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文扬:五四之痒与六四之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文扬:五四之痒与六四之痛   
和合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文章标题: ZT文扬:五四之痒与六四之痛 (257 reads)      时间: 2005-5-18 周三, 上午4:23

作者:和合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文扬专稿:五四之痒与六四之痛

写这个题目的想法早已有之。

今年是1919年五四运动86周年,也是1989年六
四事件16周年,既不逢五也不逢十,选这?一
个“十叁不搭”的年头把这两个历史事件合起来一块讨论,不过是图个冷
清,等到了逢五逢十“隆重纪念”的时候,人人都有话说,我就不跟着添
乱了。

(一)

五四运动最早也是五四事件,就是1919年5月4日当天下午在北京城发生的
事情。说起来也没什?,因为巴黎的万国和会传来了消息,一下子激怒了
北京的青年学生,十几个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喊口号撒传单,後
来蜂拥到了名为赵家楼的曹汝霖住宅□,砸了家具,捉住驻日公使章宗祥
痛打了一顿,最後有人放了火,学生们见火势大了,就跑散了,警察赶
来抓了叁十几个人。

五四事件演变成五四运动是因为北京政府最初的镇压行动引起全国动
荡,闹了一个月,各界云起回应,6月4日上海、天津商人宣布罢市叁天,
终於导致了政府的屈服。

那时候中国新生的国家权力很弱,统一的党国体制还远未成形,不像後
来这般强大,所以学生一出头,新闻界和知识份子趁乱而起,最後工商
界重拳出击,也就形成运动了。

政府的屈服是事件转为运动的标志。政府的屈服意味着民间的胜利,而
民间是一盘散沙,叁教九流的个人,各自为政的团体,所以民间的胜利
往往伴随一场嘈杂混乱的文化狂欢。之所以是文化,因为民间没有政治
、军事、外交这些东西,只有文化;之所以是狂欢,因为民间的胜利非
常之难得和罕见,政府输了理就意味着每个国民都得了理,得着理就要
充分说明自己的正确,就要编织自己的“宏大叙事”,就要自我“伟光
正”一番。

1919年这个难得的文化狂欢很快就被利用了,当时已经小有气候的两大非
政府势力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其一是正在北京策动“文学革命”的新文
人,其二是正在南方策动政治革命的国民党人。从时间上,这两个革命
的发起都早於五四事件。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是1917年1月,陈独秀的
《新青年》移师北京,随後集合了鲁迅、周作人、李大钊、胡适、傅斯
年、钱玄同等人推动“新文化运动”也是1917-18年间,那时这些人基本上
是“有意不谈政治的”(胡适)。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发动护法战争
是1917年,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位,再次流
亡。

如果没有1919年5月4日那天的学生闹事,或者只有五四事件而没有後来的
政府屈服,也就是说没有演化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能走多远?革
命党能成多大气候?都很是问题。当时集合在《新青年》杂志上的这些
人已经开始了相互人身攻击,如果不是突然出现了新的政治形势,一群
自命不凡的文人挤在“文艺思想的革新”这样的小题目□,能成多大气
候?而其时刚被西南军阀挤下台的孙中山正心灰意冷地躲在上海的寓所□
着书立说,最大的事不过就是指示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办个刊物,基本
上赋闲了。

