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916别人都来祝范冰冰生日快乐! 俺就耀, 范气倒 - 而行智! 916圣日 预祝范冰冰生日慢乐! 开心(动手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916别人都来祝范冰冰生日快乐! 俺就耀, 范气倒 - 而行智! 916圣日 预祝范冰冰生日慢乐! 开心(动手术)   
所跟贴 916别人都来祝范冰冰生日快乐! 俺就耀, 范气倒 - 而行智! 916圣日 预祝范冰冰生日慢乐! 开心(动手术) -- 邢国鑫 - (7327 Byte) 2010-9-16 周四, 上午10:29 (392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百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无钱医治 重在预防! ZT 百科: 先天性心脏病简介 (134 reads)      时间: 2010-9-16 周四, 上午10:34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先天性心脏病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08.htm

百科名片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发为三类: 一、无分流类。二、左至右分流类。三、右至左分流类。

目录
疾病简介
分类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学
症状
诊断
预防
并发症
疾病简介
分类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学
症状
诊断
预防
并发症

• 治疗方法
• 最佳治疗时间
• 愈合可能
• 术后护理
• 家庭护理

疾病简介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 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传统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
  (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2)左向右分流组(潜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
  (3)右向左分流组(青紫型) 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 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遗传学分类
  遗传病共分五大类,即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除体细胞病主要与肿瘤有关外,其余四种均与心血管病有关。
  (1)单基因病 即孟德尔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目前约有120种单基因病伴有心血管系统缺陷性综合征,其中部分已确定了分子遗传缺陷的基因定位及基因突变, 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的马凡综合征、Noonan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不伴耳聋的长Q-T综合征(LQT)和主动脉瓣上狭窄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Ellis-Van综合征、伴耳聋的LQT综合征等。
  (2)染色体病即由染色体畸变所致疾病。在人类染色体病中约有50种伴有心血管异常。常见的主要有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该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为40%~50%,主要为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转位也有报道。18-三体综合征(Eward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接近100%,最常见的为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也很常见,其他心脏异常包括主动脉瓣和/或肺动脉瓣畸形、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症、右位心和血管异常。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约为80%,常见的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和大动脉转位等。这三种综合征的大部分患儿被认为染色体不分离所致也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
  (3)多基因遗传病 是指与两对以上基因有关的遗传病,其发病既与遗传因素有关,又受环境因素影响,故也称多因子遗传。如法洛四联症等。
  (4)线粒体病 是一类由线粒体DNA突变所致,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方面的遗传性疾病,有些心肌病属于线粒体病。
Silber分类法
  以病理变化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组。
  (1)单纯心血管间交通 包括心房水平分流(如房间隔缺损、Lutembacher综合征、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单心房、三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主肺动脉隔缺损。
  (2)心脏瓣膜畸形 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爱勃斯坦(Ebstein)畸形及二尖瓣关闭不全。
  (3)血管畸形 包括主动脉缩窄,假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畸形,永存动脉干,主动脉窦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脉畸形起源于主动脉,原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狭窄及永存左上腔静脉。
  (4)复合畸形 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血管转位,单心室,三尖瓣闭锁及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完整室间隔。
  (5)立体构相异常(spatial abnormalities) 包括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dextrocardia withsinus inversus),单纯右位心(isolateddextrocardia),中位心(mesocardia)及左位心(levocardia)。
  (6)心律失常 包括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束支传导阻滞,致命性家族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
  (7)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8)家族性心肌病。
  (9)心包缺失(pericardial defects)。
  (10)心脏异位(ectopia cordis)和左心室憩室。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遗传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其它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极少数,但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意义。

遗传学
  先天性心脏病,只是指在胎儿发育期,由于发育得不是非常理想,导致了先天性的心脏病,
  先天性的心脏病,其实遗传的机率不是很高的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主要可能与孕妇高龄怀孕\服用一些不当的药物\或是受过什么惊吓之类\ 生活不安定\休息不佳等等因素有关.而患者的子代则很少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的.
  先天性心脏病目前来说主要与母孕期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等有关,而与遗传关系不大。绝大多数患者的亲属都没有患先天性心脏病。但也有少数报道称家族聚集性的存在先心病的案例。

