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李敖话说孙文孙中山真相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李敖话说孙文孙中山真相   
刘因全






加入时间: 2005/04/06
文章: 1133

经验值: 44691


文章标题: zt:李敖话说孙文孙中山真相 (1052 reads)      时间: 2008-10-06 周一, 下午11:47

作者:刘因全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zt:李敖话说孙文孙中山真相
  一、我愿意给你们比『二十一条』更好的条件
  
  『这就是当年,日本人提出二十一条,逼着袁世凯接受,当二十一条困扰中国人的时候,孙中山有一封秘密的信,给日本首相,他说:“请你们支持我孙中山,打到袁世凯,我给你们更好的条件,比二十一条,比你们要的条件还好的条件。
”什么意思啊,二十一条大家说这是卖国的条约,卖国的条款,意思就是说“我卖国比他卖得还多”。为了夺取政权,他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到这个程度。一个爱过者孙中山,他变成个卖国者。所以当时孙中山的革命战友,黄兴黄克强忍不住了,他说啊,我们再也不要反对袁世凯,搞这些所谓的政治斗争了,再这样搞下去啊,我们中国被卖光了。这边袁世凯在卖,那边孙中山在卖,两个人还比架,孙中山说我卖得更多......』
  
  
  二、以怨报德 —— 人格上非常不堪的一个人
  
  那以德报怨,像蒋介石这样子,我们也想看看蒋介石的祖师爷孙中山什麼样子呢?我也谈过一个例子,大家看看这个人是什麼人呢?就是宋耀如,宋耀如是谁呀?就是蒋宋美龄的爸爸,他当年是帮著孙中山革命的,又出钱又出力,可是最後呢,孙中山睡了他的女儿,孙中山先睡他的大女儿,就是宋蔼龄,孔祥熙的太太,孔祥熙的太太不理孙中山,孙中山就开始追他的中间的女儿,就宋美龄的姐姐宋庆龄,就跟宋庆龄上了床(注:把宋庆龄抓来奸污了),上了床以後呢,後来这个宋耀如他就很气愤,就是我跟你是革命战友,我整天帮你革命,整天帮你捐钱给你,帮你冒险犯难,最後你这个老不修居然另外扯我的女儿,跟我女儿上床,就跟孙中山发生争执,最後根据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乱党之真相」,这本书里面记载,最後宋耀如是被孙中山谋杀了,换句话说,孙中山谋杀了他的老泰山、老丈人,被他谋杀了,换句话说,宋美龄的爸爸,宋庆龄的爸爸,宋蔼龄爸爸,宋子文的爸爸,这个宋耀如被孙中山给干掉了,为了就是他反对他的女儿跟孙中山的婚姻。
  这个例子证明什麼? 证明孙中山叫什麼报呢?叫做以怨报德,我们讲以德报怨,他是以怨报德,本来人家是你的革命战友,那样子帮助你的一个人,结果你搞了人家的女儿,然後把人家谋杀掉。
  证明孙中山这种行为,真是见不得人的行为,可是你李敖讲根据什麼?根据「乱党之真相」这本书,除非你们没有看过,看过是这样子记载的。这是一种说法。
  当然我们觉得孙中山有他的优点,没有错;有他的功劳,也没有错,可是在另外一方面看起来,这个人什麼人呢?
  这个人人格是非常不堪的一个人,为什麼呢?因为他以怨报德。
  
  
  三、孙中山为什么让流氓蒋介石做黄埔校长
  
  这种谎话我李敖有本领把它拆穿,蒋介石根本不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并且是冒充学历。他为什么做了黄埔军官学校的校长?他跟孙中山有一个私人的原因。就是孙中山在革命过程里面,有一次被日本人把他请出门去,不让他在日本了,清朝政府有压力。日本人送了孙中山一大笔钱,这笔钱孙中山没有分给同志。后来陶成章他们检举说孙中山品 格太坏,我们不要他做我们的革命领袖。后来辛亥革命时候,上海就是由陶成章他们取得的,可是这时候,陈其美(陈英士)这些上海的流氓们,觉得有机会,要抢 夺这个革命成果。就在陶成章住院的时候,一天晚上有人去到医院里面开枪,把陶成章暗杀了,开枪的这个人就是蒋介石。蒋介石当时是上海青帮的流氓,也就是陈 其美(陈英士)的手下。他替孙中山报了一箭之仇,因为这个原因跟孙中山搭了线。
  
