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盛世悲歌 --《神探亨特张》观后 |
 |
易明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039
经验值: 12663
|
|
|
作者:易明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盛世悲歌 --《神探亨特张》观后
《神探亨特张》由业余导演执导和一帮业余演员演出,却一举夺得了2012年的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神探张是北京海淀分局双榆树派出所一名便衣民警,在七年的时间里抓获1600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管区内,差不多每工作日抓贼一名。此事依我看与其说该警察是神探,倒不如说北京现在的小偷太多。影片着重地提示人们,大多数的窃贼都是为生活所迫才走上犯罪的道路的。这在一个基尼系数超过0.6的国家其实应该见怪不怪。别人不说,恩格斯就曾经为这些窃贼的原始正义行为进行过辩护。可惜该片编剧没能从这1600多个样本中,挑选出足以令人信服的典型形象或事件来说明这一点。 在影片中,不管是警察还是小偷,出彩儿的地方不多,没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作品再现了一个在贫富差别日益扩大的所谓盛世里所发生的各种光怪陆离。影片具有典型的纪录片风格,其朴素自然的表现手法似乎也比那些由专业演员创造的装腔作势的作品更有魅力。在一个克尽职守的警察与各种偷盗,碰瓷,诈骗行为的斗智斗勇中,所展现的人性话题也确实令人思考。 其中的高潮是在一次类似小悦悦或药家鑫事件后,窃贼头扬言要偷够10万元用于慈善捐款。而神探张却带伤擒贼,并把自己的奖金用于补偿纠缠自己多年的受害者。故事的真实性与否不得而知,但雕琢的痕迹明显存在,这也相应地降低了影片对现实的批判力度。
影片不乏黑色幽默,例如碰瓷的盗贼言之凿凿地和警察辩论,论证他是在如何有效地帮助政府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他们又如何盗亦有道,所以从来就不碰北京人的瓷儿。更有愤世嫉俗者大骂蛤蟆国的不仁不义,以及小偷如何煞有介事地把警察和自己看成舞台上的演员。唯一的遗珠之恨是,影片中的警察几乎都是好人,于是社会上的恶警形象就被彻底地掩盖了。据神探说,警察是抽不起中华烟的。此话如果改成警察买不起中华烟也许才更准确些。别人不说,多年前我到派出所办事,最后留在他们办公桌上的,恰恰就是两条中华烟。
此片如果由我编剧,结尾会被改成这样。 由于神探张忙于抓贼,他的小女儿无人看管,被无良司机碾压而残,却无钱救治。 这使众人良心发现,从而大动恻隐之心地发起捐款,以至于连乞丐们都解囊相助。这个行动最后也感动了窃贼,在小姑娘脱离危险之前,他们毅然地发起罢偷行动。这使得在神探张的辖区内,居然在短期内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但最后窃贼头却由于一时疏忽,在做好事时落入法网,被神探张捉拿归案。小偷罢偷的事情在20多年前的北京确实发生过,所以我的这个改动其实符合原创的纪实主义风格。但问题是我去国日久,不知道这类盗亦有道的古风,如今是否已经在大陆彻底地绝迹了。
作者:易明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易明于2012-12-15 周六, 上午12:5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