症状
心衰
  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紫绀
  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 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蹲踞
  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肺动脉高压
  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发育障碍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其它
  胸痛、晕厥、猝死。部分患儿则有体循环方面的症状,例如排汗量异常(通常表现为大大超出正常同龄人的量)

诊断
病史
  (1)母亲的妊娠史:妊娠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服药史,糖尿病史,营养障碍,环境与遗传因素等。
  (2)常见的症状:呼吸急促,青紫,尤其注意青紫出现时的年龄、时间,与哭叫、运动等有无关系,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心力衰竭症状:心率增快(可达180次/分),呼吸急促(50次/分-100次/分),烦躁不安,吃奶时因呼吸困难和哮喘样发作而停顿等。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上呼吸道感染,面色苍白、哭声低、呻吟、声音嘶哑等,也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3)发育情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往往营养不良,躯体瘦小,体重不增,发育迟缓等,并可有蹲踞现象。
体格检查
  如体格检查发现有心脏典型的器质性杂音, 心音低钝,心脏增大,心律失常,肝大时,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2)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 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3)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4)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造影。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异常通道或狭窄、闭锁不全等。
  (6)色素稀释曲线测定:将各种染料(如伊文思蓝、美蓝等),通过心导管注入循环系统的不同部位,然后测定指示剂在动脉或静脉血中稀释过程形成的浓度曲线变化,根据此曲线的变化可判断分流的方向和位置,进一步计算出心排血量和肺血容量等。
  (7)目前常用的有非创伤性的多拍螺旋CT有助于诊断
  根据以上的病史、体检及特殊检查得出的阳性体征,加以综合分析判断,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预防
  (1)虽然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为了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抗癌药、甲糖宁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总之,为预防先天性心脏病, 就应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
  (2)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3)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大约为4‰~8‰,可谓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手术治疗后,生活得都很好,长大后都成家立业了。
  但是,所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在自己做父母时,都希望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婚前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
  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认,先天性心脏病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为重要,约9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遗传加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许多人认为,先天性心脏病人手术后就和正常人一样了,生孩子没有危险,这种看法很不全面,他们只注意了心脏的承受能力而忽视了疾病的遗传性。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对结婚及生育的影响,可以到指定的婚前检查单位,也可以到心脏病专科去做检查,如做一下心脏彩色B超,根据自己心脏病的类型.听一听医生的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并发症
  一、肺炎
  二、心力衰竭
  三、肺高压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五、缺氧发作
  六、脑血栓和脑脓肿

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自从1967年Portmann采用泡沫塑料封堵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以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随着病例的增加及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日益成熟,在大型医疗单位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方法。国内近50所医院开展了此类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目前我国采用进口Ampatzer封堵器已完成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500余例,技术成功率98.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6%(其中溶血1.36%,封堵器脱落0.2%,心包填塞0.04%),死亡率仅0.04%。
  房间隔缺损
  目前我国采用进口Amp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达3500余例,技术成功率98.1%。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9%(包括封堵器脱落0.5%,心包堵塞0.4%),死亡率仅0.2%。
  室间隔缺损
  多年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一直是介入治疗的难点,其原因除缺损解剖部位特殊外,还缺少理想的封堵器,致使该技术发展缓慢。2002年美国AGA公司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型自膨胀非对称性双盘状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过国内外近一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采用此技术已完成室间隔缺损封堵术250余例,成功率达97.3%。由于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初期开展缺乏经验,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达2.7%,主要有封堵器脱落、溶血、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因此,未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师及不具备相当技术条件的医院不应盲目开展此技术。
  前景
  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介入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范围将会日趋扩大,如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介入治疗、外科术后残余分流或残余狭窄的介入治疗、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
  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是无法通过介入技术治疗的,因此在治疗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严格区分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征,权衡利弊,制定合理、可行的最佳方案。
  先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 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针眼(3mm左右)。由于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几天就能愈合,不留疤痕;也无需打开胸腔,更不需切开心脏。
  2. 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外循环,深低温麻醉。患儿仅需不插管的基础麻醉就能配合,大龄患儿仅需局部麻醉。这样,可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也不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
  3. 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 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一般在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进饮,术后20小时就可下床活动,住院1~3天即可出院,局麻的患儿可在门诊完成。
  5. 目前,对合适做介入治疗的患儿,各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于外科手术。它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
编辑本段
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编辑本段
愈合可能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
  呼吸机的配合:心脏手术病人一般都要上呼吸机,麻醉清醒后,病人会感到咽部不舒服,不能讲话,病人需主动配合。头部切勿过多转动,不要随意吞咽,尤其是婴幼儿呼吸道粘膜反复磨擦可引起声门出血,对于不配合的小儿,可给予镇静剂。如有需求,如大、小便、咯痰等,可用手语告诉护士。为防止肺内感染,护士要定时给呼吸机的病人进行气管内吸痰,会有气短,疼痛等不适的感觉,要忍耐一下。
  拔除气插管后的配合:病情平稳脱离呼吸机,用面罩或鼻导管继续吸氧。此时病人应保持安静。术后有效咯痰时病人是预防肺内感染或肺不张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应积极配合。病人疼痛而不敢咯痰时,可给予止痛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肺内感染或肺不张造成的更大痛苦。

