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犀利公: 现代国家,维护统一靠什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犀利公: 现代国家,维护统一靠什么?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zt 犀利公: 现代国家,维护统一靠什么? (254 reads)      时间: 2011-12-06 周二, 上午12:09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摘要:

跳出“中华民族”这个大筐,切切实实构建“中国人”这个新理念,
是未来中国统一而又稳定的唯一途径。

——兼评宋鲁郑先生

作者 犀利公


宋先生最近发表一篇关于民主与动乱的大作,网友促请我评读,不得不认真一回。

1、印象宋鲁郑

据说宋先生是高产作家,每天至少一篇。又据说宋非一人,实为三人写作组,分别姓宋、鲁、郑。印象深刻的一篇叫《与胡主席面对面》,还配有宋先生在胡下榻的宾馆前的大幅留影。文章并无特别之处,除盛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伟业”之外,也描绘了见到胡主席的激动心情,与“新中国三大演讲家”之一的彭清一先生1980年代在全国到处作报告,激动地回忆“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并有幸握了毛一个手指头的场面”,大致相似。

但凡看过宋先生几篇文章的读者,都会了解他的一件外套和两记猴拳。旅欧华人这件外衣,颇能迷惑人,似乎证明其身份是中立的。颠倒黑白、搅乱问题,是他的主要拳法。所以,宋的文章,尽管洋洋洒洒、貌似有理,但读过之后,大都仅留下“混账”二字的印象。

宋先生像一只巧舌八哥,腋下夹一本法兰西派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闲得无聊,便常常蹲在高枝上,对地球上最大的鸟笼中的鸟群布道:“西方的民主自由全是假的,我在那儿生活了十几年,比你们了解。”言毕,揣起鸟笼主人给的赏银,又向西飞去。

云雀们不相信,诘问他为何不回笼中来。

一只云雀学着宋诬批陈光诚的语调,
说道:“我一直觉得宋鲁郑身上有许多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人情、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一,腐朽的西方世界,极少有人为了他人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宋作为半个洋人,生活在巴黎,声称在中国没有他自己的利益,却总是为了中国权贵的利益出头,这是相当不符合人之常情的。你们可以想想,自己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二,西方是一个讲究诚信的社会,十分注重讲真话。宋鲁郑自称是生意人,移民西方,享受西方的言论自由。在他的利益没有受到任何侵害的情况下,他竟然对自己乐于享受的民主自由,极尽污蔑之能事;对自己成功逃避的“中国模式”,极力美化,这是极不正常的。我们可以想想,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三,西方是一个讲求人权的社会,只要你做错了,即便是朋友,也会直言。比如中国有那么多强拆、私捕、贪腐等事件,宋鲁郑竟然强嘴狡辩,将坏事往好里说。宋鲁郑同时违反上述三条西方现行原则。所以,其行为本身很值得思考。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宋鲁郑是被新华社邀请之后,才突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答案或许就在‘真理部’身上。”

红嘴家雀们不高兴,撅起尾巴反驳:“红鹰教导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宋鹩哥在那边生活,都不说那里好,可见是真的不好。我们绝不搞西方那一套!”

鸟笼主人很高兴,赏给家雀们一把米,然后将更多的米换成美金欧元,悄悄地运出鸟笼,让老婆孩子开户头,存入宋鹩哥那边的银行。

八哥的话再动听,也都是主子教的。这一点,云雀们很清楚。但家雀们却不知道,或在受虐症驱使下假装不知道。鸟笼主人很乐意看两群雀儿吵架。

舔红腚、赚红银是宋先生的嗜好,犀利公本无意打趣,还是回归正题。



2、“中华民族”怎样才能获得各民族的认同?

宋在那篇大作里说:“根据历史经验,如果一个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的时候,实行民主往往造成国家解体。就是已经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如果仍有民族认同问题,也往往诉诸武力。如西班牙、英国、土耳其等。‘中华民族’做为一个概念被提出不过一百年的历史,现在仍然存在藏独、疆独和台独分裂势力。这些分裂势力都把中国实行民主当作独立的机会。”

