底清洗的下场,不免可悲。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90491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