家庭护理
  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大些的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既不能在外边到处乱跑(严格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晚上睡眠一定要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份。
  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定期去医院心脏心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每次服用强心药前,须测量脉搏数,若心率过慢,应立即停服,以防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危及孩子生命。[1]

参考资料
•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家庭护理
http://www.xinzang.net.cn/xianxinbing/939.html
开放分类:
心脏病,医疗,保健,先天性
我来完善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词条:
唇腭裂唇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先天性心脏病
http://dise.health.sohu.com/disease-3447.shtml
• 疾病名称: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心脏病,小儿先心病)
• 所属部位:胸部
• 就诊科室:心胸外科 心血管内科 儿科
• 症状体征:呼吸异常,晕厥,紫绀

先天性心脏病简介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随着心脏诊断方法及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血管病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和手术矫正治疗,预后较前有明显的改观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由于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使部分发育停顿或缺陷,以及部分该退化者未能完全退化所致。   
一、胎儿周围环境因素。妊娠早期子宫内病毒感染,以风疹病毒感染后多见,常引起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口狭窄,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Coxsakie )可引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此外羊膜病变,胎儿周围机械压迫,母体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及代谢病,母体用细胞毒类药物或较长时间放射线照射,均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二、遗传因素。5%先心病患者发生于同一家族,其病种相同或近似,可能由于基因异常或染色体畸变所致。   
三、其他。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有些先心病有性别倾向性。

Chapter1:为什么会得先天性心脏病?如何避免?
  思思:小孩在母体里发育的过程当中,会受到一些影响,什么样的影响因素会导致小孩出生以后患先天性心脏病呢?
  刘惠亮:一个就是刚才讲的遗传因素,比方说有些先天性畸形的孩子,不仅有其他的四肢畸形,也表现心脏畸形。再一个就是小孩在母体内受到病毒的感染,因此在怀孕的头三个月一定要尽可能避免感染。另外一个因素是药物,很多药物都可以影响……
  思思: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到这些影响因素。
  刘惠亮:对,头三个月要避免感染,结婚前之所以要进行健康体检…… >>>>全文

Chapter2: 先天性心脏病会给小孩造成什么危害?
  思思:先天性心脏病会给小孩造成哪方面的危害呢?
  刘惠亮:先天性心脏病小孩会出现紫绀,紫绀说明缺氧,不利于脑子的发育和身体全身的发育。另外还有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有了这些缺损,心脏除了正常的血以外还要接收来自缺损的部位的血流,心脏负担加重,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心力衰竭……
  思思:所以说如果小孩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应该及时的治疗。
  刘惠亮:对,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根治。因此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全文

Chapter3:不开刀也可治愈先天性心脏病吗?
  思思:不用开刀也可治愈先天性心脏病,那么是如何治愈先心病的?
  刘惠亮:大家可能非常熟悉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和冠心病治疗原理是一样,是用很细的导管,通过孩子的血管把分堵的伞状装置送到心脏内,把缺口堵住以达到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
  思思: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如何?
  刘惠亮:如果介入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恰当,成功率可以高达98%以上。在美国心脏介入治疗已经是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方法了…… >>>>全文

Chapter4:贫困地区的先心病患儿也能承受介入治疗的费用吗?