宋先生所依据的历史经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印度,等等,在实行民主之前,都没有形成民族认同,甚至至今也还没有完全形成,但都没有造成国家解体。
原因是它们都形成了一套超越民族认同的新的认同方式,也就是价值观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尤其是美、加、澳、瑞四国,宪法甚至赋予各州(省)有脱离联邦的自由,但它们却异常稳定。1980和1995年,魁北克地区就脱离加拿大联邦举行过两次公投,但最终作罢,因为说法语的种族完全认同英语种族的价值观,不愿意跟随政客们折腾。欠发达国家如印度,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种、最多民族、最多种姓、最多语言和最多宗教的多元化国家,民族多达几百个、宗教超过一百种,尽管种族冲突、种姓冲突、宗教冲突不断,但都没有酿成国家分裂,一个根本原因是,国家制度所保障的民主自由价值观,超越了种族、种姓和宗教,起到了纽带作用。尽管人们觉得种族歧视、种姓隔离、宗教歧视不能接受,但提供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保障的宪政国家是可以接受的。

宋先生所举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三国,分别存在或曾经存在“埃塔”、北爱共和军和库尔德武装等分裂势力。这些势力的兴起,原本不是民主的结果;而这些势力的消减,恰恰却是民主的结果。

北爱民族势力的出现,起因于1919年英军对北爱六郡的专制统治。严重的暴力事件,则主要发生在1969年自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爱尔兰共和军成立之后。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北爱人民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退却,十分厌倦共和军的爆炸、暗杀等行为。2005年7月,共和军声明放弃武装斗争。2007年5月,新芬党参与组建北爱自治政府,和平至今。

1959年成立的“埃塔”组织,原本是反对佛朗哥暴政的进步势力。1975年,佛朗哥病亡,结束了长达36年的独裁统治。第二年,西班牙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而“埃塔”领导人却逆潮流而动,企图武装割据西-法边界。随着民主制度的深入人心,支持“埃塔”的群众基础逐渐瓦解。今年10月,“埃塔”宣布永久性放弃武装斗争。

库尔德问题,根本不是土耳其民主的问题,而是纠结于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四国边界区域的一个国际问题。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活动频繁,也不是土耳其推行民主政治所致。更何况,同为库尔德人祖居地的伊朗、叙利亚,以及几年前的伊拉克,根本就不是民主国家。说土耳其“动乱”乃民主之祸,是宋先生“搅乱问题”这一经典手法的经典运用。

毋庸讳言,在民主体制构建与民族分裂活跃并行的时期,诉诸武力常难避免。但我们看到,同样是武力弹压,在民主透明体制下就容易得到社会的理解,甚至是分离区民众的支持,如西、法两国对“埃塔”组织的共同打击。而在专制封闭体制下,则不仅难以获得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的理解,也很容易引发分离区民众的敌视,进而加大民族之间的裂痕。

宋先生忧虑“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怎样才能被认同,精神可贵,但方法不通,逻辑错乱。宋的潜台词是说:等到56家都认同这一概念了,才能实行民主。换言之,就是先在集权统治下让你认同,然后再给你民主,然后就不会造成国家解体了。这样的“认同”方法,这样的“民主”逻辑,不要说在现代国家演进的实践中行不通,就是在700多年前中国第一次举国沦陷的蒙元时代,忽必烈和他的子孙们都不曾做成。
即便是强逼汉族女人头一胎都接蒙古人的种,也未能形成“大蒙古族”,仅仅勉强维持百年,最终远遁漠北。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落后的文明征服先进的文明,虽然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最后,要么被打败,要么被同化。元败,清被同化,即遵循此理。专制独裁是低阶文明,民主自由属高阶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现代多民族国家避免解体的唯一工具。美、加、澳、瑞、印,是正面的例子,前苏联是负面的实例。逆民主大势而行,“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在东方”,只怕是一厢情愿。

在共产主义乌托邦破产、毛氏崇拜倒塌、全民信仰崩溃的现实情况下,要想让“中华民族”获得56家的共同认可,必须荡涤“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不良心理,
抛弃“集权稳、民主乱”的过时逻辑,改变“生育放宽、上学优惠、工作照顾”的邀买式政策,扭转运动式“援边、援少”的所谓民族友爱措施,高调弘扬普世价值观,淡化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像印度、巴西那样,为各民族提供一个有公平正义制度保障的民主政体,让国家真正成为公民的庇护所,成为民众最后的信赖,成为向心场,而不是离心圈。

从汉民族圈内成长起来的潜规则文化,以及近十年已然失控的贪腐文化,已经深深影响到原本相对洁净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区域内部的少数民族精英,也严重官僚化、贪腐化、内地化、汉族化,令少数民族的底层大众,丧失了对执政党的信赖,进而引发对国体的失望和对国家的疏离。
仅仅靠在“三会”(人大、政协、运动会)上搞几次民族服装秀,就认为“56朵花团结是一家”了,不过是自欺欺人。



3、渐进式民主行不通吗?

