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亡朝代”与“亡国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亡朝代”与“亡国家”   
飞云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072

经验值: 434


文章标题: “亡朝代”与“亡国家” (251 reads)      时间: 2004-7-08 周四, 下午9:50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四)“亡朝代”与“亡国家”

明儒顾炎武就很明确地把“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区别开。他认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易姓改号,谓之亡国”,如清国那样使“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还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就是后人总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换言之,历史上的“易姓改号”的“亡国”就是“亡朝代”,“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亡天下”就是“亡国家”。

满清的入侵,就是“亡国家”(“亡天下”),就是中国继蒙元之后的又一次灭亡。其后近三百年,有的只是清国,并无中国,因为中国已亡。正因为如此,同盟会才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革命军凡解放一城,则谓之“光复”。


(五)“篱笆墙”与满洲人的归宿

除去血腥杀戮和残酷奴役、压榨,侵略者时刻不忘把满洲当作自己的本土、老窝,以备侵略果实守不住时的最后退路。

满清一入关即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禁关令。视满洲为满洲人的满洲,而不是中国人的满洲,因为中国只不过是抢夺来的殖民地,这在前文所说的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背后隐藏着为自己保留退路的真实目的。顺治临死前,曾告戒过满洲贵族,“实在守不住了,从哪里来,就退回到哪里去”, 雍正反复地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云云。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年间开始,殖民政府不惜代价于满洲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满洲长城,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辞海》)满洲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满清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农民破产,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于是,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源源不断地“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相比却猛增了七、八倍,而此时全国人口已达四亿多。到了清末,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俄对东北虎视眈眈。在此形势下,清廷不得已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至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新中国成立前夕达到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令满洲圣主们始料未及的是,辛亥革命后东北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几千万关内汉人于几百年后重返这片两千年来浸透着无数卫国平乱先辈鲜血的黑土地,“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覆灭的满清殖民政府无力保住祖上留下的退路,否则的话,满洲人依旧是伪满国或满洲国的满洲人,而不是中国的满族人。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是当初满洲人和中国人都没有料到的,但绝不是在二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中满汉融合的结果,而是辛亥革命后老窝被端(实为物归原主)、退路被抄,同时又面对几万万曾经被压迫被奴役者刻骨仇恨的目光这个极为不利的环境下形成的结果。然而,满清遗贵们并没有死心,这就出现了后来的“满蒙独立”运动和“伪满洲国”。满洲统治者为自己留的最后退路也确实是大片的肥沃黑土地,蕴藏丰富矿藏和资源的地方,成为了新中国百业复兴的最重要基地。

可见,满清以满洲人的身份入侵、统治中国。当其殖民统治覆灭后,满洲人成为后来中国的满族人,只不过是其老窝两次被端、退路被抄、回天乏术、无可奈何情况下的结局。

(六)朝皇帝比明朝皇帝简朴吗?(转自舰船知识军事历史论坛)

曾经有一本书叫《中国人史纲》,柏杨这家伙的故意断章取义、可以隐瞒的就隐瞒,胡说满清的皇帝很简朴,是明朝的皇帝奢华不能比的,然而事实又是如何?!

柏杨对比所谓清国皇宫的太监、宫女的数量和花消,抨击明朝皇帝奢华,显示清国皇帝简朴。但他却是采取不同时期、特定情况故意混淆。明朝的数据是明朝鼎盛时期,而清国却是顺治刚进北京时的情况。

如果真要比较,就拿明太祖刚进南京时比较比较。南京城宏伟是在城防建设,而皇宫终起朱元璋一生,都十分简陋。比如朱元璋办公的地方不远就是众皇子学习、游玩地方。皇子们由于简陋的地方,读书时被太阳晒,玩耍是只能在露天泥地上。朱元璋总是趁空闲时,把皇子们叫来训词到“要艰苦努力”。而顺治时期柏杨也故意隐瞒事实。李自成逃离北京时,紫禁城烧得只剩下“武英殿”,多尔衮举行典礼也只好在那里。顺治在多尔衮时期只是傀儡,而且顺治和太后被分宫隔离,实际就是软禁,这样的情况想奢华也奢华不起来。当时居西洋传教士记载,北京城最雄伟、奢华的是摄政王府,而皇宫根本没怎么建设。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立即将摄政王府彻底铲平,开始其醉生梦死的生活。

