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加入世贸也许是中国政改的一个切入点?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加入世贸也许是中国政改的一个切入点?   
所跟贴 加入世贸也许是中国政改的一个切入点? -- 吴耐 - (4025 Byte) 2009-8-28 周五, 下午12:41 (793 reads)
吴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06
文章: 1164

经验值: 54086


文章标题: 刚刚在百度百科查到了“治外法权”的解释,如下: (171 reads)      时间: 2009-8-29 周六, 上午1:46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治外法权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 例如,一个甲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行进行审判。

传统惯例的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通常是互向给与的,主要包括:
  ·外交豁免权
  ·国家元首的正式访问
  ·停靠在本国港口的外国的公共船只
  ·停在本国机场的外国飞机


强压的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过去常授予外交人员以外的外国侨民。 19世纪,西方列强曾经在中国,埃及,日本,摩洛哥,伊朗,泰国和土耳其,以这些「未开化」的国家没有能力作出公正审判为理由,采取强压的方法保护侨民单方面的治外法权。因此西方的领事被授予处理所有与本国公民有关的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权利,即领事裁判权。

  这类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主权的侵犯,曾受到了强烈的愤恨,1899年在日本,1923年在土耳其以及1949年在埃及,治外法权被废除。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24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当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非外交人员的治外法权在中国寿终正寝。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吴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9846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