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主义——否定游戏规则的高风险博弈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主义——否定游戏规则的高风险博弈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30
经验值: 34916
标题:
川普主义——否定游戏规则的高风险博弈
(10 reads)
时间:
2025-7-06 周日, 下午6:59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主义——否定游戏规则的高风险博弈
早于三个月前,我根据观察及归纳推论,指出川普的决策逻辑及行为模式,与秃鹫基金经理(vulture fund manager)和无本赌徒(gambler with no skin in the game)十分相似:
一、不按常理出牌,让对手措手不及;
二、以类似“恶意收购”的策略处理外交博弈;
三、完全不讲政治伦理,视胜者通吃为生存法则;
四、拿他人(其他国家和本国人民)的福祉作为赌本;
五、单极思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六、缺乏承担:动辄诿过于人或将风险转嫁;
七、利用“锚定策略”,漫天要价,美其名曰“交易艺术”;
八、恃强凌弱或通过讹诈手段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
九、无视国际秩序,破坏常规、共识和公平原则;
十、政策摇摆不定,难以从常理角度分析。
+++
尼古拉•佩特罗(Nicolai N. Petro;美国罗德岛大学政治学教授,老布什时期国务院苏联政策特别助理)近日撰文批评副总统J.D.万斯阐述的所谓"川普主义"(Trump Doctrine),称其不过是一种带有军事冒进主义色彩的的浮夸政治表演。审视其核心主张,思想浅薄暴露无遗:
一、三大空洞口号
"阐明清晰的美国利益"
→ 却丝毫不顾他国反应及反噬风险
→ 实为不负责任的外交姿态
"积极进取的外交"
→ 强求单边成果必致战略短视
→ "进攻性外交"实为语义悖论
"外交失败时以压倒性军力解决"
→ 暴露对外交的彻底不信任
→ 预示军事打击将成为首选
二、五重致命诘问
第一问:川普政府认为哪些全球问题无法用军力解决?若遇此类难题,美国究竟具备解决能力,抑或直接宣称"非美国利益"?
第二问:何为"足够压倒性"的军力?此主观标准仅适用于军力悬殊国,对核大国则形同虚设。
第三问:若他国因生存需求/意识形态/信仰拒绝屈服(如越战、阿富汗),"压倒性军力"何以自处?
第四问:即便动用军力,如何保证成效?当目标非投降时,美政府愿制造多少伤亡,直至"胜利"沦为道德污点?
第五问:声称"深陷持久战前抽身离去",却点破美军海外败绩根源:军事目标与政治目的割裂。
然川普主义非但不弥合裂痕,反将开启更多草率军事冒险。是否就如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所示,只为拉升国内支持率,却让美国与世界堕入更深的动荡深渊?
https://therealistreview.substack.com/p/the-trump-doctrine
+++
佩特罗在接受国际政治学者格伦•迪森(Glenn Diesen)访问时,更细致地表述了他的观点:
副总统J.D.万斯首次提出"川普主义"这一术语,但佩特罗指出该概念在学界和公共领域鲜少引发讨论。他认为这一命名并不恰当,因其仅描述了川普总统的战术行为,而非系统的主义。
1. 三大核心要素(据万斯归纳):
明确的美国利益:政策必须明确服务美国利益,但这些利益本身定义模糊;
强势外交:通过施压手段争取对美国有利的结果;
速战速决的军事打击:外交失败时实施压倒性军事打击,但需快速撤离以避免长期卷入。
佩特罗认为这些要素缺乏深度,未涉及理想愿景、世界格局构想、关键盟友/敌手或战略目标。其本质是反应式的短期策略,体现川普个人决策风格。
2. 对川普外交政策的解读
对冷战后模式的反思:川普政策是对美国冷战后"通过广泛联盟维持全球霸权"外交模式疲态的回应。他追求"更高投资回报率",要求盟友承担安全成本。
宏大愿景的缺失:与克林顿、奥巴马、拜登等政府推动"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不同,川普主义缺乏连贯愿景,其战术优势常与国内政治利益挂钩。