  网友:介入治疗先心病的费用相对比较贵,贫困地区的患儿也可以做吗?
  刘惠亮:最初几年的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主要原因是分堵装置,也就是介入治疗的材料比较贵,随着这两年介入治疗材料的普及,费用已经大大降低了。
  刘惠亮:考虑到先天性心脏病主要都是一些小孩,特别是一些边远贫穷地区的孩子因为费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武警总医院跟中国红十字总会搞了一个“红十字在行动”的扶贫救心活动。
  思思: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加入到扶贫救心的活动当中来呢?…… >>>>全文


ZT 百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无钱医治 重在预防

http://health.sohu.com/20080428/n256550266.shtml
2008年04月28日08:24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廖怀凌
  “看到小枫的悲剧,作为一名心儿科的医生,我非常难受,因为挽救生命的医疗技术是成熟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庄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全国每年新增的12-15万需要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中,有一半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获得治疗,累积患儿超过100万。

  本报昨天A12版报道,茂名电白患先天性心脏病的13岁少年小枫,因为父母筹不到手术所需的十几万元,最终客死广州。
  百万患儿 没钱治病
  庄建告诉记者,与小枫有类似病情又得不到治疗的孩子,保守估计全国累积有100万。“‘先天心’的发病率在中国新生儿的出生缺陷中排第一,全国每年有15-20万新生儿患该病,而其中80%也就是约12-15万需要治疗,但每年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的病例只有7-8万,也就是说,有一半的病例没有得到治疗,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是医疗技术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没钱治疗。”
  庄建说,这些孩子大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死亡。不少病人像本报昨天报道的小枫那样,在没有条件治疗的医院反复检查,得到正确的诊断时,已花光了所有的钱,最后找到有条件手术的大医院,却错过了治疗的时机。
  扶贫基金 杯水车薪
  庄建介绍,省人民医院近几年也有针对贫困病人的“扶贫救助基金”,帮助一些没钱治病的脑瘫、白血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但是因为资金有限,院方希望基金能用在投入少、疗效好的孩子身上,尽量帮助到更多人。如动脉导管未闭的先天心病例,手术费用只需几千元,结扎血管后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像小枫这种需要多次手术、费用约十几二十万元的复杂病例,医院的“扶贫救助基金”是杯水车薪。
  “我最近为一名复杂先天心的孩子做了手术,他很幸运地得到了广州‘妈妈网’的网友捐助,但这种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并不多见。”庄建说。
  根本之道 重在预防
  怎样解决全国这100万的“先天心”累积病例?庄建开出两个“治标”良方:
  首先是“预防重于治疗”。近年来,省医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在国内率先推广先天心产前诊断的基层培训,帮助部分珠三角的市一级医院建立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的体系,使得准父母在怀孕20周就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的异常,让这些父母提早作出选择。过去三年里,经过基层医院初筛再转入省医的6000名孕妇中,有300例的胎儿被确诊为先天心,确诊率达到5%,远高于先天心0.7%的发病率。
  其次,是建立广泛的覆盖儿童和新生儿的医疗保障体系。“靠媒体和网站炒一炒,然后得到一些社会救助基金和慈善机构的资助,这种情况只对单个案例有意义,不能解决100万患儿的庞大群体。”庄建指出,广州市近日把新生儿纳入医保,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贫困地区的先心病患儿,也能承受介入治疗的费用吗?
http://health.sohu.com/20050914/n240384585.shtml


时间:2005年09月14日09:54 来源:搜狐健康 我来说两句((Cool)


  网友:介入治疗先心病的费用相对比较贵,贫困地区的患儿也可以做吗?
  刘惠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费用,主要原因是分堵装置,也就是介入治疗的材料比较贵,随着这两年介入治疗材料的普及,费用已经大大降低了。

