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发现一个高手,建议公开打擂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发现一个高手,建议公开打擂
芦笛
刚才在楼下埋头看了一阵旧帖,看见骆驼顶zhongyong 先生的帖子,素知此子不会虚顶,于是便打开看了该同志的帖子,果然颇有水平,接着又把原来没读的飞虎队先生的<五千年>帖打开看了一番,兴致盎然,觉得增加了不少知识。最后索性用文章搜索把zhongyong 先生的所有跟帖调了出来,发现该同志果然极有水平,只是深藏不露,偶尔跟个帖子而已。其实人家也跟过我的帖,批评我说话太满,有时立论缺乏依据,云云,只是我没怎么在意,非常失礼,这里补个歉吧。
我脚得,公平地说,飞虎队先生那个五千年的帖子很有教益,至少对我这史盲来说是增进了不少知识。虽然他的语气比较尖锐,但我想,人家蹲了几个月的图书馆,辛苦一场写下这文章来,介绍了许多知识,让读者不劳而获,似乎大家应该对此怀有感激之心。起码我就是这样。观点另说,你不能不承认人家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并介绍了许多知识。记得我那奴才加人曾说:“芦笛苦心思索多年的结果,被我轻易取得,我欠芦笛太多。”他当然是客气,不过我确实觉得欠了飞虎队先生许多。
当然那文字也不是毫无瑕疵,最主要的硬伤已经让zhongyong 先生抓住了,那就是飞先生认为商朝亡国后也就“政息人亡”,即使没zhongyong 先生质疑,就连我这外行都觉得不大妥当,因为在我的模糊印象里,武王灭纣后,并没有搞什么种族灭绝,商的后代仍然活了下来,宋国就是他们的聚居地。
这里面故事也颇曲折。武王革命军镇压了罪大恶极的纣王后,便将他的儿子武禄父立为革命接班人,但似乎没有给个明确的国名。这革命接班人当然还得要革命老将传帮带,于是武王便把自己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 (这里的“管”和“蔡”似乎是封邑,而“叔”相当于“弟”,那“鲜”和“度” 才是本名) 封作他的首相,以监视反革命,防止其造反作乱,史称“三监”。
这“三监”在后来理解似乎就是监视禄父,防止他有异动的意思,但史学家似乎从来没弄明白“三监”指的是哪三个----管叔鲜加蔡叔度不就两“监”么?另外那“监”是谁阿?其实,这在我看来大概是模糊文字引起的混乱(启明星万岁!),那三监其实是“三位监国”的意思。换言之,武王弄了个三驾马车出来共同执政,那禄父乃是那三驾马车之首,也就是“首监”,但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国王罢了。这当然是应该的,因为他家里有“杀关管”,父亲是被我党镇压的,伟大领袖周武王当然不能放心。论阴谋权术,古人并不比现代人迟钝。
但这禄父同志也确实神通广大,居然不知怎么把那两位相国拉了过来,在周成王时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于是周公奉成王命进行镇压,平叛以后也没搞种族灭绝,还是实行统战,把殷人贵族微子弄去作国王,并正式将那地方封为宋国,所以,微子乃宋国第一个国君。
这微子乃是商朝贵族,据说是个贤人。纣王胡作非为,他多次苦谏不听,知道天下迟早要大乱,于是便离开朝廷,跑到山东梁山一带去享福。等到武王灭纣后,这小子便把自己脱得赤条条(所谓“肉袒”),让人把自己捆起来送去见武王,到武王面前便膝行而前,沉痛斗私批修,和反动派亲戚纣王坚决划清界限。武王当然要显示他的宽宏大量,于是便把他放了,让他回水泊梁山去当山大王。三监之乱后,周公杀了禄父(也就是武庚)和管叔(那时真从皇弟变皇叔了),把蔡叔流放到北大荒劳改农场,再把微子从梁山上请下来,开国于宋。
所以,商人并未绝种。zhongyong 先生说孔子是宋人之后,确实如此,反正史书上是这么说的。奇怪的是这老东西一点也不留恋被推翻的商朝,反而崇拜新主子周朝,动不动就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据我在大英博物馆所见,商朝的文物似乎要比周朝的更“郁郁”些,所以也不知道圣人说那话有什么根据。
不但宋国是殷人之后,而且朝鲜人似乎也是殷人之后。商朝的贵族还有一个贤者名箕子,他和微子一样,沉痛劝告过纣王,无效后便高飞远走,带了一大帮人跑到朝鲜去了。以当时中国的先进文明和他的显赫贵族地位权势,去了肯定也是抢了个地盘,自己称王称霸。据说朝鲜确有这么一系人传下来。希望在韩国的网友能补充点材料。
总而言之,在这点上,我看飞虎队先生是错了,而zhongyong 先生是对的。不过那又怎么样?谈那么大的话题,出点小错是完全正常的,也不能就此否定了全文的价值,即使就算基本立论都成问题(虚拟语气),那又便如何?反正里面介绍的知识只要是正确的,读者就都会受益。
另外一个问题是WM那天指出来的黄、黑火药问题。我已经在给飞先生的跟帖里指出,他确实有个point 不能不正视。火药其实是gun powder,如果培根说那话时用的gun powder是黑火药,则那确实是中国人发明的,不能据此否定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为此恐怕得修改原命题,也就是说,中国人发明了原始的火药,而西方独立发明了先进的炸药。虽然后者是用化学合成的,但用来作火枪的发射药这一思路毕竟是沿袭了旧路子。剩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谁发明了火枪。至于后膛枪是谁发明的倒不是那么重要,因为那不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改进。
总而言之,我在这里附和骆驼和鲁肃的提议,严重建议飞虎队先生、zhongyong 先生和wm在此坛大开擂台,就这些问题展开理性辩论。当然,我希望还是能温良恭俭让一些,大可不必因为伤害了“民族感情”就动肝火,还是互相切磋辩难,彼此受益最有意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