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东瓜”测一字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东瓜”测一字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为“东瓜”测一字
(259 reads)
时间:
2007-11-13 周二, 下午9:47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东瓜”测一字
----东海难不倒(99---104)
99、东瓜氏:你这只木鸟会测字吗?今日给你个“一”字测来看看,我是什么人?
东海老人答:
我没学过测字,方术小技,不足学,但也会。道通为一,一通百通嘛。你说今日给我个“一”字,日加一为田,你是个乡巴佬,不懂西方文明的东瓜;日加一又为旧,你是个旧得掉渣发臭的老头儿;日加一又为白,你这一辈子如不拜入东海之门,物质上思想上精神上将永远一穷二白;日加一又为旦,不是天亮而是花旦加傻蛋…哈哈哈。
言归正传:这个“一”,确实奥妙无穷,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里简略说几句吧。在中华文化中,这个“一”异名很多。《孔子家语·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太一”又称“大一”,指的就是这个“一”;《易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中的“乾元”指的就是这个“一”。
《易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神无方而易无体”,此两处之“易”即“太易”,指的是这个“一”;《卫灵公》篇云: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就是老子所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一”,故《说文》曰:“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这个“一”,《春秋》谓之元,《论语》谓之仁,天、命,《大学》谓之明德、至善,《中庸》之诚、《理学》天理、《心学》之良知等。佛家称之为真如、法性、真如性海、涅盘、如来藏、正法眼藏、本来面目等;道家称之为一、无极、众妙之门等(当然不完全相等。上述各种词语,有的直接指道之体,有的侧重于道之用,有的是形容或同义词。各有微细差别,兹不详论)。
瞧瞧,这个“一”,乃宇宙本体,万化根源,也是人的心性,人生的根蒂,可谓学问中的学问、真理中的真理呀。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个“一”就是“约”。如博学于文、详说其理,但不能融会贯通而说到“一”这个“至约之地”,那知识最广不过书柜而已,学问最大也是没有头脑的。
真懂得了“一”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懂得了一,在地为王(土上加一,便是王),得大自在;在人为天(人加一为大,人伸双手为大字,大加一便是天),天人合一。你笑我木头鸟,这木字加一是什么?禾也,术也,本也,平也。我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食粮、文化根本,是追求平等、公平的开太平之术呀,呵呵。
我有个会友叫王一梁,曾笑我为什么喜欢把孔子那具僵尸抱了又抱,我说你才是僵尸。当然双方都是开玩笑。不过,王一梁呀,如果对自己姓名中的这个“一”一点领悟把握都没有,要想为上为王下为梁(梁,为社会、国家作栋梁;王,指外王实践,也可自我为王,作大自由者),大不易也。2007-11-12
100、simple版主:东海先生关心政治,忧国忧民,精神可嘉。对于社会问题,末学的看法是:只要人人重视圣贤的教导、重视道德修养、重视守戒修行,社会就会很安定了。若人们只重视名利情欲享乐等,那人心就会增长贪嗔痴慢,社会就会混乱了。最主要是自己做好,利人只能随缘,社会风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东海老人答:
人性分为本性与习性,本性心佛众生一体相同,习性则千差万别,故董子有“兴三品”之说。即使到了大同太平之世,人类步入最理想的社会,儒家也只能说“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而不敢说“人人有士君子之心”。
“人人重视圣贤的教导、重视道德修养、重视守戒修行”作为一种理想非常美好,但“重视名利情欲享乐”乃人之常情,“贪嗔痴慢”充斥乃社会常态。以佛教的观点看,众生也是永远“度”不尽的,人类的贪嗔痴慢疑等习性不可能全体性、永久性地消除。
所以,从社会层面言,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制度不好是当今中国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当今中国,追求自由建设民主,是最好的饶益苍生的事业,用儒家的说,叫“道援”-----当然,不排除佛教义理与戒行对于改造社会有一定效果,但作为出世法,普遍性有限,对于社会问题,佛教的有效性、针对性与重要性与儒家无法相比。
利人要随缘,不论手援“道援”,都要随缘,都有待于外部条件(外缘)的成熟,但随缘不是不去做利人的事业,不能因为“社会风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就不去改变。只有尽心尽力努力过了,才有资格说,“自己做好”了,只能听天由命随缘了。2007-11-10
102、慈天元版主:老鸟这人,学识人品,都有可观。唯对其独尊儒术的行径,看不过眼。儒家自古以来偏于政治伦理一路,滑落下去,常常导致仁政猛于虎的悲剧发生。所有的症结,都集中在国家管理的主体不是公民,而是圣主明君。儒家对圣主明君的依赖,使得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自组织管理模式只能在小国寡民的西方产生。
东海老人答:
儒家对君主专制的认同,对圣主明君的依赖,是一种迫不及已的情况下尊重历史现实的权道。但其政治文化的根柢处,是充满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的----从民本思想到民主制度固然隔着一定距离,但这种阻隔是历史局限造成的,不是不可以打通和并的。
儒家在君主时代纵然滑落下去,也是比法家苛政暴政更宽容的仁政,比苛政猛于虎要先进得多。但是请注意,儒家政治是以道德为本的,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历史上的君主专制有合理合法合乎民意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而现代党主专制没有任何合理合法合乎民意的地方,是完全不道德的政治。
现在,正是需要高举儒家理想主义,依照大同王道的精神,建立“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自组织管理模式”。此乃新儒家特别是东海之道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所在。2007-11-10
103、有笔氏:王国维诗: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拿来送盖网之雄老枭,挺帖切吧。
东海老人答:
这是王国维的一首咏史七绝,是写日本战国末期武将丰臣秀吉的。
八道:指朝鲜。朝鲜全国分为三都、八道。碧蹄:碧蹄馆,朝鲜地名。《明史·日本传》载: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连陷釜山、汉城、平壤。中国派名将李如松为提督率兵援兵朝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如松师大捷于平壤,朝鲜所失四道并复。如松乘胜趋碧蹄馆,败而退师。”大壑:大海。蜇龙:指日本。
全诗大意谓:在东海曾为织田信长家奴的丰臣秀吉,可谓英雄盖世,他在朝鲜纵横驰骤,势如飘风。当年李如松倘在朝鲜碧蹄馆中把他擒回来,那么日本这条在大海中蛰伏的巨龙就起不来了。
老兄拿这样的诗来送我,如非无知,居心甚是不良啊。2007-11-10
103、有笔氏:转送上这一首总没问题了吧:大义炯如新,千年报国身。宁从东海死,不作帝秦人。
东海老人答:
好极。这是宋朝项安世《次韵颜运使伏龙山诸葛祠堂二首》之一。项安世乃松阳阳溪(今西屏镇)大路口村人,离我老家遂昌很近。这位老乡上了《宋史》的。特将项诗修正一下转送给广大同道和同胞共勉吧。
“大义炯如新,愿为求道身。请从东海后,莫作帝秦人。”当今中国,最大的“义”,民族大义,乃是民主自由。请追从老枭之后,追求东海之道,不要再低三下四地接受中共的专制了。2007-11-10
民主论坛 上载:[2007-11-13] 修订:[2007-11-13]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454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