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转帖] 日俄战争中清廷为何暗助日本 |
 |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
|
|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751057&boardid=1&page=1&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中学教科书中提到日俄战争时说,清政府坐视两强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不闻不问,保持中立。其实当时清政府名义上保持中立,暗地里却支持日本。刚在甲午战争中与日本结怨的清政府为何要帮助日本呢?这要从八国联军说起。
沙俄趁乱占领东北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沙俄利用八国联军侵华的混乱局势,以替清廷维持秩序和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并且拒不撤军。东北是清廷的“发祥之地”,他们当然不肯把列祖列宗陵寝之地割让给俄国人。清廷在无力单独驱逐沙俄的情况下,只有诉诸列强,将东北问题国际化。不久,清政府将沙俄拒不撤军的消息透露给了日本及其他列强,列强尤其是日本的介入,使得沙俄“和平独霸东北”的企图落空。1904年2月6日,日本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8日,日本海军突袭了旅顺港内的俄舰,日俄战争爆发。作为这场战争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清廷选择了“局外中立”。
袁世凯反对“联日拒俄”
允许他国在本国领土上交战,这无疑是荒谬可耻的,但在当时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却是唯一对中国有利的选择。当时清廷自甲午战争后编练的新军因遭八国联军打击而解体。再者,按《辛丑条约》规定,中国须接受为期两年军火禁运的国际制裁,而且由于要赔款,清廷已无粮饷支撑对俄作战。
当时清廷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多数地方督抚主张“联日拒俄”,因为由于中俄接壤,相比日本,俄国对中国的领土威胁更大。而唯独袁世凯要求朝廷在即将爆发的日俄战争中保持“中立”,其理由是:“附俄则日以海军扰我东南,附日则俄分陆军扰我西北,不但中国立危,且恐牵动全球。日俄果决裂,我当守局外。”
清政府暗地里助日抗俄
虽有宣称严守“中立”,但其实当时的中国还是暗中支持日本的,其主要支援手段包括:
为日军提供情报方面的支持。1903年底,袁从北洋军中挑选数十名精干士官,与日本组成了联合侦探队。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就是因为参加日军的谍报活动,战后被晋升为上尉军衔的,日军授予其勋章。直隶总督府每天还将东北和蒙古的情报通过袁世凯的日本顾问转交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部。
此外,部分清军直接参与了日军的军事行动。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清军陆续调往东北者有数万人。这些清军抗俄情绪高涨,参与到了日军的作战行动当中。1904年5月7日,俄军指责“兴京厅以南所扎之华队随同日人攻打俄人”。此外,清廷对日军招募华人义勇队之举,故意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日本在东北收编了以冯德麟为首的土匪组成“东亚义勇军”,这支华人武装与俄军交战64次,仅俄军将校就有12人被他们打死。当时清政府还以红十字会长盛宣怀(当时他是工部左侍郎)名义秘密筹款对日军抚恤。最终日本战胜,清廷借日本之手保住了东北。(摘编自《文史哲》)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