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世间毁誉何足道 佛性光辉自千秋(湖湘先生答东海居士)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世间毁誉何足道 佛性光辉自千秋(湖湘先生答东海居士)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zt世间毁誉何足道 佛性光辉自千秋(湖湘先生答东海居士) (169 reads)      时间: 2007-3-14 周三, 上午9:07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世间毁誉何足道 佛性光辉自千秋(湖湘先生答东海居士)
近日俗务甚繁,上网日少。昨日见东海居士与金石流论佛法之文,其中于佛法误读甚矣,心甚忧虑,然一时难有空闲,故聊作数语,意在供东海居士参考。不意东海居士反以其先前文中诸赞誉为辞,谓余“ 治学及待人方面态度轻浮”,“ 日前刚表扬你颇有谦德,一转眼就没了?经不起夸啊。”,令余颇感意外。
吾与东海先生近日于世间法相参甚多,亦甚重先生境界与为人,不知东海先生何故以此心度余哉!
向者曰:岂有鸩人羊叔子,今吾亦曰:岂有妄语湖湘君。先生对吾之褒贬,实如过眼云烟,吾参南华之时已然“举世而非之不加沮”,何况得参佛门正法之后,岂复以一二世间毁誉为虑哉!
今作此文,非为东海居士对吾之褒贬,乃为弘扬佛门正法,利益众生。亦望于东海居士有一二裨益。是吾愿矣。
一、佛性与四大原本无二,岂有进化之说?此为东海居士于佛法第一误读处,亦是根本误读处!
东海居士于金石流居士探讨文中,言及心物不二时,认为:“心一边转物(推动物的进化),一边也有赖于物的进化而逐渐得到发抒。瓦砾木石虽有道心在,但它们的组织结构太落后,道心滞锢其中不得发抒,呈物盛心衰之象;动植物比瓦砾木石进步些,道心便得到一定程度的抒发,但仍然是阴盛阳衰的。 ”
余言东海居士佛理未必圆融,正在此处。此一段中,东海居士将心物不二阐述为相互“发抒”,从而赋予物以“进化”意义,殊不知,佛性与四大原本无二,对此《楞严经》中有明确阐述;至于山石树木现佛身而说法,于华严境界亦属平常。天地一体,万物同身,不知何需进化、何必进化、亦不知何来“进化”之说?
东海居士于此处割裂佛性与四大之关系,强调进化,已然违背佛法根本义理,其他说法无论如何自洽,于佛法而言终归落入戏论,又岂可谓“圆融”?
东海居士既出入佛学,而后强调进化,故吾深为东海居士忧虑,亦在此处矣!
何哉,东海居士既入佛学而后出之,且割裂四大,此是意识(第六识)强烈,难舍色身之果业,故失于正受;其次,东海居士既得佛法波若,然不入正定,反割裂四大而倡“进化”,其弊亦必无数倍于未得佛法波若之“进化论”学者。
昔日尼采得老庄思想而融会于己学,是得道家波若矣,虽不及佛学精深,亦足以破诸基督、绝对精神之说。然尼采虽得此甚深波若,却未得其修证之法,故难舍色身,陷于“我执”不可自拔,由“进化”而为“超人”思想之肇端,终归进入疯魔状态。对此吾于批判东海居士以生非空之文《生生此处与超度彼岸》中已有阐述。
今日东海居士所得之佛法波若又远胜于道家波若矣,而居士复以“进化”为途,离却正定,岂不可忧哉!
东海居士虽有儒学修证之途,庶几可免于疯魔,然佛法波若乃大利器也,非佛法正定无以御之,此亦为华严境界之至关重要处。今东海居士欲独取佛法波若而为世间法之儒学所用,是欲令三岁童子而架驷马之车,则其覆必矣!
二、大乘佛法一成一切成,原本无有此处彼处分别,何谓“回不到大地上来了”?此为东海居士于佛法误读之二。
东海居士又言:“连极圆极正的道学佛学在根本上都未免有所偏。学道学佛都不排除落于歧途乃至走火入魔的可能。至少,学到深处高处、悟道得道之后,很可能就回不到大地上来了。”
于此言,可复证知东海居士色身难舍,而未明大乘佛法一成一切成,众生之地便是佛土。故而会有“回不到大地上来了”之谬见。至于此句中东海居士对佛学修证与歧途的批判,实在不值一驳。
三、阳明心学之“灵明”,仍处二元之中,未达根本境界,岂会高于佛果?
东海居士以阳明心学为至高境界,引文曰:“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传习录》)
于此段引文可见,阳明心学之“灵明”仍处二元之中,即与“灵明”与“天地鬼神”的二元相对之中。虽然“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两者之间虽为一体,然毕竟尚有差别,颇类于华严境界之文殊根本智与普贤差别万行之关系,却未有无言之根本佛果境界。
文殊普贤与如来三位本是一体,若仅见文殊,普贤而不见根本佛果,华严经中言其作何境界?
湖湘先生 2007年3月13日凌晨匆匆草就
又:近日俗务甚冗,若东海先生有相参文章,可能难以及时答复,然即使延时数月,吾亦必答。先于此告知东海先生,若有延时,敬请谅解。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2278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