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眼镜市场:何时能明明白白消费?--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眼镜市场:何时能明明白白消费?-- zt   
老烦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眼镜市场:何时能明明白白消费?-- zt (305 reads)      时间: 2004-11-20 周六, 上午8:1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眼镜市场:何时能明明白白消费?

新华网江苏频道 记者王骏勇 姜帆/文字 王骏勇/摄影

一副眼镜13000元;十几块的镜架在街头商店要卖到两三百;都是电脑验光,几家店验出的结果竟然相差几十度;有的店家配镜擅自将患者的散光"省略"掉……

现代社会,眼镜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近视、老花等患者,一副合适的眼镜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至关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亿多人口配戴眼镜,由于眼镜对消费者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因此,在这样大的一个市场上,一旦发生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行为,对消费者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将相当严重。眼镜市场,更需要公平合理的价格和优良的质量保障。

十几元的镜架,在零售店卖到200元

如今的眼镜样式不断出新,材料越来越先进,价格也从几元、几十元,到成百上千元,甚至动辄万元,不一而足,让消费者摸不透它的真实"价值"。记者在南京市洪武路一家眼镜店就曾看到一款6600元的眼镜,据称还有13000元一副的。不少店家打出各种优惠广告,诸如"买镜片送镜架""学生配镜三折优惠"等,吸引市民的眼球,然而,有时候消费者自以为享受了很大折让,但却永远不知道它背后的底线。

记者曾在南京一家比较有名气的眼镜店配了一副近视眼镜。镜架选择的是"BLERO"牌合金材料的,原价为368元,打折优惠后算作200元。然而,让记者大感意外的是,在丹阳一家规模较大的镜架生产企业的销售部,一位销售小姐告诉记者,在丹阳市场上,这种相同材料的镜架价格一般在4-14元之间!

这位销售小姐介绍,一副眼镜从生产出来到卖给消费者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厂家-地区代表-销售商(可能还有分销商)-眼镜零售店。比如一副眼镜架,出厂时是100元,到了地区代表那里一副可以加上十几元,到销售商那儿再加一点,加价最多的在最终的眼镜零售商,可以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她说,在镜架材料中,钛的属于比较高档的,在我们这边正规厂商拿一副要150元左右,外面零售市场上至少在500-600元。

"有的眼镜店老板拿50%的钛加合金的冒充100%纯钛,成本可以少一半,一般70-80元就可以出手,含钛越低的价格也会越低。另外只要有仪器,镜架上的材料、含量等标记可以自己打,别说你们了,就连我们销售人员都认不出来。"她说。

记者在丹阳眼镜批发市场看到,不少本地生产的眼镜架上挂的都是上海某仪器公司的标签牌,当地一些批发商介绍说,因为丹阳地方小,不太出名,而上海名声大,零售商可以多加点价,所以批发时一般不挂牌子,让人家自己挂,等打响了品牌以后再提高批发价格。

眼镜的丰厚利润,不但是普通消费者,就连业内行家也深有体会。一位眼镜公司促销员告诉记者,一次他去北京参加展销,不小心把自己眼镜的镜片摔坏了,他知道眼镜的利润很高,便在当地买了一副最普通的加价空间最小的白光玻璃片,但还是花了100多元,而在丹阳眼镜市场批发商那里只需10元左右。

眼镜店老板:培训了十分钟就给别人验光

如今眼镜店越来越多,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大,不少消费者选择直接在眼镜店验光配镜,然而,一些眼镜店缺少硬件,或者根本不具备验光条件,这直接影响了配镜质量,严重的甚至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记者在丹阳眼镜批发市场看到,由于价格低廉,不少学生从镇江、南京等地专程赶过来配眼镜。他们在眼镜店老板的"热情"招呼下,在拥挤的小店里迅速选好镜架,再匆匆用电脑或者人工插片验一下光,稍等一会便可以拿到配好的眼镜,从选镜架、镜片,到验光、打磨、装配,前后不过半小时。不少人还给同学带,按说好的度数一次买上好几副,根本不用验光。

专家指出,验光、配镜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眼睛视力健康,验光、配镜从业人员应具备眼科学、眼屈光学、几何光学、眼镜光学、加工工艺等多学科知识,其业务素质决定了验光配镜的质量。然而,不少眼镜店的"配镜从业人员"都是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的"土郎中"。

"这些眼镜店老板都是到我们厂买的验光仪器,我们的验光师教他们如何使用,他们学十分钟就走了,回去就给别人验光。有的小店里的所谓验光师都是老板自家人,根本没学过如何验光,都是凭经验。"丹阳当地一家验光仪器制造厂的员工告诉记者。

更为蹊跷的是,不同的眼镜店验光的结果还不一样。为验证眼镜店验光是否准确,记者在南京街头选取了三个不同档次的眼镜店进行试验。最后发现,对于记者275度左右的近视,居然没有两个地方测的结果完全一样。其中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凤凰西街上某高校旁边的一家眼镜店所得的结果,与在另一家专业眼科医院的眼镜店里所得的结论比较,竟然相差50度。

业内专家指出,现在不少眼镜店根本没有必要的验光设备,有的连电脑验光都做不到,单凭插片,只要当时觉得舒服就行,不少验光员竟以顾客戴上眼镜"觉不觉得头晕"作为标准,这样操作肯定不规范,严重的话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障?

