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楼下BJ转了徐志摩的一首诗,我转一个评论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楼下BJ转了徐志摩的一首诗,我转一个评论
所跟贴
楼下BJ转了徐志摩的一首诗,我转一个评论
--
Mew2
- (3508 Byte) 2002-5-08 周三, 下午7:28
(598 reads)
BJ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529
经验值: 0
标题:
另一个评供参考
(228 reads)
时间:
2002-5-08 周三, 下午8:16
作者:
BJ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志摩总评
徐志摩一生的思想行动,都可以从他少年时代受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影响说起。志摩初期献身于政治经济,以至以后在西方对新事物的向往精神和试验精神,都是一脉相承。有求学的过程中,志摩认识到理想的重要---国家缺乏理想就像个人缺理想,结果会成沧海浮萍,随环境之风浪而飘泊无定。
志摩与元配夫人离婚,也是追求理想的表现。他要理想的婚姻,要美的婚姻,这个美,不一定是在外形,而是二人结合而达到的一个高超的境界。志摩离婚并无不对,因为从他的意见,他和张幼仪之间缺乏爱情基础,而奋斗目标又不一致。他要与妻子在文艺的领域上共辟新土,这个妻子应是指「中国第一才女」林徽音这一类的人物。
五四以后,中国的新人物都反对买卖式的婚姻,都拥护自由恋爱,所以在与志摩同辈的文人中,离婚别恋者大有人在,但他们并不像志摩那样为此发表过什么高言大智的话,也没有扯起什么理想主义之旗。志摩的离婚,虽不能以「不该」下定论,但他以后跟陆小曼的结合,却显然是一件错事;这个错不在伦理道德方面而在他各人估计方面。他以为陆小曼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可人儿,要是环境适合,就必显出一个理想的形像,但人的外貌不可靠,外才也同样不可靠。志摩在民国十六年以后认识自己所铸成的大错,按他当日对婚姻的看法,他该作第二次离婚,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只努力赚钱维持家计。从这点来看,他似乎怕再度丢脸,也惧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只好不再求理想婚姻的实现了。
志摩自经过西欧的文化洗礼,便以文学为主,不但崇尚创作,并且一生推动文艺事业不遗余力,这也是他追求理想的一种具体行动。文学是美的,它的影响力是大的,是精神革命的一枝生力军;从事文学,与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的思想完全可以配合。
志摩在教学上也是浪漫的。他的思想倾向,注定他不能潜心学术,因为研究学术不能不讲究方法、派别、比较等,而他对这些「学术之道」持否定态度。既然不专注学术,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当然有所缺欠。胡适在民国十五年时,盼望他能到欧洲继续进修,也是这个原因。至于志摩在多间大学教学普遍受学生欢迎一事,并不是因他有湛深的学问,而是因他具娓娓动人的口才,蔼然可亲的态度,以及广博的一般知识。他身上闪耀的是那一股带热力、媚力、动力的才华,不是大学者身上那种森然井然、金字塔样又广又高、层次分明的学问。
志摩不但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长大,也在爱的薰陶里踏入成年,所以他爱和平、重情感、尊人性。当他在求知过程中一接触到人道主义,全人心魂立刻欢然响应。共产政权在志摩眼中既是暴虐的同义词,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当然攻之反之;同样,剥削的资本主义杀人不见血,志摩也毫不例外深加谴责。但资本主义世界给人自由,所以志摩觉得总比极权统治胜一筹,但要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求个两全之法,他的折衷之道是拥护英国工党---既能节制资本,也能给人相当的自由,而对下层人士,亦提供多方面的社会福利和受教育的机会。人道主义表现在个人关系上,就是对人同情、关怀和乐助。这些都是志摩身上的美德。
人到底是有缺点和矛盾的。人道主义者的志摩,也有亏缺人道的时候。当原配妻子张幼仪在英国怀孕时,他竟能弃之而不顾,这件事是志摩一生最为人诟病的地方。解释是有的:他当时爱上林徽音,而爱的丑恶面是使人糊涂,使人残忍;志摩不幸竟有这方面的表现!
志摩认为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是冒一个大险,可能遇到困难甚至失败失望,但他说:「失望却不是绝望」,人不应因此而气馁,还得扛起生命中的十字架,继续勇猛往前。在再婚的事上,他的确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小曼使他失望,但他负起责任照顾她的生活,甚至照顾她的挥霍。当然,在第二次婚后生活这件事上,志摩咬紧牙关忍受的时候多,向人敝开隐私的时候少;他有为自己的面子的打算,但基本上,他的为人,有义无返顾的勇气,即使看见面前展开的是悲剧,他也昂然起步,去接受并完成其悲剧英雄的使命。
综观志摩的一生,他最后的一年可称为「大复活」的起头。一切的迹象,都似乎显示他生命的严冬已过,新春鲜绿,又映入眼帘。他在民十五年所写「迎上前去」一文中的豪语:
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是受得住眼看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萎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
有些文士把志摩捧上三层天,另一群则把他打下十八层地狱。队过,他既非天使,更非上帝,亦非魔鬼,他是一个人!所以他并不完全。
多年前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不可没有志摩这一类人,但不可太多。」照今天看天,那句话应改成:「世界该有志摩这一类人,但可惜太少。」
作者:
BJ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篇文章不会出于大陆人之手
--
Mew2
- (242 Byte) 2002-5-08 周三, 下午10:58
(18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30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