孙中山1919年10月重出江湖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4月回
广州再组军政府策动第二次护法战争;同时期,共产国际的魏金斯基
(伍庭康)和斯内弗利特(马林)受列宁委托以记者和旅游者身份潜入
中国,全是因为看准了五四运动正在瓦解北洋政府的权力基础这个机
会。1921年,红色苏俄的革命之掌借助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此人,一只
手在7月□操办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另一只手於12月伸进了孙中山的国民
党党部。这边厢是刚刚由几个马克思主义读书小组临时拼凑而成的共产
党,主要创始人连一个懂俄语的都没有;那边厢则是屡遭败绩深感自身
无力的国民党,连“叁民主义”的信念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去;两者
皆对来自革命中心的援助求之不得,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自然而然成了
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全盘接受其指挥,而孙中山则对马林的建议照单
全收,让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就这样,共产国际同时脚踏北洋政府、共
产党和国民党叁只船,中国的政治乱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国民党的北伐和共产国际的介入共同导致了北洋
政府的垮台,而这叁大力量聚合成一次颠覆政府的“完美风暴”全赖五四
事件之力,五四事件演变成五四运动,北洋政府的屈服造成中国政治乱
局,思想界大解放的同时民间发生了大规模赤化……李大钊一直就是俄
国势力在中国的代理人,自1926年3月更是全家搬入东郊民巷俄国驻华使
馆内,昼伏夜出,策动反政府活动。1927年春张作霖的“安国军”进入俄
国使馆捉拿李大钊是经过了八国公使开会讨论同意的。张作霖杀了李大
钊後,英法等国的报纸也只是说“思想界的一大损失”云云,并无理由批
评北洋政府出於国家安全考虑不得不采取的执法行动。与今天的美国竟
敢以保卫本国安全为由入侵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主权国家相比,当年中国
的政府权力真是小得可怜。

在北洋政府眼中,北伐革命党是乱党、是赤匪;而在革命党眼中,北洋
政府是军阀、是反动派;最後是北伐成功、革命党胜利,历史当然是由
胜利者书写,虽然国共两党紧接着又成了仇家,互相抹黑不遗余力,但
对於北洋政府这段公案两党却出奇默契一致地做成了铁案,因为只有把
北洋政府说成是反动军阀,才可能把五四运动说成是进步运动,也才可
能把国共两党的叛乱说成是革命行动,虽然後来的革命者也蜕成了更大
的军阀和党阀,虽然後来的革命政府一度比晚清政府还更为反动。

北洋政府和五四运动的案子能不能翻出来重新评价,恐怕还要放在更大
的历史尺度上考察才行,本文不是近代史论文,只能说到这□。下面要转
为讨论整整70年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六四事件这个案子。

(二)

比起70年前的北洋政府来,1989年邓小平主政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
面临的问题具有另一种复杂性。虽然没有当年那种严重的外患,但是其
“内忧”之深重却是前所未有。经济不振、国库空虚、人民贫困、盗贼蜂
起、贪官横行,都还只是局部?腾,当时这个国家最大的困境还是李光耀
先生多年之後一语道破的那句话:“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的思想全搞乱
了”。

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是非要等到一百年之後才能全部显现出来的。邓小平
一生都在共产党内,始终都是舞台中心的人物,对於中国共产党本身和
毛泽东等人的了解无人能出其右。共产党是怎?起家的、怎?壮大的、怎?
得了天下、又怎?成了毛泽东的家天下,它的恐怖活动史、暴政史、整肃
史、杀人史以及它的真实本质,别人说不清楚他邓小平还能说不清楚?
真要有人把这?一个总清算的清单摆到邓小平面前,想必他也就是一笑置
之。对真正的政治家来说,话说出来是政治,不说也是政治,甚至是更
大的政治。

一百年後的历史学家们一定会明白,从1976年毛泽东去世算起的20年□,
真正挽救了这个“国将不国”的国家和民族的就是叁个字:不争论。

不是不应当争论,而是在邓小平看来,当时的大陆中国人已经被毛泽东
几十年连续不断的思想运动改造得不会争论问题了,甚至连讨论问题都
不会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毛泽东化”了,就像花果山上的孙悟空拔毫
毛变小猴一样,全国好几亿的“小毛泽东”,除了造反整人胡说八道什?
都不会。七十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充分暴露了这一点,八十年代
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邓小平心□清楚,此时的中国已经没
有真正的公共知识份子群体了,就算是把活着的老右派们全部解放出
来,也回不到1957年以前,更不要说回到五四时期那种原始的百花齐放思
想生态了。

如果没有“不争论”这叁个字作为大政,没有邓小平的至高威权为这叁个
字背书,一场毁灭一切的内乱几乎不可避免。没有人懂得如何区分道德
判断和事实判断,也不懂得如何区别权利理性和权力理性,更不懂得如
何先建立私人领域再构建公共领域;一个连个人私有财产这个现代法治
社会的逻辑起点都不具备的社会,人人都只说得出超乎个人之上的“彼
岸”目标而昏然不知自己个人的“此岸”利益所在,甚至只懂得批判他人
而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样的国民、这样的社会,如何恢复正常?