  
  四、酷爱嫖娼
  
  孙中山本来生前就来过台湾,来过台湾三次,有一次住在梅屋敷里面,就是一个日本的旅馆,叫做梅屋敷旅社,就住在这个房子里面。现在台湾还留下一个条子,孙中山在这个旅馆里面写的一个条子,用中文写的,叫做:『此地有花姑娘否?』,即这里有没有娼妓,什么意思啊?他要叫妓女来陪他,所以才问此地有花姑娘否。
  
  
  五、宋庆龄为什么不埋在中山陵
  
  就好像宋庆龄一样,宋庆龄死了为什么不埋在南京的中山陵啊?他女人有女人的小心眼。第一中山陵还有日本老婆,中山陵那个孙中山讨过日本老婆,日本老婆没有摆进去啊。讨了中国老婆卢太夫人,孙科的妈妈也没有埋进去啊。宋庆龄自己怎么好意思埋进去。何况孙中山死了以后,宋庆龄虽然没有再结婚,可是他另外有男人一直跟他同居。不是吗?所以,通情达理宋庆龄,也不便把她自己埋到南京的中山陵。
  
  
  六、以怨报德2——孙中山刺杀革命同志陈炯明
  
   中国有一位末代皇帝,他叫做溥仪,他不但是中国的末代皇帝,后来又到了东北,从北京到了东北的长春,做了第二次的皇帝,就是日本的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皇 帝。那个时候我生在东北,溥仪正好是我的皇帝,用开玩笑的来说。大家都说溥仪是个伪政权,我在节目里面跟大家说,中国的伪政府伪政权,不只你溥仪,国民党 的孙中山,在全世界都承认北京政府的时候,他在中国的南方,在广州,也成立了一个伪政权,而且呢把自己选举为非常大总统。
  当时给孙中山撑腰的是个重要的将军,叫做陈炯明。陈炯明是帮着孙中山打天下的,广州三月二十九黄花岗那一次,陈炯明就参加过,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有名的国民党。可是孙中山想让陈炯明用部队帮他向北方打,主张武力统一。陈炯明的政见跟孙中山不一样,陈炯明的意思是说中国不要这样子内战了,我们应该每一个省都建设的很好,然后变成一个联邦制,像美国那样联邦制,联省自治,联合各省我们搞自治。两个人政见不和,结果孙中山呢就预备用刺客把陈炯明给干掉,孙中山心狠手辣啊,要把自己的革命元勋,把自己的这种革命同志要给干掉,惹起了陈炯明的反弹,在一九二二年,就用部队包围了孙中山这个伪总统府。孙中山跑到永丰舰去见他们去,非常光火,在军舰里面就开炮,往陆地上打,打陈炯明。事实上啊没有打到陈炯明,打到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好几百人都给孙中山给打死了。
  陈炯明死的时候,国学大师章太炎写了一篇墓志铭,他夸奖陈炯明,给他讲公道话,他讲嘛 他说在民国六年的时候,孙公孙中山开始称大元帅,有军政府,后来孙中山被赶走了,退居上海,听说陈炯明胜利了,闻胜复归回来了。第二年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做民国大总统,然后孙公,孙中山怀疑,君就是陈炯明有他志,有别的阴谋,然后呢,阴,偷偷的叫部叫手下,以手铳伺君,拿着手枪预备干掉陈窘明。当然引起反弹,陈炯明就开始报复,后来孙中山就把陈炯明给免职,并且宣布用毒气来攻打陈炯明。最后呢,把他自己给惹来了赶走了,孙中山被赶走了。陈炯明后来死的时候呢,他临死的时候说,以五色旗覆尸,他的尸体不要用那个鬼的青天白日旗,而用的是民国建国的时候那个五色旗,表示不忘民国。所以章太炎说,陈炯明覆两假政府,两个假政府,两个伪组织,一个孙中山的,一个孙中山前面的,都被他推翻了。他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呢你莫敢近,大家都怕他,卒落魄而死。这是章太炎的文章,写的很好的一篇文章。
  
  
  
  
  先到这里,别的想起来再补充。

孙中山有人尊为“国父”,有人一想到他就热泪盈眶,可我以为他的历史无足轻重。

        
       政治家不能光有美好的理想就能赢得崇高的历史地位,要看政治结果。武昌首义与他无关,辛亥革命不是他领导的,他不过回国检了个桃子,起义者拥戴 他类似于拥戴黎元洪---找个名气大的装门面。他不过是个摆设,谁听他的?文写不出《革命军》、《警世钟》那样的小册子,武比不上华盛顿、凯未尔,他算那 门子国父???
        