满清皇帝重用太监的确不多,但顺治却是最重用太监的皇帝。他建立了“十三衙门”,太监最盛时期多达4000多人,太监中的领袖就是吴良辅——顺治死后,十三衙门才被撤消,吴良辅被太后处死。十三衙门的地位如何,其实比明朝的司礼监还要庞大,因为明朝的太监毕竟还要通过内阁才能行使权力,而十三衙门却可以直接将皇帝的“朱批”下达官员。

再谈明清皇帝的宫殿。明朝皇帝迁都北京后,只有紫禁城一座皇宫。而清国皇帝常年居住的就有紫禁城、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后两者的规模、奢华远在紫禁城之上。而且清国皇帝大半时间是住在圆明园,雍正、咸丰基本都在圆明园。如果将这三处皇宫的太监、宫女、花消加上,明朝的皇帝实在太小儿科了!!!

柏杨不顾事实,编造、篡改历史,提满清皇帝掩盖对中国百姓敲骨吸髓的剥削,彻底暴露其满遗的丑陋的面目,“丑陋的中国人”这是柏杨最真实的写照。

再看明清两朝皇帝的后妃。明朝的皇帝的后妃,都取之民间下层,除了嘉靖皇帝曾经一次性纳了“九嫔”,其他皇帝的后妃也极少,最多册封过十几位。而寥寥两三妃占了一半,甚至中国历史上真真正正的一夫一妻恩爱皇帝皇后也出现在明朝。而清国,整个满族的姑娘,都要皇帝先选过,才能出嫁,如果皇帝需要的,再把汉族女人抬旗后再娶入,到底是谁好色?

说到皇帝好色,明朝好象也只有正德皇帝,但后妃也不多,风流也不过一个凤娘,其余的不过是这位太前卫的皇帝下令“寡妇改嫁”引出谣言。所谓“豹房”,只不过是正德皇帝喜欢西域艺人调教猛兽的地方。 而清国的皇帝呢,多尔衮简直就是“色中饿鬼”;顺治皇帝沉迷后宫,连自己儿子的奶娘也不放过,生下“奇授”,更不用说逼死弟弟,夺其妻子的乱伦行为,使索尼不得不改皇太极“不得取弟妇…”禁止乱伦的法令——其实皇太极自己取了姑侄,先行违反了;康熙不用说,后妃是清国皇帝最多的一位,而且连洗衣的“贱籍”也不放过,生下八贤王;乾隆只能用淫乱形容;咸丰天地一家春,淫乱而早亡;同治嫖妓梅毒而死;就是被打扮的十分简朴、寡欲的雍正皇帝,其实也是一个奢华、好色的伪君子。雍正在即位前只有一妻一妾,但所生的五子三女,却都是其他不同女子所生,完全过的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至极的生活。雍正后来暴死,极大可能就是服“红丸”,红丸是什么东西不用我说了,要是雍正真实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要红丸干吗?!清国最华丽的圆明园,就是雍正皇帝动工兴建的,而承德避暑山庄外的八大寺,也是雍正动工的,清国西陵园也是雍正建设了。

不但如此,清国皇帝指责明朝皇帝的内库,而雍正的内库也是相当惊人的。那位十三爷死的时候,雍正皇帝就是拿了雍和宫一处的内库办的丧事,花了一百多万两白银。雍和宫当时还在皇城之外,不过是一个极小的内库而已。明朝皇帝的内库,是被人指责很多的,但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只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基本上是500两以上的镇库锭,国库则只有200多万两。看起来是比较多,明朝的一年收入不过5000万两,那么内库如果动用的话,只能维持两个月,加上战争花消大,恐怕维持不了一个月,崇祯皇帝根本不是一个守财奴!!!500两镇库锭,可见都是历代皇帝积累的,而不是临时搜刮的。而顺治初年,南方还在作战,四川还未平定,小半个贫穷的中国,清国一年的收入就达4000万两白银!!!什么“永不加赋”根本就是谎言而已!!!

