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要封儒家的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要封儒家的路!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不要封儒家的路! (226 reads)      时间: 2007-1-18 周四, 上午9:58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警告华夏复兴论坛:不要自封儒家的路!

天苟丧斯文,坠地扶不起!
----


日前华夏复兴论坛锁定了我的Id,不少枭文也被删除。国内网站封杀异议,封杀老枭,早已司空见惯。不过我在该坛也一直比较自觉注意,尽量“温柔敦厚”。该坛对老枭的封杀并非枭言过激,并非政治原因,与网警或服务商无关。该坛管理员信而好古日前发起“应该如何处置东海一枭”的讨论时也承认:

“最近一段时间-----本网数次被封。这给本网造成很大损失,管理人员也因此产生很大压力。这些所谓非法信息均与东海一枭先生无关”

这次封我,是一些所谓的儒家罹患已久的“鸡毛症”的一次典型大发作(鸡肠鼠肚、鸡毛蒜皮、鸡争鹅斗、拿着鸡毛当令箭等表现,均是“鸡毛症”的具体症状)。



掐指早知今日事。信而好古针对老枭发起“应该如何处置东海一枭”的投票,显然目的就是要以“民主”的方式驱逐老枭。

此人不明白,民主是制度层面的概念,不是任何范畴都适用的,不是世间任何事情任何是非对错都可以诉诸民主、票决方式的。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合乎仁义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反之,就算大家都投票赞成也不行!或者,此人理解的民主还停留在古希腊时代,不知道在现代社会,比民主更高的价值是自由,民主的决策不能侵犯宪法赋予的自由。

此人借用一段孟子的話为封杀我造势:“左右皆曰可,未可也;诸大夫皆曰可,未可也;国人皆曰可,然后察之,见可焉,然后听之。”

于是从中引申出他的意图曰:“左右皆曰封之,勿听;诸大夫皆曰封之,勿听;国人皆曰封之,然后察之,见可封焉,然后封之。左右皆曰删之,勿听;诸大夫皆曰删之,勿听;国人皆曰删之,然后察之,见可删焉,然后删之。故曰国人删之也。”

这太可笑了。凭此人的影响和能力,不知他如何征求“诸大夫”和“国人”的意见。其所发起的讨论,影响范围难道还能超出他那个区区小坛子?“皆曰封之”、“皆曰删之”的除了他的几个“左右”还有谁?按他的说法,诸大夫和国人“皆曰封之皆曰删之”才能下手,现在论坛封我删我,岂非掌他的嘴?

封我,不是因为我的言论“危害”论坛,而是我的批评触到了他们的痛处或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声誉。这些瓜子们居然不明白,世界并非他们的华夏复兴论坛那么大,尤其是这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封杀批评,只能暴露他们的毫无容人之量的鼠肚鸡肠和毫无理论水平的不堪一击,暴露他们的自卑已到了极点,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他们一手遮“坛”,纯属关起门来自慰,躲进笼子称王。其实,那个坛子本来没有几颗也吸引不了几颗眼球。正如了解情况的侠之大者网友所说:东海君免费为论坛做宣传,我们应该感谢!你如果封了,东海没有丝毫损失,论坛和儒家损失就太大了!指责我的义理批判为“砸场子”、“向一个网站发难”,别说是牛头不对马嘴,也太高估他们“坛”子的份量了。

有人说某个斑主封我,属个人行为,不宜针对和株连整个论坛。此言差矣。舍园华胄是论坛管理员,对我的封杀理所当然代表论坛,其行为当然由论坛负责。中共对异议分子的迫害也都是一些官员具体实施的,难道能视为“个人行为”吗?

另外,我的批评针对的是论坛的一些代表性声音,而不是作为一个“众声喧哗”的虚拟体的论坛本身。华夏复兴论坛不乏相当大气有见识的真儒者,如明磊无弦琴等,也有对我始终很尊重的,如侠之大者。我还特别怀念该论坛一位网友,曾发贴问安并祝福新年,可惜被删了。

不仅华夏复兴论坛管理层,目前大陆儒家圈子,据我了解都喜欢一手遮“坛”。王达三陈明的儒学联合论坛一样喜欢关起门自慰。老枭本是应一位叫诚明(不知是否同一个陈明)电邮之邀而“登坛”的,没多久就被悄悄将封杀且没给任何理由。该坛的题词竟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欢迎天下英豪来此谈书论道!”真自我讽刺也!

很多人不能区别迂儒与通儒之分、小儒大儒之别、真儒伪儒之异,不知道许多儒家是自封的,不知道他们儒家称号上要加上冒号或儒家前面要加上“所谓的”三字定语。这些儒家这样做,除了自显其丑,实是对儒家的伤害和羞辱,让世人误以为儒家就是这样子上不了台盘见不得阳光的,让世人误以为儒家比中共更狭窄更小气!


这些儒家这样做,也是违悖儒家精神的。鲁昭公时,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有人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孔子后来对子产尊重民意、尊重异议、保护言论自由的做法这种开明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就是仁的表现(详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据《孝经》: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这里,孔子认为,儿女和臣子应该拥有独立的道德判断力,应该根据道的标准,表达独立的思想和意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原儒对言论的态度。

可见,孔子对学术批评和言论自由是倾向于支持和保护的----尽管他未能提出言论自由的概念,未能明确提出言论自由的,但那不是他的错,而是历史的局限。在先秦百家争鸣中,除“商韩”外,包括儒家在内的各家学说均不主张思想专制。至于后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是偏离了原儒思想的。

有人说,这个论坛是他们几个人合伙办的,归私人所有,他们爱乍办乍办,这是他们的权利。非也非也。且不论论坛与私人财产不同,且不论论坛也要按“规矩”办,就说他们打着儒家的旗子,发言处理在大的方面就不能违悖孔孟义理。对于义理批评和言论自由的态度,现代儒家比起两千多年前的原儒更为落后和“反动”,这无论如何是太可耻了!

用井口去圈住天空,只能把自己圈进井底;儒家的坛子动辄封人之口,封死的只能是自己的路。当代大陆一些所谓的儒家之所为,简直是打着儒旗抹黑儒家!宋胡仲弓《感古》诗云:未明周孔心,道统安所恃。天苟丧斯文,坠地扶不起。呜呼!
2007-1-14东海一枭
首发2007-1-17《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7872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