相对商家来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对眼镜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即使消费者大刀阔斧地"砍价",仍然难免被某些惟利是图的商家"宰上一刀";对眼镜品质,由于缺乏专业鉴别能力,消费者有时会被以次充好的水货所蒙蔽;对验光质量,由于没有合格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的验光人员,消费者也经常被误导。

专家认为,除了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外,眼镜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也是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一大原因。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现在的眼镜店开业只需要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而工商部门对眼镜店软硬件尤其是从业人员资格几乎没有要求。对于出现单个质量问题的投诉,消协可能也难以处理得过来,质检部门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针对准入门槛过低这一问题,眼镜行业协会也想起一些规范的作用,但由于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行业协会的举措显得力不从心。据了解,为规范市场准入,某地眼镜行业协会曾经于几年前向当地工商部门建议,在核发新的眼镜店营业执照前,对配镜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等进行核查,并制订一定的标准,但工商部门以缺乏相关法律依据、难以操作为由,表示暂不考虑,最后不了了之。

六七成眼镜店缺少专业验光师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蒋沁教授认为,进入门槛过低导致当前眼镜行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设备、硬件不达标;二是眼镜从业人员素质不过硬。他说,一些眼镜店缺少必要的验光技术设备,正常的验光程序应该有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特殊患者需要散瞳检验)以及综合验光仪验光三个基本步骤,由于综合验光仪比较贵,一般小规模的眼镜店不会购买使用,因此不少眼镜店的验光只停留在电脑验光和普通插片验光两个过程,导致验光不准确。

另外,眼镜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真正成熟的验光师至少需要3-5年时间正规院校的专业系统训练,现在眼镜店所谓验光员大部分是从中专、职大、电大等毕业的,拥有资格证书的不少也只是经过了短期培训。好多眼镜店有验光员,但又不是很专业;到外面请专业的验光师,对于小店来说又不合算。因此,相对来说国内验光师有很大缺口,大约60%-70%的眼镜店缺少专业的验光师。

蒋沁教授介绍,国外对配眼镜十分重视,每个人在配眼镜之前首先要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有眼病,是否适合配眼镜,这一方面是消费者本身健康意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配镜行业的行业要求;其次,要由经过几年正规培训的专业验光师严格按照专业验光的三个步骤进行验光;接下来,要由专业医师或专业配镜师出具配镜处方,最后才能配镜。而国内很少有人做到这一步。

眼镜市场期待诚信

南京大学研究生小刘一年内换了三副眼镜。第一副是在学校周围配的"学生镜",买镜片送镜架,但没几天,他发现戴着眼镜就头晕;第二副在丹阳眼镜市场买的,价钱倒是很便宜,40块钱买了一副韩国进口的树脂镜片,还说是防辐射,但当时只是粗粗验了一下光,回来后发现看东西不清楚,尤其是在电脑前坐时间稍长一点眼睛就发酸。最后到眼科医院一检查发现两副眼镜都不合格,没办法只好重新验光,再配一副。

"我现在再也不敢到小店乱配眼镜了!"小刘说,"眼镜这东西,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选得不好会影响学习和工作,严重的还有损视力、损害健康。什么防紫外线,防辐射,进口的,原装的,我们又看不出来质量好坏,有的近视多少度、有没有散光他们也查得不准,随便糊弄一下,到头来吃亏的是我们自己,眼睛被他们弄坏了都不知道。做眼镜行业的应该讲讲诚信,毕竟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弄得不好会害人一生。"

有跟小刘一样消费经历的还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在配镜时连散光都给"省略"掉了。据介绍,一位消费者在一家小店配眼镜,价格很便宜,配的速度也很快,但拿回家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戴了。到医院一查才知道他的眼睛有75度散光,而商家做镜片的时候居然只有近视,没有加散光!

"做眼镜市场的,诚信比什么都重要!"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蒋沁教授深有感触。"在我们医院配眼镜必须遵循几个原则:先要进行医学验光,才能配镜;严格坚持验光的三个基本步骤;必须由专业医师出具正规的处方,才能配镜。在我们这想单独买副眼镜都不行。我们可以不做这笔生意,要么你遵循我们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步骤来,要么你到其他眼镜店买。我们一定要对消费者负责,对患者的健康负责。对于眼镜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必须要讲诚信,讲良心,多为患者着想,否则,你就是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久而久之,损失的将是你自己以及整个行业的信誉。"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15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