当年孙中山因理想落空而感叹道:“从前革命党推倒满清,只推翻清朝的
一个皇帝,但是推翻那个大皇帝之後,便生出无数小皇帝来……”。孙中
山对中国国民的思想基础认识不足导致民国的建立“徒有民国之名,毫无
民国之实”,导致他不得不诉诸再次革命,建立军政和训政,甚至不惜借
助俄共之力建立独裁,甚至放任共产党在基层社会的“痞子运动”。

邓小平与孙中山相比,不同之处在於毛泽东留下了一个核大国的强国壳
子,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外患,可以比较从容地整理这个国家;相同之处
则在於国民恶劣的思想基础,在於“但是那个大毛泽东死後,又生出无数
小毛泽东来”。但邓小平没有走“训政”这个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路,他选
择了市场经济这个“炼狱”,迫使国民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生计当中去,
都到市场中去重新经营自己的“私人领域”,公有体制没有了,靠巴结共
产党混饭吃的时代结束了,亲爱的,到街上卖茶叶蛋去吧。

卖上叁年茶叶蛋,卖得好当茶叶蛋大王,卖得不好吃不上饭,只要经历
过这?个过程,什?人都正常了。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很有效率,但它决不会是公平的。邓小平
利用执政资源保护了一个以太子党为主的特权阶层,使他们能够直接当
上各个行业的“大王”而不必从街头练摊开始,这个安排造成了社会动
荡,毛泽东的革命思想死灰复燃,小毛泽东们一哄而起……又是北京的
学生们出头,又是新闻界和知识份子趁乱而起,又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
群起回应,五四之痒奇痒难忍,1989年春夏之交的中国正在可怕地沿着
1919年的历史轨迹重演。如果出现工商业联合罢市,如果中央政府像70年
前一样屈服于学生们的要求,如果4、5月份的一系列事件再次演变成一场
以政府的屈服为标志、为转折的全国运动,接下来各地乱党揭竿而起,
外国势力趁虚而入……此时的中国凭什?保证不会再次被新的一批李泽东
、王泽东们所蛊惑、所驾驭、所操纵?青年学生知识份子天真幼稚的文
化运动和江湖党阀们趁机暴力篡权之间的内在关系,别人不清楚他邓小
平还能不清楚?

当时在邓小平的头脑中到底浮现了一些什?,已经无法考证了。可历史这
个魔术师永远让人震惊,正是1919年6月4日这一天上海和天津两地商人宣
布罢市最终导致了北洋政府将军队撤出并停止拘捕学生,正是1919年6月4
日这一天政府的屈服使中国近代史发生了大逆转。1989年的6月3日晚,邓
小平决定不惜一切开枪镇压……

全中国一阵剧痛,但终於避免了一次恶性循环般的历史重演。

邓小平再当一次杀人犯,但终於避免了毛泽东二世的提前复活。

这□不涉及道德评判,权力本身就是超乎善恶标准之上的东西,历史本身
就是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东西。善良的人们照例会年复一年地哀悼六
四事件中的死难者,照例会痛恨政府的残暴无情。但历史终究是历史,
十六年後赵紫阳去世,新政府已经不大担心胡耀邦去世事件的再次重演
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洗礼彻底改造了大陆中国人,小毛泽东们大大
减少,小业主们成为了主流。

“天地不为尧舜而存,亦不为桀纣而亡”,不得不以“六四之痛”来治疗
中国人旧病复发的“五四之痒”是这个国家的悲剧,但最好的指望仍然是
不要再重犯历史错误,毕竟,今天的中国人仍在为当年五四运动的被利
用而付出代价。借用黄仁宇教授的一句话: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整个中
国近代史可能会读错!

作者:和合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和合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857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