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民主派”误了中国的民主(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民主派”误了中国的民主(ZT)
贴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民主派”误了中国的民主(ZT)
(200 reads)
时间:
2002-11-25 周一, 下午2:2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多维薛涌专栏:“民主派”误了中国的民主
【多维新闻社22日电】薛涌专栏/十几年前,笔者有幸采访梁漱溟老
人,请他回忆当年倡导乡村自治运动的经历。他 告诉我,民国初年,
中国有了议会选举,起草了宪法,他与许多人一样,为之热血沸腾。
但是,当他观察了所谓“民主”的政治运作后,大感失望。他意识到
:起草好的宪法,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中国根本没有基层社会,没
有民主的根基。要给中国的社会打些基础,只有跑到乡村去,教农民
们如何处理自己的事务。
梁先生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本已皈依了佛家,后来亲眼看到生民涂炭
,发出“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感叹,毅然返回尘世。他之所以愿意
和并不民主的当权者合作、从事村治的事业,就是因为他看到,民主
和国家建设(state-making)是个虽然应该并行不悖、却无法彼此替
代的过程。
其实,能让梁先生这样的仁人志士有“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之慨的景
象,也出现在 美国的电视上。三个多星期前,220位海地难民在迈阿
密沿海跳船,舍命涉水上岸, 随即在中期选举前夜的美国,掀起了一
场不小的政治风浪。民主党借机向佛罗里达 的州长杰·布什逼宫,要
他给他那个当总统的哥哥打电话,解救这些可怜的海地船民。理由是
,古巴的船民只要在踏上美国的海岸,就自动获得了庇护。而这些同
样可怜的海地船民,却得在被拘禁一段时期后,给遣返回国。对于同
样的船民,为何要采取双重标准呢?
许多民主党人,对共和党坚持对古巴孤立封锁的政策大不以为然,借
此发难,也是 在情理之中。但是,他们忘了,海地正是被克林顿政权
武力扶植起来的民主国家。 当年正是这些口口声声要为海地船民说话
的民主党(特别是黑人民主党),对克林顿 施加压力,以武力恢复了
民选总统Aristide的权力。
海地本是个弹丸小国,美国武装捍卫了民主政权,又给了大量的援助
,甚至具体到帮助海地训练警察,似乎如当年麦克阿瑟在日本那样,
要重新建造一个民主社会。 结果如何呢?这位Aristide复权后,照样
执行恐怖统治,迫害反对派,并把海地搞 得更加民不聊生。2000年,
海地的人均收入只有367美元。国民平均寿命从1998年 的58岁掉到54
岁。老百姓怎么能不逃呢?海地和古巴,又有什么区别呢?
海地的民主闹剧,不禁让笔者想起梁漱溟先生的洞见:没有基层社会
的建设,靠 一、两次选举,写一纸宪法,最后也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
场空。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转向,知识界保守倾向加重,有所谓“新
左派”的崛起, 八十年代初的民主派,越来越没有市场。为什么会如
此呢?有人说是政府镇压,有人说是知识分子被收买,我看这些议论
未免有些自我安慰。如今中国的舆论空间, 远比八十年代大,你也找
不出证据显示那些“新左派”们全从政府手里拿钱。相反, 倒是那些
“民主派”脱离民众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未能及时回应海地式的经验
对民主转型提出的挑战,败坏了民主的声誉。而“新左派”等保守的
思想潮流,倒是多 少能够面对这些问题,风靡一时也并非偶然。
九十年代初,民主在中国老百姓中还非常有感召力。特别是苏东社会
主义阵营的土 崩瓦解,对中国人心冲击甚大,大家当时还是心向民主
的。但是,俄罗斯随即陷入 空前的经济危机,反而是专制的中国,经
济却蒸蒸日上。于是民心一下子开始转向。 几年前笔者在“人民网”
上看到一位网民如此议论:“我当然对民主的优越性深信 不移,也觉
得美国很不得了。但是看看俄罗斯,我就不免要三思了。我相信人家
俄 罗斯经过民主转型后,会比我们好。但这转型本身要付多少代价?
我已经三十多了, 如果社会为这个转型不得不阵痛三十年,我这一辈
子就都赔进去了。为什么我要付 这个代价?”许多很开明的中国人,
其实就是这样的想法。既然他们在目前的社会 中能够发展、能够改善
自己的生活,他们当然有意愿要维持目前的稳定。
难道他们是被收买了吗?也许。但难道布什的减税,就不是一种收买
吗?我们从小 受的共产主义教育中,就充满了这样的词汇。资本主义
的一切物质成就,都被解释为资本家收买老百姓的小恩小惠。其实,
以自由主义的立场看,个人不是历史的工 具,谁也没有权利为了某种
自己认定的历史目标,要求别人牺牲他们的个人“小小 的”幸福。老
百姓的天性就是贪小便宜。而民主的一个重要职责,就在于保护老百
姓所要的这些“小便宜”。
中国海内外的“民主派”,特别是海外这些“民主派”,对此完全缺
乏理解力。他 们不懂得,虽然民主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但中国还有
其他问题,而有的时候老百姓认为那些其他问题更重要,或者先解决
那些其他问题更可行。“民主派”把复杂的中国问题简化为一个:“
没有民主”。并认定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别的问题也不可能有任何改
善的可能。于是,在民主实现之前,村民选举是扯谈,国有企业改革
中出现大量下岗工人,也是没有民主之过。那么请问,在目前还没有
实现民主的条件下,是否应该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革、让一些亏损大户
破产呢?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这当然不公平。但这种不公平,哪个
社会没有?这跟民主不民主有什么关系? 要说国有企业职工受到的冲
击,公有财产遭到的侵吞,在民主的俄罗斯比在不民主 的中国不知道
大多少倍。这又如何解释呢?更进一步地说,在没有民主的条件下,
通过改革关掉一些国有企业,增加私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份额,这
对未来中国的民主转型是否有好处呢?
“民主派”们不愿面对这些问题,一味地为了反共而反共,一切从他
们的几个“坚持”出发,拒绝回答生活提出的复杂的问题。久而久之
,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只要 共产党不下台,他们就会为中国的每一个
进步而痛心疾首,使老百姓觉得他们与自己的利益完全对立。结果,
这些“民主派”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信誉,也败坏了民主 的声誉。
一个民族,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时期才有强烈追求民主的意愿。具体到
中国而论,从 文革结束到89年就是这样的时期。以后如果出现大的经
济、社会、或政治危机,这 样的时期还会出现。其他时期,比如目前
的时期,可以说是民主的潜伏期。在这样的时期,追求民主的人应该
作的,是倾听社会的声音,探求民主与其他的社会进程 (如国家建设
)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发展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理论,建立自
己 的信誉,为自己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遗憾的是,民主墙一代的民
主派,已经完全失去了这种与时共进的能力。他们逐渐割断了自己与
中国老百姓之间的纽带,把自己请出了历史的进程之外。这代人不被
超越,中国的民主将毫无希望。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第N类“独知”的文字比前几类受欢迎多了,几天之内就重贴了N次
--
古迷
- (0 Byte) 2002-11-25 周一, 下午3:00
(5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4.00171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