       他本黑社会出身,孙中山是在19世纪80年代萌发参与政治活动的念头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 始,他就与民间秘密会党--三合会、致公堂、哥老会等洪门组织及其他帮会结下不解之缘。1886年,他在广州博济医院学医时结识郑士良、尤列,两人都是洪 门中人。他们也是最早的政治上的“同志” 。1894年在檀香山组建兴中会,最早的会员邓荫南、杨文纳也是洪门的。1895年在香港与谢缵泰、杨衢云的辅 仁文社联合,组建兴中会,谢氏即是三合会成员。他们进行的多次武装起义,都是依靠会党和绿林好汉。1899年10月,兴中会、哥老会、三合会首领曾在香港 会见 ,决定组织兴汉会,公推孙文为总会长。1904年1月,他又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孙文亲在五祖像前发三十六誓,愿遵守洪门二十一条例十条禁。 于是洪门封以洪棍之职,孙文欣然接受之。”
      
      顺便说一句,他最早搞的不是革命团体,而是股份公司,大家入股,造反成功后分钱!
    
      他依靠黑社会,十次武装起义次次失败,连那个只会装神弄鬼的洪秀全的十分之一都当不到。有一次起义失败后,他给某人写信说这次失败是因为短缺了几百块大 洋,直怪华侨小气,捐钱少。言外之意只要多了这点钱,多买几杆枪炮,革命就成功了,清朝就推翻了,这种白痴也配当国父?
        
       他的“三民主义”不过是欧州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东拼西凑的杂合物,他的政治理论没什么新东西。仔细研究他留下来的文字,不难发现他对现代 西方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的了解既不系统,更不深入;加上逻辑思维不严密,缺乏理论思维应有的彻底性,认识和观点的混乱,俯拾皆是。在民族和个人自大心理结 合下,他甚至断言:“外国民权办法不能做我们的标准,不足为我们的师导。”“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美,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 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全民政治’的民国,要驾乎欧美之上。”如此大言不惭,自然不可能认真清理自母体文化中承受的与自由、民主、法治相悖的观念和行为 习惯。他的政党观念和政治行为,渗透了多少传统的帮会烙印!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是“驾乎欧美之上”的更高形态的新式民主,而是言行中处处流露中世纪专制主 义的腐朽气息。
    
     他不会判断形势,不会察人,不懂政治斗争,更不会军事。国民党在他的领导下,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狼狈不堪,众多领导人皆对他失望,可他不但不反省,反而变本加厉,竟要国民党人对他个人打手模宣誓效忠,大耍无赖,完全是黑老大作派。
        
     他这辈子最成功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在年届五十时搞定了一个芳龄二十的小姑娘,二是抓住了共产国际,终于搞到了外援。国民党要不是有共产国际的金钱、 武器的支持,凭什么建立党军?凭什么北伐?不玩厚黑,把同是股东的共产党杀的杀、赶的赶,凭什么建党国?可怜老共是猫搬凳子给狗办事,自己上山打游击,吃 够苦头。
    
    看看孙同时代的人如何评价他。
    
     谢缵泰(1872--1937,一说死于1938)是出生于澳洲的革命志士,1895年便参加了兴中会。在其名著《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他记下自己观察 孙文的印象。1895年5月5日,他会见孙文后写道:“孙逸仙看来是一个轻率的莽汉,他会为建立‘个人’的声望而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他认为自己没有干不 了的……‘大炮’!”6月23日又写道:“孙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听从他。”
  
     宋教仁1907年2月28日的日记有如下的记载: “庆午(即黄兴)忽言,欲退会(指同盟会),断绝关系,其原因则以□□□以己意制一新国旗,而庆午以为不善,请其改之,逸仙固执不改 ,并出不逊之言,故 庆午怒而退会……实则此犹小问题。盖□□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以待人,作事近于专制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又思□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疑心疑 德,余久厌之,今又如是,则将来不能有所为,或亦意中事,不如另外早自为计,以免烧炭党人之讥,遂决明日即向逸仙辞职,庆午事亦听之。”当时宋教仁是同盟 会司法部检事长和《民报》编辑。
  