那么皇帝的陵墓呢?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的陵墓由于特殊原因庞大以外,让我们看看其他的。万历皇帝是明朝皇帝中最奢华的一位,因为他大量搜刮矿税而被指责。但是他的著名的定陵被挖掘后,随葬的物品虽然也很有价值,但作为皇帝,尤其是明朝最奢华皇帝,其实还是太少。陵墓的建造,居史料载,花费450万两白银——在位45年,每年花10万两,对于5000万年收入,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清国光绪皇帝的一场婚礼,就花去800万两——同治皇帝婚礼更远在光绪之上,除去白银贬值,两者相当。慈喜太后的陵墓呢,我只举两个数据:入口的一块匾,花费了5000两黄金,折合白银约15万两;棺内的珠宝,大量缅甸宝石、珍珠,估价就在7000万两白银!

在满清皇帝奢华列举下,我再另举一项花消,而且是满族统治者特定的花消,八旗子弟的花消,每月6两白银的旗费。就算旗人100万成年男子(清国末年恐怕三四倍),每人一年72两,就要7200万两。国库的收入清国最多8000——9000万两,但实际上皇庄、内库、官营收入等不入帐的收入更大!

满清统治者对中华民族的剥削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吸尽中国百姓的血汗!!!

谁叫《明史》是伪满修的呢?又是谁叫民国没来得及修《清史》呢?最后又是谁把满清的遗老遗少请出来写了《清史》稿呢?最后,新中国怎么就定都于满清旧都,让满清遗老遗少获得了特别的影响力了呢?!要是不贬明扬清,那才叫怪呢!!

(七)“康雍乾盛世”是个什么东西?

诗人唐甄在山西做过知县,亲眼目睹了满清统治之下的痛苦生活,他著有《潜书》,里面提到: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可见所谓的“康雍乾”,其实都是被拔高的侏儒,在他们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是相当痛苦的。经康熙、乾隆两朝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使中国多么落后贫穷,引用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一句话:“贫穷得令人惊讶,一路上我们丢掉的垃圾,被人捡去吃” “叫花子一样的军队”。什么是盛世?在马戛尔尼们看来,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处于强盛期,是看法律是否背离人性,是看国民精神是否受到压抑,是看物质生活质量如何,所以他认为乾隆时代是末世。但在中国文人的眼中,只要皇帝的位子稳,越坐越长久,没有第二者来抢夺就是盛世了,至于如何摧残人性,人们的精神如何畸形,创造力如何受到伤害,则都不必想了。直到现在,他们还对“康乾盛世”津津乐道,认为是历史上伟大辉煌的一页,是民族的骄傲,是我华夏之所以能万古长存以至不灭的明证。那些满遗们喋喋不休地嚷嚷:中国在满族人的领导下,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康乾盛世”长达一百五十多年,不论从规模还是时间上,都远远超过了汉民族历史上汉代的”文景之治”和唐代的“贞观之治”。 (转自舰船知识军事历史论坛,下同)

但“康雍乾”盛世对于中国社会上层来说依然是真实的。虽然官宦文人他们在笔记里记下汉人妇女被康熙的八旗军队装在麻袋里在集市上卖,嘉庆年从关外调八旗镇压白莲教起义还在各“未乱州县”掠夺儿童回关外贩卖为奴等等,但在笔记下一页里他们会衷心称赞我伪满圣主的仁德,他们应该从来不敢正视我伪满是异族压迫政权的概念。

认为他们矛盾就错了,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满清统治制止了各种逸出专制制度使中国近世化获得人文启蒙的努力,末路痛苦挣扎的传统秩序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他们也获得自身继续存在的辩护。