现在它的费用已经接近外科手术的费用。比方说房缺做介入治疗需要两万块钱左右。
  刘惠亮:但是考虑到先天性心脏病主要都是一些小孩,特别是一些边远贫穷地区的孩子,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因为费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武警总医院跟中国红十字总会搞了一个“红十字在行动”的扶贫救心活动。我们医院筹措了二百万元对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小孩的心脏病治疗进行费用方面的减免,根据每个孩子心脏病种类的不同,减免的额度从7000到10000,大概占到整个手术费用的30%到40%。
  主持人: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加入到扶贫救心的活动当中来呢?
  刘惠亮:扶贫救心的流程是这样的。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又是贫困的家庭,在当地红十字会、民政部门、当地的乡里或者单位开据贫困的证明,拿着贫困证明还有相关资料,到我们医院,或者把资料传真过来、或寄给我们,我们筛选符合适应症的患者,请他到我们医院就诊,在住院的时候会在他的病历上盖有扶贫救心字样的标记,在整个检查、治疗、收费当中,就会得到相应的减免了。
  主持人:扶贫救心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何?
  刘惠亮:7月28日,武警总医院跟中国红十字总会在人民大会堂一起起动这个活动,到现在有一个多月了。
  刘惠亮:活动开展以后,得到全国非常多的患儿的欢迎。很多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患儿已经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很多年,就因为费用的问题,一直没有对孩子进行心脏的治疗。这次活动开展以后,许多患儿通过刚才我说的程序,到我们医院心脏介入中心进行了介入治疗。这一个月完成20多例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Chapter5: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思思: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平时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刘惠亮:已经患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一个就是要避免感染,因为好多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比如感冒以后,非常容易发展成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时候,就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第二,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不适于过度的运动或者活动,因为可能会额外增加心脏的负担,一些孩子会出现心慌或者出现晕厥等。
  主持人:那么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刘惠亮:一般日常活动可以,但不能过度地运动…… >>>>全文


我国每年有15万—20万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

http://health.sohu.com/20090210/n262160163.shtml
2009年02月10日17: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 作者:陈枫 张秋霞
  广东每年新增70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但昂贵的手术费往往让他们“救心”无望。昨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爱心扶贫医疗救助工程,进行“医院减免+政府报销”的制度创新,将每例先心病手术费从2万多元减少到6千元左右。

  省卫生厅呼吁更多医院加入爱心行列,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100名患儿每人减万元手术费

  广中医一附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海生介绍说,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千分之八,我国有200万先心病患者,每年有15万—20万名患儿出生。而广东每年约有7000多例先心病新生儿出生,大部分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家庭。而目前先心病手术往往高达数万元,令很多贫困家庭望而却步。

  陈海生说,他们严格控制医疗成本,目前已将手术费降低到2万余元。该院将在今年内为10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困难家庭提供补助,每名患儿补助医疗费用10000元。他们同时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40%以上的医疗费。这样医院减免一部分、政府报销一部分,实际每位先心病儿童只需约6000元便可完成手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

  2015年农民住院或最高报销10万元

  “医院减免与新农合报销,形成互补机制,给患者带来实惠!”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黄小玲介绍说,今年广东已有97.5%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已经达到110元,农民到广中医一附院这样的县外大医院住院,至少可以报销40%医疗费,封顶线是5万元。

  她坦承,目前由于筹资水平较低,所以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还偏低,群众看病负担比以前减轻了,但还是较重。所以希望有更多医院加入“爱心”行列,通过减免医疗费等方式,进一步缓解看病贵。

  黄小玲透露,广东将努力增加政府投入,力争到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到250元以上,参合农民实际住院总补偿水平不低于70%以上,封顶线达到10万元以上,使农民看病负担真正大减。

  了却爱子10年苦慈母喜极而泣

  真情故事

  “我们夫妻俩10年来的心头大石终于落地了!”昨天,抱着10岁的儿子蔡贺欢,怀集县仕儒村农民蔡池群掉下了感激的泪水。

  她说,儿子出生四五个月就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三联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无钱手术。他平时一跑动就心慌气促、口唇发绀,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和上体育课,性格孤独内向。他们夫妻俩这10年来担惊受怕,总怕孩子病发夭亡。

  去年底,广中医一附院到怀集扶贫,发现了小蔡。他幸运地成为“爱心”工程受惠的第一人。手术很成功,孩子现在很活泼,一早就跟小伙伴去爬树抓鸟。医院减免一部分医疗费,加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他们没花多少钱就治好了病,“简直像做梦一样”。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850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