      谭人凤(1860-1920)是老同盟会员和重要骨干,多次参加起义,出生入死。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到日本,为总结历史经验,他写下这么一段评语:“中山本中国特出人物也,惜乎自负虽大而局量实小,立志虽坚而手段实 劣。观其谋举事也,始终限于广州一隅,而未尝终筹全局;其用人也,未光复以前,视为心腹者,仅胡汉民、汪精卫、黄克强三人,既失败而后,藉为手足者,又仅 陈英士、居觉生、田梓琴、廖仲恺辈,而不能广揽人才;其办党也,又以个人为单位,始则放弃东京本部,专注重南部同盟,继者拒旧日同人,邀新进别开生面,非 皆局量之小,手段之劣乎?至揣测华侨心理,知必发难后始能筹款,遂不计成败,嗾人轻举妄动,败后无力维持,则尤其失人心之处也,以故前后举发十数次,靡费 及数百万金,无一成功之效果,卒至进退失据,不亦可惜哉!”
  
    陶成章(1878-1912)是坚定的革命家,光复会和同盟 会的重要骨干。1909年,同盟会中包括他在内的一批人不值孙文的所作所为,要求罢免他的总理职务。他们起草了一篇言辞激烈的传单,体现着中部同盟会一批 成员的愤慨,不管是否完全符合实际,听一听不无好处。同时 ,撇开一些颇难弄清的具体事实,有一些意见深刻剖析了20世纪中国政治人物的通病和顽症 ,不 失为不应忽视的警世箴言。
     例如,他们说:“所谓孙文也者,在两广内地,固无一毫势力,即在于南洋各埠,亦仅得新加坡一隅,设一团 体,彼时会员亦不过三十余人……弟等一片公心,尽力为之揄扬,承认其为大统领,凡内地革命之事业,均以归之彼一人,以为收拾人心之具。于是彼之名誉乃骤起  ……既得势,彼乃忘其所自始……遂以为众人独愚而彼独智,众人尽拙而彼独巧,谎骗营私之念萌,而其毒其祸,遂遍于南洋之各埠矣。”
  
     又如,他们指出:“凡反对彼一人者,尽诬之为反对党,或曰保皇党,或曰侦探,意欲激怒极热心而不洞悉内情之同志,使之互相倾轧,以快其初愿。”
  
      章太炎是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他与孙文既有过并肩奋战的岁月,也有过激烈争辩乃至分道扬镳的日子。孙文逝世,章太炎肯定“天生我公, 为世铃铎……余岂好邮,好是谔谔。”既承认孙文首倡革命之功,又坦言彼此的分歧,是有话直说的诤友。孙文生前,他笔下已一再出现如下的字眼:“中山计划短 浅,往往自败”,“中山天性褊狭”, “中山为人卤莽轻听”,“中山名为首领,专忌人才,此仆辈所以事事与之相左也。”
  
        民初的名记者黄远庸对政坛人物观察入微,他对孙文的评价是“大言无实”四个字。
    
        孙中山被神化是1927年党国建立后的事,原因嘛与北朝鲜神化金日成相似。为了寻找政权合法性的依据,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从奠都南京 之日起,便不遗余力装扮和神化孙中山。它发表《宣言》向全世界宣布:“总理中山先生所创造之三民主义,实为结合中国民族之历史的文化精神与现在世界之科学 的学术经验而成之革命的最高指导原则。 此一原则,不特足以指示中国之国民革命之理论与行动;全世界一切人类欲求得普遍而永久之和平而进步,其政治的、社 会的组织,国家与人民之行动,绝不能背离此原则。此实过去与现在世界之一切政治的、社会的经验之所能确实证明者也。”孙中山成了中国和世界的救世主。从此 对孙中山只准顶礼膜拜,对其言行不准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学术探讨。神化孙中山,不过是神化其继承人蒋介石和国民党。他们以真假参半的孙中山为符号,着力 推行极权统治。孙中山成了他们实施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这些都是众所周知和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作者:刘因全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刘因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7729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