宋说:“高端民主模式形成后,初期阶段的民主模式就不会被接受。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妇女没有选举权,没有一定财产的人没有选举权。全球没有异议,因为西方当时也是这种状态。但今天如果实行民主,只能一步到位,实行激进式民主。但激进式民主带给中国的只能是灾难。”

这段话,说明宋承认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西方已经进入到了高端民主模式,而中国连初级阶段还没开始。

宋说:“(大陆)今天如果实行民主,只能一步到位,实行激进式民主。”话过于武断。历经30年的大陆经济改革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场改革,萌发于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签订“土地承包书”,进而由一地扩大到数地,有一省扩展到全国,由农村影响到城市,由农业推广到工业。并没有搞一步到位(完全私有化),也没有引发任何灾难。政治改革,或者说推行民主,怎么就断言民众会要求一步到位呢?怎么就肯定会带来灾难呢?

宋的潜台词是:既然落伍了,就要坚持落伍下去,否则一动就会乱。这是混帐逻辑。

宋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坚持“两个绝不”、“五个不搞”的人士,其思想出发点,除了维护特权外,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认为一动就会乱。又譬如朝鲜,金日成、金正日父子多次来华考察过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况,也知道改革能够带来经济活力,
但也确认:一旦开放,则绝不可能维持家族统治,顶多像中国、越南那样维持一党执政。于是便宁愿让朝鲜百姓维持低等生活甚至大规模饿死,也绝不开放。

朝鲜既不搞经济开放也不搞政治改革,是为一家之私。中国搞经济改革而拒绝政治改革,则是为一党之利。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如今都能够看明白的问题。宋以半个洋人的身份到大陆来现身说法,蒙蔽不了民众的眼睛。



4、民主和统一,两者没有关系吗?

  宋说:“应该说两者没有关系。民主与否是制度之争,统一与否是国家大义,涉及国家存废。台湾最新的民意调查也表明,即使两岸制度相近、生活水平相近,仍然70%以上的人反对统一。这也同样证明了民主与统一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宋先生所言“国家大义”,实乃“国家不义”。为了维护所谓的国家,就搞独裁,行专制,维护权贵之权,剥夺百姓之利。这绝不是百姓所要之国。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人的心魔。在这一心魔的驱使下,以国家的名义推行一些泯灭人性的政策,似乎都是合理的。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国际共产党大会上发言:“如果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给我们,而我们现在6亿人,即使我们损失其中的3亿又怎么样,战争嘛,若干年之后,我们培育出新人,就会使人口得到恢复。”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毛)发言之后,会场上是一片坟墓般沉默。”听到如此毫无人性的战争宣言,捷克、波兰、南斯拉夫等国的领导人,纷纷表示震惊和反对。

上个月,马英九仅仅做了“连任后可以与大陆洽商和平协议”的试探性发言,便引起岛内一片恐慌,一夜之间民调下降10个百分点,被蔡英文反超。不少台湾人甚至做出极端的表示,“宁可接受陈水扁一类的贪腐官僚,也不接受大陆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
可见台湾自由民对红色独裁之恐惧。在台湾民众对大陆现行政制极端厌恶和提防的情况下,特别是最近传出大陆企图劝宋楚瑜退、拱马英九进的消息,有关“统一”的民意调查自然不乐观。这恰恰说明,民主与统一关系密切。



5、中国的民族问题是怎么来的?

民国时期有过粗线条的五族分类,原本受到广泛认可。但1949之后,中共硬是依据不科学的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费尽心思地“识别”出56个民族来,加之革命时期鼓动“民族自决”,人为制造分离因素,终于自食恶果。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维护统一原本不易,如果再加上吏治腐败、社会溃烂、政治虚伪、信仰缺失,解体便在所难免。前苏联就是例证。

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证明苏式“族群联邦制”的彻底失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苏式“族群联邦制”的仿制品,海外学者称其为“准族群联邦制”(孙雁《“累赘”还是隐患?——评估中国族群问题的危机度》,2011年4月)。这种在“特色”上做文章的模式,刻意强化民族特点,采用族名来命名自治区域,实践的结果非常糟糕,不仅没有促进民族共处与文化交流,反而阻隔了民族的共进与融合。

