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丁 林:战争规则的三次质变-----在911危机的十字路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丁 林:战争规则的三次质变-----在911危机的十字路口   
所跟贴 ZT 丁 林:战争规则的三次质变-----在911危机的十字路口 -- Anonymous - (6517 Byte) 2004-7-29 周四, 上午11:26 (194 reads)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江雨航: 李顯龍訪問台灣(下)-----星建構新戰略思維, 回應中國崛起 (65 reads)      时间: 2004-7-29 周四, 上午11:3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兩岸對峙局勢日趨緊張之際,新加坡候任總理李顯龍選擇“私訪”台灣,雖說是李繼任總理職前最后訪台的時機,但其外交含義和影響力卻遠超“私訪”外交話語。就戰略意義上而言,這次李不惜捋虎鬚,除了反映新加坡對台海局勢憂慮外,看來新加坡也在調整區域戰略思維,積極回應近百年來影響力空前強大的中國。

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崛起又愛又怕;愛的是中國龐大的市場和新興的經濟動力將帶動本區域經濟成長,國家繁榮興盛;怕的是無法與中國競爭,更擔心強大后的中國會揮軍南下,主宰亞洲政局。雖然中國向來強調“和平崛起”,但中國威脅論在東南亞有一定的市場。

新加坡早在90年代初就積極謀略回應中國崛起。新加坡在國內推動講華語運動,到中國創立中新蘇州工業園,讓中國借鑒新加坡吸引外資設廠經驗,發展工業,希望中國因為經濟成長而“和平演進”,最終新加坡能從中受惠。

原本新加坡的如意算盤是,中國工業發展會循序漸進,中國成為勞工密集工業的所在地,而新加坡則是科技與技術究發中心,中新在經濟不同格位上相輔相成。但近年來,中國經濟急速發展,不管是勞工密集工業還是究發工業,都將外資從東南亞吸往中國投資,成為所謂的世界工廠。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外資加速撤離對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新加坡)打擊尤大。新加坡正面對獨立以來最嚴重的國際競爭定位危機。一位學者甚至認為,中國發展潛能非常大,單單中國沿海一帶就可製造至少20個具有新加坡的經濟規模。換言之,中國已經崛起成為新加坡可畏的競爭對手。

去年SARS肆虐東亞,新加坡對中國崛起的焦慮盡寫在臉上。總理吳作棟拒絕訪問中國,還勸告外資不應該集中投資中國,不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其是東南亞國家最怕的,倒非中國在經濟方面的競爭力,而是中國日益蓬勃發展的經濟實力已經逐漸轉化為強大的國際政治影響力,更有能力發展軍力。眼前美國在東亞影響力消退,此消彼長,中國在本區域影響力日益強大。

中國迅速強大,兩岸勢力傾斜,惟台海局勢未見平靜,反而更形嚴峻,中國會否“和平崛起”,已經成為問號。

除了朝鮮半島局勢,台海危機是本區域安危的火點,攸關亞洲經濟興衰榮辱。誠如李顯龍所言,“兩岸一旦發生沖突,不只雙方要面對災難性后果,整個區域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非新加坡這個彈丸小島所能承擔;所以他要“親自瞭解台灣”和“留意局勢發展”。

因此,中國雖對李“為其訪台所做的辯解感到難以理解”,但李作為后任總理,站在新加坡利益上行事,對李來說,原也無可厚非。

但李顯龍訪台是單純想瞭解台海形勢?還是縱容和支持台獨勢力?台面上,中新各說各話。台面下,各種“圖謀”揣測、陰謀論,在互聯網論壇上滿天飛。

台灣媒體更直接認為,李訪台是台灣和新加坡軍事同盟的再確認,與台灣“敦邦計劃”有關,既是一旦台海發生戰端,新菲將成為台軍后撤和反擊據點。

對於台面下的各種揣測,新加坡毋需回應乃情有可原,但對台媒體之軍事同盟報道,迄今新加坡官方未直接否認,難免耐人尋味。

新加坡與台灣早年就建立某種程度上的軍事合作,通過所謂的星光計劃為新加坡軍隊提供軍事培訓。若說新加坡會陪葬新加坡繁榮興盛,僅僅為了對抗中國,而與台灣聯盟,卷入台海戰爭,未免危言聳聽,非務實的新加坡一貫作風。

新加坡或許還希望成為兩岸“和平使者”,提高新加坡“國際地位”,但目前台海形勢嚴峻,兩岸言和無期,新加坡再要扮演“和平使者”將吃力不討好。眼前中國日益強大,牽製中國影響力倒成周邊國家可能的首選戰略思維。

軍事上,新加坡親美國,不否認“敦邦計劃”,但這不表示新加坡會支持台獨或敵視中國,因為兩者皆不符合新加坡利益。作為小國,充其量,新加坡也只想對中國產生某種程度上的牽製,讓本身處在安全區域。

但新加坡並沒有放棄對中國的“和平演進”戰略思維。獅城政府積極推動東盟加三,除了經濟效益外,也冀望東盟經濟體加上日韓兩國經濟實力,可將中國嵌入東亞區域經濟共同利益體,遏製中國“變臉”。

從早年李光耀積極推動“江辜會談”到現在新加坡不否認“敦邦計劃”,說明了新加坡已經在調整區域戰略思維,在回應一個強大的中國前提下,介入兩岸局勢策略有變。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9938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