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与熊炎兄浅论“最高真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与熊炎兄浅论“最高真理”   
所跟贴 全是扯淡,怎么论争?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7-12-26 周三, 上午11:38 (74 reads)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欲疗众生千古疾,勉为时代大医王 (79 reads)      时间: 2007-12-26 周三, 下午4:28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354西海氏:
你说要倡导尊理重道的作风,说的没错,但你应该知道:道理不是悬空的,它与一定的利益、实力、资格是分不开的。

东海老人答:

这是狡辩,也是谬论。

道理是与一定的利益、实力、资格是分不开的。泛泛而论,没错,例如民主与专制之争,是义理之争,更是利益之争、实力之争。但如果拿来反对我批评某些自由派,就大错特错了,也是无意间帮了倒忙:变成对某些自由派的诬辱啦,哈哈。

难道某些自由派不接受我的批评,不是因为自以为有道理,而是有“利益”要保、有“实力”、“资格”可恃?你这样说,不等于把他们当作不知尊理重道、唯知重利仗势的小市民吗?

道理不是悬空的,但它又是超越一般性的利益实力资格的。古今中外,为了真理,多少人不惜抛弃既得的利益和“资格”啊。我有一联曰:一生低首唯真理,偶尔弯腰为美人。我以此自勉,也愿以此勉励广大儒者和自由主义者。向真理低首是荣非耻,在真理面前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才是可耻的。

儒家认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理输了不丢脸,认错不丢脸,知错不改一意孤行才真的丢脸!丢了脸,其利益、资格岂非也受损?2007-12-21


355西海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各种个人实利虚益不惜抛弃真理的人无数,而为了真理不惜抛弃既得的利益和“资格”者,却难得一见。很多人表面上为了真理,实质上仍是为了个人利益。

东海老人答:

这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特别是性恶论者的思维。而个人主义性恶论的崇奉者确实都重利轻理的。

“登坛”十年,大小“战事”无数,手下败将亦无数。败将们不是鸭子之嘴强辞狡辨,就是王顾左右东拉西扯,甚至恼羞成怒视我为敌,恶言恶语下流不堪,同时也把那一张张道德灾民和学术垃圾的丑脸丢满了江湖。自由主义者如此,儒者也不例外。他们“论道”时往往言不及义,往往离题万里地论出一大堆鸡毛蒜皮是非恩怨来。

当然有些人是表面上为了真理的人,但不能因此断定真理在所有人那里都是当幌子用而实质上都是为了个人利益。那些为了真理不惜性命的人,“个人利益”怎么体现?为了真理不顾“资格”的人,儒佛道各家传统中更不少见。举一个为了“里子”不要“面子”的典型例子:印宗大师。净空法师谈到印宗法师与六祖惠能大师时说:

唐朝时候印宗法师遇到六祖惠能大师,他是前辈,真的是老前辈的大法师,在岭南这地区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多年,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遇到能大师之后,觉得能大师的见解、德学确实比自己高,他不嫉妒,他要是嫉妒的话就把他赶走,赶出去了,他可以叫他的信徒不要听他的。他不但没有嫉妒,惠能大师是在家居士请求出家,印宗很欢喜给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师,可是剃度之后,佛是以法为最尊,印宗倒过头来拜惠能为师父。你看他们的关系,印宗是他的剃度师,惠能是印宗的徒弟,但是印宗又是惠能的法子,你们想想看这关系,很妙!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回过头来拜他做老师。法子!我们佛门里头法子是最尊贵,剃度师、戒和尚都是接引进门的,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成就与否,关键在传法的老师,这关系太大了。你传法、得法,这是真实的成就,惠能传法给印宗,印宗在惠能会下得法的,这是我们非常好的一个榜样,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摘自净空法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义》)。
2007-12-21


356四书五经:
这篇文章(指枭文《丧心时代》)是东海一枭先生所写,写得偏激些,笑一笑罢了。东海先生可谓是当代的真儒家,是个了不起的人,写得东西一针见血,不是太多人接受的了。

东海老人答:
政治大病、社会大病、人心大病。我是这个时代的大医王,内医人心人性,外医政治社会。深入人类社会政治个体生命乃至宇宙之真道的东海之道,就是我的药。

我当然了不起,可惜人们“起不了”,受不了我的药,受不了我的一针见血。这说明对方病得太深了,衰弱得承受不了一点点疼痛了。

受不了我的,首先是没有民意、天道、传统文化等合法性的伪政权,其次是不知真理为何物的萎人和把真理当工具使用以谋取一已小利的伪人。受不了我的人越多,说明这个时代病得越重。2007-12-22


357司马宇:
自由主义者为什么不能是性善论者呢?(枭文《迷性反儒休近我,亲仁重道始成人》跟帖)

东海老人答:
说自由知识分子多属性恶论者,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作出来的一个事实判断。据我了解,自由知识分子认伍中还没有人是持性善论的(不过请注意,我说的是“多属性恶论者”而非“都属”,还是留了余地的。)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西学在人性问题上以性恶论、原罪说为主,即然是自由主义者,当然在人性问题上比较容易认同西方主流观点。自由知识分子可以是真诚的,在世俗社会比小市民普遍要真诚的多,但在生命哲学、心性领域却绝对是肤浅的!这种人如成为君子不一定伪,如成为小人则一定真。

自由知识分子如果改宗性善论,将会是特别优秀的----那对中华文化必在根柢处产生认同感,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由主义者了。2007-12-22


358simple :既然“东海之道”这么殊胜,请您给大家说说“我执”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除去“我执”的问题,让大家开开眼界、向您学习学习。因为我执是烦恼的根本,所以断“我执”是很多修行人最关心的问题,谢谢。
东海老人答:
请向孔子学习。

孔夫子有“四毋”教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我,意谓毋存私见,不要只有自已,自我意识不要太强等。何晏集解:“(孔子)述古而不自作,处群萃而不自异,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

“毋我”与佛学中“断我执”类似,但又不尽相同。梁漱溟在《孔子的态度》中对两者之异作了开解:“佛家是彻底的无我,而孔家则在直觉之中之我并不排斥。若在直觉外去加一个我的意思,他便排斥矣。如熟睡闷绝,此时俱生我执却未断,仍是念念缘我,佛家连此都破除,非此不足以成佛;孔家于很明了很清楚的明了意识之分别我执,他才破除。”

梁漱溟认为,孔子其人与其生活都不与我们两样,其所以分别处,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不得当,不恰好。他的喜怒哀乐能得当,恰恰好。如他哭颜子死,本是生命里面一个要求,但过而不留,不于此上稍加些许意思,故不许门人厚葬颜子。所以如此喜怒哀乐都不要紧,本是生机流畅,完全无碍。

以为孔子的“毋我”就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意思,其实是偏了。如南怀谨将“毋我”解成“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云云,第一个“专”字就下得不够准,改为“很”就确了。儒家既不自私自利也不绝对地大公无私。己立立人与利已利人,在儒家是圆恰的。

对待“我相”、“我”的欲望、“我”的喜怒哀乐,佛家认为只有彻底去除、连根拔除,才能断尽烦恼;儒家态度则有不同,不走极端,强调一切顺乎天理自然,中庸有度,恰到好处。对于欲望,克而不禁,导而向善。2007-12-24东海老人
民主论坛 上载:[2007-12-25] 修订:[2007-12-25]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419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