虽然满清主子要他们留着金钱鼠尾奴颜婢膝,大搞文字狱,动辄斩首、弃市、凌迟、门诛,甚至灭九族,连已经死了多年的都要开棺戮尸,但都在“虽不满意,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了。所以曾国藩才成了他们的英雄。愚昧带着巨大的身体力量与阻挡历史前行的力量结合,将“寻找出路”的必然性活生生就拖延了近三个世纪。满洲人入关树立清帝国,对中国历史而言,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也必须澄清。中国的封建制度进入15世纪前后,已经开始步入暮年阶段,其野蛮性、腐朽性、落后性与反动性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社会积淀起来的各种沉垢日重一日,艰难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到腐败政治的摧残、传统观念的压迫与封建经济的排挤,成长极为缓慢。这与欧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西方,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世纪的封建势力及其意识形态“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罗盘针打开了世界航海的大门……”采用新的方式进行生产的新兴资产阶级以其日益充实的经济势力不断排挤、侵占封建贵族的领地;欧洲各地日益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腐朽的封建势力、夺取政权;欧洲的殖民者和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掠夺财富、建立贸易、寻求市场,并且开始扣击中国古老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明王朝的统治固然腐朽,但这种腐朽当中也孕育着新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腐朽也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必然与需要。但这种变革过程却阴差阳错的被满洲人入关所打断。满洲在入关以前,长期处在原始社会阶段,到16世纪前后,才过度到军事奴隶制社会,八旗制度是典型的军事奴隶制度,有点象古希腊的荷马时代。中国社会古老的封建制度相对于新兴的满洲民族来说,还是比较新鲜、进步的社会制度,再加上满洲贵族对于汉族地主阶级和汉民族的猜疑心理与防范意识,着力强化已经非常腐朽的君主专制政体,极端强化各种形式的精神愚民。这样,原有的腐朽的专制主义制度不仅没有得到松动,反而得到病态、畸形的巩固,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后世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现在!

至于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腐朽已极的古老封建帝国寿终正寝之前最后一次微弱的回光复照,从世界史的角度看,这绝对不是什么“盛世”,而是“未世”,是严重的历史倒退。一方面,从明中叶开始的缓慢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了,封建小农经济在短暂的复苏之后一直保守、缓慢的持续着;同时,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到极限。在貌似平静的封建社会内部,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堆积,最终导致乾隆末期的中国社会大溃败!但这段历史由于近年来各类“辫子戏”的误导,再加上余秋雨、二月河之流的文人不负责任的肆意鼓噪,以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颠倒黑白、涂抹历史的不良企图,已经被弄的面目全非,在民众中造成严重的误解与误导。(摘自北大中文论坛)

清王朝以异族统治者御临天下268年期间,对于文人之镇压,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据记载,中央政府一共搞了160余起文字狱案件,平均一年半就要对文人开刀一次。掉脑袋的,坐大牢的,流放宁古塔,或更远的黑龙江,乌苏里江,给披甲人为奴的,每起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加上各级地方官吏和无耻小人的共同作恶,全国到底关、杀、流了多少精英知识分子,恐怕是个统计不出的巨大数字。所谓“盛世”时期的文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日子并不比俄国那位生活在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任尼琴,会好到哪里去。试看乾隆年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隔三差五就要跳出来大呼皇恩浩荡,歌功颂德的卑微心态,纯粹是他看到同行脑袋掉的太多,而吓出来的惊恐后遗症,做这样一个“盛世”文人,其可怜巴巴的生存现状,真想不出把中国人都变成“奴才该死”的“世”,何“盛”之有?所以,对时下流行的昧心之论“盛世说”,我是持质疑态度的。(摘自沈阳日报2004年6月11日,文人长寿考,李国文)

(八)宽恕与包容的回赠——今天一些满人并未正确对待历史甚至“想入非非”

吉祥满族网:

●网站首页:金戈铁马入中原,一统汉家二百年。关山百战血犹热,铁骑千旅锋刀寒。大漠孤烟落日尽,江南沐雨霜风残。安得提兵渡河洛,不斩楼兰誓不还。——在俄罗斯的蒙古人敢这样嚣张吗?

●振兴满洲文化 提高满洲意识 捍卫满洲血统;再过一百年看看谁是好汉;我們走的壹小步;就是滿洲民族走的壹大步!我时刻准备着为满洲复兴而献身(贼心再次萌动);满洲复兴一定会实现(可不是中国政府所说的振兴东北);我挺崇拜川岛芳子的(认倭做父,祸害中华的满贼。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建立伪满军、长城抗战、卢沟桥事变、1.28事变及营救秋鸿皇后等臭名昭著的卖国活动都留下了她的倩影,为日寇侵华建立了卓越功勋)。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说:“清代民族关系是中国皇朝史上最好的时期”、“孙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宣传中,嘉定三屠被扩大化、政治化了”(——信口雌黄,缺乏良知,与倭人的狡辩相。)

●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关纪新说,沦为满人奴隶的汉人现在都应划为满族,如曹雪芹家族。

满族人网:

●“扬州十日”是多铎不慎为部下酿成。

●必须历史地看待民族间的冲突。很多今天的民族,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其先民。比如满族、赫哲族与金、比如回鹘与维吾尔。如果把岳飞定义为(中华)民族英雄,那么换一个立场,与他们同一战场上战斗的金兀术在金国看来也是民族英雄,他也应该称为(中华)民族英雄。如此推论,则无有是非。因此不可以把岳飞称作(中华)民族英雄,否则不光难于自圆其说,而且也必伤及金人后裔族群的民族感情。——得寸进尺!中秋月饼岂不伤害蒙古族人感情?中国人月饼也不要吃了,中秋节也不要过了?今天的中国不是昔日的金国,金人后裔成为今天的中国人只不过是殖民统治覆灭的结果。

●满族人血统的界定:

(1)、父母均为满族的,其子女为满族。

(2)、父方为满族,母方为其他民族时,其子女为满族。

(3)、母方为满族,父方为其他民族时,其男性子女为满族。(注:锡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均按满族计算)——越俎代庖,自以为是。

●在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满族的先世早已经创造了高于汉民族的文明,正是在这种文明的基础上,今天的满族人的先世曾经以建立过的数个强大的政权(国家)而活跃于广袤的亚洲的大部分。如历史上的”渤海国”曾经被其他国家极为尊敬地称其为“海东盛国”;又如历史上的“大金国”,其地域远远超过了汉民族所建立的“宋国”,而且其国力的强盛为“宋国”所畏惧,甚至称“大金国”为”亲邦”而自称为“子邦”:至于后来众所周知的“伪满国”,那更是有目共睹。中国在满族人的领导下,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康乾盛世”长达一百五十多年,不论从规模还是时间上,都远远超过了汉民族历史上汉代的”文景之治”和唐代的“贞观之治”。国家领土的规模和范围也是亚洲最大的(超过了元朝)。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作为满族先世所在以满洲文明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政权在数次和汉民族在所谓的“文明”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政权的战争中均取得了胜利,这不仅是每一次战役的胜利,而是从此证明了满族所创造的文明更加的优秀。如果说汉民族的“文明”优于满族的文明的话,那么在此文明指导下建立的政权并未做出优于满族人所创造的成绩,那么这种“文明”又怎么能称行上是“先进”的呢?如果在理论上一定称其为“先进”的话,那么,相信人类中的绝大多数人是都会选择那个所谓“落后”于这个“文明”的满族所创造的文明的。——大言不惭的寄生虫,女真人以掳掠、杀戮为生

●渤海建国二百多年,生产力很是发达,曾被邻国(中国)敬畏地称作“海东盛国”。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之一。现在有些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篡改历史,说什么“满族先世建立的渤海国不是一个国家”等等。——与朝鲜、南朝鲜史学界对我国编纂东北边疆史的抗议相同。渤海国实为唐朝的附属国,南朝鲜人认为渤海国是他们的祖先高丽人建立的独立主权国家,去年以渤海国国主“大祚荣”之名命名了一艘驱逐舰。

满族文化网:

●由于受到了明国的挑唆(明国认为一个不统一的满洲更适合它的需要,因此利用一切的手段对满洲的内部进行挑拨),满洲的很多部落因此连续地发生内战,导致了满族内部的分裂。当时的满洲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努尔哈赤即出自建州女真,由于其在少年时期就看清楚了明朝反动政府政府的真实面目(即言尔无信、极端虚伪、目光短浅、外表强大实则虚弱),所以努尔哈赤在以后与明国作战的时期内才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部署。努尔哈赤从1583年起兵,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616年的时候又建立起了一个满族人自己的国家--大金国(别称是满洲国,为了与满族先前所建立的大金国相区别故称“后金”),在建国期间,满族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数次击败了明朝侵略军作出的干扰满族统一活动的军事举动。建国后,明朝贼心不死地想把后金这个再次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其不仅在很多方面对满洲进行渗透和挑拨,并且在其在以上方法没有取得效果的时候竟然诉诸武力,对后金进行武装侵略,妄图对满族实行灭绝政策。所幸的是,满族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地齐心对外(象在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中满族打败了数倍于己的入侵的明朝军队就体现出了满族的团结),终于使明朝反动政府的阴谋没有得逞。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同年其第八子皇太极即位。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伪满”,在这前一年(即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他正式告谕天下,定“满洲”为女真诸部的统一称谓。——中国维护东北的统一是侵略,那满清入关是什么?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800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