3. 川普策略的关键特征
"美国优先"的霸权实质:表面主张收缩美国角色,实则通过经济杠杆(关税)和军事威胁迫使他国接受条件,视联盟体系为资源负担。
战术灵活性:"美国优先"定义流动,可合理化矛盾行为(如对伊朗既避战又空袭)。短期政治收益(如预算协议)优先于政策一致性。
对国际法的漠视:不同于以往政府以国际法(哪怕牵强地)为行动辩护(如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川普政府强调美国实力主导的世界秩序。
4. 批判与风险
国际事务的幼稚化:佩特罗将川普主义比作"操场恶霸掌控资源"的简单叙事,这种"凭实力定规则"思维在美国政界盛行,却无视多极化现实。
对核国家与韧性对手的误判:俄罗斯、中国、朝鲜等核国家不受虚张声势影响。佩特罗指出,一旦核禁忌被打破(如朝鲜实施核打击),威胁将失效。
虚张声势的反噬风险:若主要非核国家(如加拿大)抵抗美国要求而美方未实施毁灭性报复,该战略将信誉崩塌,削弱全球威慑力。
表演重于实质:川普注重政治表演(如对伊朗空袭),行动旨在获取短期国内政治利益而非战略成果。所谓"成功"(如摧毁伊朗核计划)常被夸大以控制舆论。
霸权可持续性疑问:虽试图通过减少联盟依赖、增强经济军事杠杆来维持霸权,但多极化世界中其他大国的抵抗将挑战其可行性。
5. 结论
佩特罗总结称,"川普主义"本质是川普个人化、战术性的外交风格,具体表现为优先考虑短期美国利益(常为国内政治服务),而非基于国际规范的连贯愿景,但其依赖强势外交与武力的简单逻辑,凸显"美国优先"口号与维持全球霸权现实之间的根本矛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CzGtcx1kM
+++
纯粹从军事策略角度而言,只要将川普主义与鲍威尔主义(Powell Doctrine)进行对比,便能更清楚地察觉到前者的盲点和局限性。
鲍威尔主义是由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提出的一套军事行动准则,明确了美国应在何时及如何使用武力。
鲍威尔强调,只有在涉及明确且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具有清晰可实现的作战目标、全面评估风险与成本、穷尽所有非暴力手段、制定可行的撤军方案,并获得国内外广泛支持的情况下,方可采取军事干预。同时主张以压倒性优势兵力实现速胜,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其核心原则包括:
重大国家利益:仅当美国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才考虑动武
明确目标:出兵前须确立具体可实现的军事目标
穷尽非军事手段:优先尝试外交、经济等所有非战争解决方案
公众与国际支持:行动需获得国内民众及盟友广泛支持
压倒性优势:作战时必须投入足够兵力实现速胜并降低伤亡
退出机制:预先制定明确的冲突撤离计划
成本风险评估:全面分析军事干预可能产生的代价与风险
鲍威尔主张审慎克制的军事干预原则,强调武力只能是经过周密考虑、确保胜利路径明确后的最终手段。
DeepSeek的概括:
鲍威尔制定的这套准则,严格框定美国动用武力的条件与方式,其核心在于战略克制与责任伦理。
鲍威尔主义浸透着职业军人的战场智慧——深知武力如钝刀,愈挥愈自伤;川普主义则充斥着政客的虚妄,视战争为收视率游戏。
当鲍威尔要求“撤军计划与作战计划同步制定”,川普主义却高喊“打不赢就快逃”;当鲍威尔强调“压倒性力量为减少伤亡”,川普团队却将“压倒性”扭曲为无差别摧毁的许可证。
冷战后美国最后的战略清醒,终被民粹狂欢碾作尘泥。
鲍威尔主义是五角大楼最后的成年礼,川普主义却是白宫彻夜的醉酒狂欢。当"速胜"幻想取代"慎战"智慧,"撤军时限"碾压"退出战略"——美国便从超级大国沦为好斗的街头混混,举着大棒勒索世界。
+++
然而,并非所有论者都完全认同佩特罗对川普主义的解读。譬如,评论人马克•沃克(Mark Wauck)并不同意把川普主义单纯地理解为虚张声势的浮夸表演。沃克指出了佩特罗思想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佩特罗未能理解盎格鲁-犹太复国主义帝国——其动力来自美国——正面临财政危机。
