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策马入林(六)∶辛亥年宋教仁定鼎中原 林思云·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策马入林(六)∶辛亥年宋教仁定鼎中原 林思云·
所跟贴
策马入林(六)∶辛亥年宋教仁定鼎中原 林思云·
--
马悲鸣
- (16278 Byte) 2002-4-10 周三, 上午3:15
(1226 reads)
马悲鸣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标题:
策马入林(一)∶「二十一条」 林思云·
(593 reads)
时间:
2002-4-10 周三, 下午11:36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策马入林(一)∶「二十一条」
林思云·马悲鸣
【马悲鸣】:林思云你好。最近你、我还有赵无眠、芦笛成了惨遭网民讨伐的「四大汉奸」了。有道是“林思云象春天般的温暖,芦笛象夏天般的火热,赵无眠象秋风扫落叶一样,马悲鸣象严冬一样冷酷无情。”
虽然当了汉奸,而我毕竟不曾与日本人打过交道,更没去过日本。而你又正好在那里。我想请教你一些有关中日关系史上的问题。也算没白担了这个「汉奸」名头。为了不浪费读者时间,咱们一次只说一个题目如何?
【林思云】:我认为这种心平气和地交换思想、交换个人对敏感话题之看法的对谈方式很好。有什么问题你只管问。我知道的就回答你。不知道的,再去查资料,好在我这里比较方便。
【马悲鸣】:第一个问题是,「二十一条」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从《曹汝霖九十回忆》里看到,当时日本是用「哀地美顿书」即「最后通牒」,蛮不讲理地强逼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曹汝霖代表中方出面力争,在「哀地美顿书」到点的最后一刻,才被迫勉强接纳了其中的五条。中国人一再骂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卖国,而从曹汝霖的回忆录里看,袁世凯是被迫的,并无卖国动机。试想,一国之总统,特别是在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传统的中国,国家利益就是元首的个人利益。袁世凯平白地把自己利益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另外戊戌变法时,有很多日本浪人混迹其中。比如谭嗣同事败,他周围的几个日本人就力劝其走避日本。其中一人发急地说:“你们中国有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留得此身,将来可以重整旗鼓,于国家于自己不是更有利吗?”谭嗣同的名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与“自古以来,未有不流血而能成大事者。我愿流血以待後人。”便是他对这伙日本浪人的回答。
看来当时确有不少日本人真心地愿意帮助中国变法图强,就象中共帮助胡志明的越共似的。但怎么忽然平白无故地用「哀地美顿书」来强迫中国政府签署「二十一条」呢?
我读近代史,对日本的恶感就始于「二十一条」,而非甲午战争。甲午之战是帝师翁同禾毫无军事常识,却还妄自尊大,兼想公报私仇,劝诱他的学生皇帝连下圣旨促战逼成的。
「二十一条」的来龙去脉不说清楚,后来的中日关系便无从解释。前些年听说从解密的日本政府文件里发现有孙中山和日本政府签署的与「二十一条」极为相似的「十一条」,以中国的部分主权来交换日本政府助其讨袁。这事令我大吃一惊。孙逸仙可是国父呀!
【林思云】:提到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如果不交待一下当时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的斗争,就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一段历史。当年日本非常积极地支持孙中山的反清武装革命运动。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也都是在日本成立的。孙中山还接受了日本政界和民间的很多资助。孙中山首先提出了中日联手共同对抗白种人侵略亚洲的“大亚细亚主义”。这后来被日本改头换面叫做“大东亚共荣圈”。如果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作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中国就会建立一个亲日的政府。中国人就要称“日本老大哥”而不是“苏联老大哥”了。
然而日本尽力扶持孙中山,却被袁世凯抢走了总统宝座,这让日本十分失望。当然袁世凯也非常不喜欢日本,因为日本人支持他的政敌孙中山。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在1913年7月起兵讨袁,发起了“二次革命”。在二次革命中,日本对孙中山进行了资金和武器的支援,但没有直接出兵干涉。讨袁失败后,1913年8月孙中山再次流亡日本。孙中山流亡日本后,曾多次建议日本政府对袁世凯的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制裁。当时并没有经济制裁一说,所谓制裁就是军事制裁或政治制裁。孙中山要求日本用军事或政治手段帮助他打倒袁世凯。
【马悲鸣】∶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六四」逃出海外的“民运领袖”要求美国制裁中国。历史虽然在重演,好象「六四」精英也不是从孙中山那儿学的。救助过他们的北京老百姓一听说逃出去的「六四」精英上美国国会游说断了给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无不气得牙根发痒,并发誓再也不救助他们了。但孙中山要求日本政府惩罚中国,却成了万民景仰的国父。
【林思云】∶1914年一次大战爆发后日本向德国宣战,同年11月日军攻占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青岛。日本攻占青岛后,袁世凯怕孙中山将日占的胶东半岛作为反袁基地,所以袁世凯在1914年11月1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日本军队从胶东半岛撤走的要求。可是日本人非但不谈撤军一事,反而向袁世凯抛出了极为强硬、付有最后通牒的反要求,即「二十一条」。
日本以苛刻的方式提出「二十一条」,除了获得大连、旅顺等租借权延长等实利以外,另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此逼迫反日的袁世凯下台。日本试图用「二十一条」作为对袁世凯政府的政治制裁,来帮助亲日的孙中山上台,在中国建立一个亲日政府。也有一些资料显示孙中山有帮助日本方面制定「二十一条」的嫌疑。不过袁世凯也非常高明,虽然袁世凯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但他巧妙地把中国人对他的仇恨转移到日本人身上。袁世凯大肆宣扬「二十一条」的丧权辱国性质,设立「国耻纪念日」,引发了中国人民对日本的强烈仇恨,将孙中山等日本支持的亲日派逼入了窘境。
【马悲鸣】∶看来袁世凯是“扇动抗日”,反倒是孙中山“引狼入室”。而且不只引了一条狼。
【林思云】∶孙中山生前和袁世凯曾多次交手,但总是大败亏输,看来袁世凯还是“技高一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具有亲日派形象的孙中山在中国老百姓中间声望大跌。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才使孙中山政治生涯有了转机。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对华政策宣言》里声明放弃中国殖民地等行为,使中国老百姓对苏联大为好感。孙中山立即把握住这个机会,抛开了日本,打出“联俄联共”的新政策。“联俄联共”使孙中山脱掉了日本外衣,重新赢得了中国老百姓的好感和支持。
【马悲鸣】∶但后来斯大林并没有执行列宁的《对华政策宣言》。沙皇俄国从中国割走的一百五十万方领土至今也没有归还的意思。苏联「八一九」政变前夕,江泽民主席去苏联确认了中苏之间的现有边界。看来归还更是无望了。
【林思云】∶中国总是按照“人”来写历史,而不是按照历史来写“人”。孙中山在大陆和台湾都被尊为“神”,所以在大陆和台湾的历史书中,关于孙中山在「五四」前后的一段历史都十分隐秘,只有在日本的历史书中,才能找到一些真相。
【马悲鸣】∶我原来一直以为孙中山是亲美派,因为他不但在檀香山有产业,而且根据从美国移民局到期解密的材料看,孙中山还加入了美国籍∶国父是美国人!你若不说,我还从不知道原来国父还当过亲日派。亲美、亲日、亲俄;快成《三国演义》里的「三姓家奴」吕奉先了。
【林思云】∶这次先谈到这儿吧,我得上班去了。下次再聊。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策马入林1,这不是瞎联系嘛。
--
v66
- (1049 Byte) 2004-4-02 周五, 上午11:28
(41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681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