中国应当正确认识前苏联解体时的民族分裂主义运动,而不是反向汲取教训。苏联作为一个国家的解体是在1991年,而人心的解体却早在27年前就开始了,即1964年勃列日涅夫发动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上台之后。在勃氏当政的18年间(1964-1982),苏共全面走向腐败,高层特权化、中层无耻化、基层黑社会化,不仅伤透了主体民族俄罗斯人的心,更伤透了其他民族的心。尽管有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宇宙飞船,等等一系列“伟业”“大业”,但丝毫挽回不了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民众的心。解体是众望所归。大陆某些专家认为苏联解体是缘于管控放松,缘于“苏联南方系”的鼓噪,真可谓冥顽不化、至死难醒。



6、国外成功的民族问题处理模式

中共在民族问题上所走的弯路,连体制内的“歌德派”都颇有微词。胡鞍钢先生最近撰文介绍了美国、巴西和印度的成功做法,算是说了点真话。(《国外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2011.11.9)

美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小族群1500多个,政府不对种族进行认可和标识,身份证上也没有民族内容,不搞民族自治,着力构建一个不分来源、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的统一的“美国人”身份。任何成员都只是一个公民。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只要加入美国国籍,就成为美国人的一员。今天的美国,虽然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族群问题,但总体来说,其族群政策是比较成功的,有力地保持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发展活力和社会秩序。

巴西,被誉为族群融合相处的天堂。尽管有着数量较多的种族,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但巴西政府着力建构“巴西人”的共同身份,强调公民的权利平等和上升流动公平,鼓励不同种族特别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融合,族际通婚比较普遍。不同人种的混合与融合,在巴西比在世界其他国家都要深入。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中央政府就大力推行类似美国、巴西的民族大熔炉政策。为建构“印度民族”和“印度人”,政府不搞民族识别,强调全国只有一个民族即“印度民族”,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人人平等。因此,虽然仍存在一些部落和宗教矛盾,但印度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已经比较牢固地建构起了“印度民族”的身份认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稳定。



7、新的民族认同观构建步骤

第一步学印度,第二步学美国。学印度,是为了促进“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大融合;学美国,则是为了淡化民族概念、强化公民意识,最终在全民范围内确立超越民族范畴的“中国人”理念。

完成这两步,乐观点说,也需要两代人40年左右的时间。

考察当今世界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状况,可以看到,实行民主不一定很快就能够达到稳定局面,而拒绝民主则一定会导致解体,集权高压只能稳定一时。

现阶段,中国可以借鉴人口规模和发展水平都与我们较为接近的印度的经验,先从微观开始调整。如,各种证照(身份证、户口本等)一律不再填写民族身份;逐步取消“生育放宽、考试加分”等诸多民族差异性政策措施;取消“民族自治区”,代之以省或特区。至于对民族地区的宗教保护、资源共享、经济扶持,应当立法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平等的政策法规,而不是运动式、突击式、感恩式。尤其要立法制止汉民族中那些贪官与奸商,相互勾结,对民族地区的矿产、水力和文化资源,进行掠夺式、破坏式的所谓开发。

执政党应当超越一党之利,真正对国家民族负起责任。用普世价值,而不是每一代“核心”自己搞的所谓思想、理论、代表论、和谐观,来构建各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中国最好的结局,是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逐步走向民主宪政;最坏的结局,是继续施行高压维稳,最终将问题拖大拖炸,民心离散,内乱突起,外部介入,国家分裂。

现代国家发展的趋势表明,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不保护人的生命、不尊重人的自由、不承认人的价值,一句话,不讲人权,则国土再大、国力再强、人口再多,都难以凝聚人心,最终难逃解体的命运。美国是多种族发达国家稳定的典范。只有“美国人”概念,而没有“美利坚民族”概念。3亿人是基于认同美国价值观而聚合在一起的。他们会自豪地说“我们是美国人”,而不是假惺惺地说“我们都是美利坚民族”。跳出“中华民族”这个大筐,切切实实构建“中国人”这个新理念,是未来中国统一而又稳定的唯一途径。一旦根植于普世价值之上的“中国人”的概念确立起来,蒙藏维,港澳台,认同一个中国,就不再存在什么障碍。君不见,有不少小国都想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为何?美国强大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其价值观深入人心。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163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