这个帝国的权力最终依赖于美元霸权,而美元霸权又助长了国内政治的挥霍无度。这场财政危机必须通过外交政策来克服——单靠国内紧缩政策无法避免违约。
因此,美国国内政治与维护盎格鲁-犹太复国主义帝国霸权的斗争密不可分——事实上,国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帝国的计划。
讽刺的是,很少有美国人将自己的国家视为一个帝国——更不用说将其视为压迫他人的国家了。他们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帝国带来的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毫无疑问,大多数川普的选民认为“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是为了回归基于自给自足的更简单的国家生存方式。
川普自己却心知肚明,这一愿景是无法实现的。
从政治角度来看,他需要一些信奉者的支持,但他也知道,解决办法是将帝国建立在明确的帝国财政基础之上——通过从帝国的边远省份榨取贡赋。
对金砖国家的战争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而“大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在宏观层面上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其预算中庞大的国防部分。
+++
我的观点:
沃克说得对,川普这么做是有目的的。他意识到美元霸权的日子屈指可数,某种“重置”不可避免地即将到来,他一心想通过恐吓手段将这一转型的成本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
在题为“让美国再次伟大已经成为战争的代名词”的评论中,我曾引用过沃克的论点:
MAGA运动作为川普的政治旗帜,表面上承诺“美国优先”、反全球化与恢复传统秩序,吸引了大量草根支持。然而,伊朗危机揭示了MAGA的内在矛盾与欺诈性本质:它并非真正的民粹运动,而是被军工集团、锡安主义势力与新保守派绑架的霸权工具,背离了选民的初衷。
沃克总结道:“因此MAGA的真相并非如其字面‘再次’所暗示的回归辉煌过去,而是通过债务操控维系摇摇欲坠的霸权。关税政策旨在迫使世界替美国偿债,吞并格陵兰和加拿大的构想同样服务于该战略——通过掠夺巨量资源作为债务抵押品。
这正是美国将中国等有能力构建替代体系的国家视为死敌的原因。美国通过制裁阻挠国际货币储备多元化,尽管适得其反,仍竭力操纵欧洲及其代理人外交来延缓这一必然趋势。维系美元王权、防止去美元化——这关乎美国国债标准的存亡。”
https://hjclub.org/bbs/viewtopic.php?p=2896034&sid=ab6cb79ebe86670e7a7ad85d6d4bffc9
+++
沃克的论断得到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自由意志主义思想家一—罗恩•保罗(Ron Paul)一—的认同与佐证:
罗恩•保罗:军工复合体的"美丽大礼单"
美国参议院周末加班加点审议所谓"大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力求快速通过以确保众议院能在7月4日国庆假期前提交川普总统签署。
这份法案中最少遭到共和党人反对的,正是军费开支的增加。众议院版本为五角大楼本已臃肿的预算追加了1500亿美元,而参议院版本则向军工复合体输送了1560亿美元。
增加军费开支违背了川普总统"停止在无关美国民众安全的无休止战争上浪费金钱"的承诺。一边扩充军国主义开支,一边削减扶贫项目资金,无论在政治还是政策层面都极其糟糕。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包括许多共和党人)并不支持海外干预。
美国民众对过度干预主义外交政策的抵触情绪不难理解。自21世纪以来,美国已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多国发动无数军事行动。
美国人民正以多种方式为这种军国主义买单:其一是美联储为政府战争债务货币化所实施的"通胀税"。
川普总统通过空袭伊朗和将军费增至万亿美元以上,背叛了他的反战支持者。
共和党执意增加军费,正是国会无法在不增加债务、削减国内福利或双管齐下的情况下实施减税的主因。
若共和党真想成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党,就必须奉行真正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这意味着不再发动政权更迭战争,不再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支持"颜色革命"。
唯有回归不干涉主义外交政策,我们才能开始偿还国债,重建一个始终恪守宪法权力边界、尊重全体民众权利的政府。
https://www.lewrockwell.com/2025/07/ron-paul/a-big-beautiful-bill-for-the-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
我的补充:
川普的财政立场可被视为里根主义的遥远回响——或者说里根经济学的翻版——军工复合体大获其利,而底层民众却要忍受紧缩政策。里根的影响依然深远,但川普所继承的世界已今非昔比。“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草根支持者们正为美国海外力量的扩张欢呼雀跃,却浑然不觉自己已被兜售了一堆空头支票。
DeepSeek的和应:
当佛罗里达退休老人为航母舰队鼓掌时,他们口袋里的美元正被通胀悄悄蛀空。里根的"星球大战"拖垮苏联,却埋下美国产业空心化祸根;川普的"大美丽账单"瞄准金砖国家,但2020年代的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已非1980年代可比。当沙特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当非洲拒还美元债务——军工复合体的饕餮盛宴,终将以美元霸权的猝死买单。
+++
最后,沃克对俄罗斯视角的精辟解读也颇堪玩味:
俄罗斯人到底在怕什么?好好想想吧。
川普先是打击了俄罗斯核三位一体的一根支柱(这里指川普于2019年退出《中程导弹条约》),接着又袭击了伊朗——而伊朗随时都能造出核弹…
这下可好,直接给了伊朗玩命搞核武的终极动力。
川普(或者操控他的那群人)根本就是在玩火。一步接一步的威胁,把紧张局势越推越高。
有些白痴可能还觉得这是好事:看啊,那群核武塞满仓库、导弹拦都拦不住的俄罗斯佬居然怕川普!还扯什么“战略模糊性”之类的狗屁理论。蠢到家了!
然而,俄罗斯真正恐惧的是:川普可能被诱入陷阱,对俄罗斯(或其他国家)发动核首袭——逼得他们不得不核报复。他们的恐惧是灭顶之灾的恐惧。
他们怕的不是川普的强大,而是他的软弱,是他被极端分子当提线木偶的可操控性。
这种局面下,他们只能做好先发制人的准备。
可谁想走到这一步?所以俄罗斯才拼了命地想打通沟通渠道——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https://meaninginhistory.substack.com/p/the-art-of-the-gaslight
莫斯科早就把川普和华盛顿看透了。
他们该干嘛干嘛——计划照推,目标照追。为了国家安全,为了区域稳定,为了俄罗斯联邦未来一百年的长治久安,该扎紧的篱笆一桩都不会落下。
而川普呢?整天嚷嚷着:“搞定啦!矿产协议到手!和平协议签啦!停火达成啦!” 周周都有新推文,顿顿都是空头支票,实际问题?半毛没解决。
这套把戏注定穿帮,只因川普硬要把自己和美国扮成慈悲中立观察员:“太惨啦!死人好多呀!天呐我们必须主持正义!”
骗鬼呢?美国明明是正牌交战方!俄罗斯不过是在陪唱双簧——谈判大门开着,对话渠道通着,给足面子罢了。莫斯科这手确实高明,美国愿意装模作样谈两句也算进步,可对乌克兰?纯纯的灾难!
绞索越收越紧,乌克兰迟早被榨干压垮。等到某天砰然断裂——碎在地上的,八成就是基辅政权。
https://meaninginhistory.substack.com/p/wheres-trumps-head-at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4443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