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与广大民主同道、文化同仁共勉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与广大民主同道、文化同仁共勉
所跟贴
原来孟子和孔子唱对台戏来着?那请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么理解?
--
芦笛
- (348 Byte) 2006-8-22 周二, 下午3:12
(143 reads)
杜导斌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儒家与自由主义存在内在紧张关系。转段东东来凑凑热闹:)并就教于芦笛兄!
(125 reads)
时间:
2006-8-22 周二, 下午8:50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儒家与自由主义,与为底层维权存在内在紧张关系。
记得郭飞雄说他曾对自己的姐姐叮嘱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儒家经典,说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是儒家思想。飞雄对儒家思想是如何理解的,我没有读到他完整清晰的阐释,因此不可能作出有针对性的评论。但至少在我看来,儒家思想与民族主义一样,也是一个极其芜杂的东西。由于孔孟荀曾等儒教思想家没有一个懂逻辑学,其学说既非对充分事实的归纳,也不是从前提到结论的严密演绎中得来,这就使得那些格言式的警句和基于孤证或传说得出的“哲理”具有极大的或然性,不具备社会科学理论所必须具有的清晰和确定的特点,不能建构起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又正因为儒家思想多数来自经验,从保守主义视角看来,它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便不是偶然的,也是不应全盘否定的。比如“温良恭俭让”的说教中,“温良”就可视为优良资源;再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齐家”的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中国以汉族为主的文明在与自然、与鞑靼文明、佛教文明、朝、越、泰等竞争的过程中能够得以胜出,得益于儒教的地方可谓不少。儒家思想中,既有可用的资源,也多应该扬弃的糟粕。但哪些是遗产,哪些是糟粕,却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说清的。要系统地全面地清理儒家资源,将是一件极其繁巨的工作,并且结果大致也只能是人见人殊,难有定论。
在我个人看来,儒教是解释性的,摹写性质的,而不是建构,是孔丘等人在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进行观察思考后得出的经验之谈。儒教作为一种准意识形态,主要用于防范社会成员各自为所欲为而导致秩序崩溃,后世据此建构政治制度,安排社会道德秩序时,把孔丘的解释性、描述性的经验之谈,视作唯一正确的绝对的真理体系,但这并不说明它就是真理。儒家教义中,相当一部分只是提供一些合传统的实用的规则,型构稳定秩序,但发展到后来,儒教以它所具备的实用价值,排斥了其它,从而也就使得它走向封闭和反动。儒教的局限性非常大,从现代社会科学的视角看,儒教基本上是一堆零碎,只是一些从偶尔发生过的或不连贯的历史事实中根据直觉得出的劝诫、教诲、格言,儒教不是规律,不是规则,只是格言,告诫、教诲、请求、警告,一句话,只是一堆意见。目的是推荐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时如何作出回应,并武断地把这种适用于特定情形的谋略上升到适用于普遍情况的一般真理。其主要内容是伦理学,专制伦理学。儒教也关心行动的合宜,也关心行动的得计,但其推荐的有效性,可靠性,无法评估,它也不提供对自身价值的开放性批判空间。表面看,它类似于法律,儒教经典中包含有某些规则,虽未成体系,一些专制政权下的合宜的行为规则,但它的规则是功利性的,注意实质性结果,有确定的指向——圣君贤治下的天下盛世,其终极目的是型构一个大同世界。因此,按儒教组织起来的社会,其成员之间不是法律联合,不是道义联合,而是道德联合和交易联合。它的主要内容与法治的精神是相悖的。
儒教基本是个矛盾体,儒教的内在矛盾最突出之处体现在它对待君权上,既默认君主拥有对万物为所欲为的生杀予夺之权,又不承认一个为所欲为的权力是完全正当的,以道德说教、劝诫来防范这个为所欲为的本身导致秩序崩溃,说明它已经预感到一个为所欲为的权力极可能成为秩序崩溃的主因。但它对型构社会秩序,却主张通过两个路径来解决,全权的最高权威(君权)提供的硬约束,固定一套合乎古老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提供软约束。但对硬约束没有提出必须予以限制和程序的观点,对软约束,又缺乏处罚的详尽内容,这使得儒教教义对权力的滥用没有设置安全线。
儒教在中国的权威性来自专制君权对它的赏识和利用,在封闭社会和同样封闭的知识体系中,愚昧无知常常也可以具有真理的外貌。有自大情结的国人喜欢吹嘘儒教如何如何博大精深,甚至认为儒教是“体”,西学只有做“用”。可以肯定的是,把儒教一厢情愿地抬举到与西方传统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同等或更高的地位是不可取的,今天中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思考问题的范式,建构制度的规则,将中国人教育成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之人的教育制度、数理化、现代汉语、政治、哲学等等,无一不得之于西方文明,即使是中国当代主张儒教最力的儒家,如果他脱离了西方文明给他预设的各种基础,也将痛苦不堪或寸步难行——国学院要叫作“学院”,必须依靠现代财政拨款的机制才能建立,其教授每天必须使用电、自来水、水泥路、必须工作和生活在砖瓦结构的楼房里,他的学生必须通过十余年的从小学到中学的西式基础教育,等等。西方科学与其人文是绑在一起送到我们面前的,别以为可以只要“用”,不要“体”。我认为,儒教在今天中国的地位,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中医的境况。总体上缺乏解剖学等科学根据,不能称为科学,但有几味药和某些诊疗方法确实有效,能对西医起到补充作用。我们很多人高抬中医,渲染中医在西方如何走红,可是,在中医的发源地中国,全中国数十万医疗机构中,几乎任何一所医院,乃至乡村诊所,即使它的名称叫作“中医院”,都必须依靠西医吃饭,如果完全依靠中医中药,它的人员工资都发不出来,如果强行废除西医而全部改用中医,中国村村又可能恢复一个野狗频繁出没的乱坟岗。
郭飞雄既以儒教为“安身立命”之本,同时,又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还主张应当为底层争取权利。可是,自由主义与儒教,却源自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这两种文明的差异远大于其契合。扼要来说,儒教与自由主义在以下八个方面是彼此敌对的关系。必须预先说明的是,这些归纳只是根据我个人对儒教的解读得出的,儒教有很多相互矛盾的表述,模糊不清的表述,无法准确理解的表述,也有些是我的阅读所未能穷尽的,因此,很有可能存在某些与下面的归纳相反的论式。
A,从不质疑专制王权的合法性合理性,将国家需要一个至高无尚的权力视为天然需要,儒教思想体系只是如何促使这个最高权力成为善的,为王权服务,20世纪末儒教在中国“复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儒教为专制权力作佣工这一点为政治局所喜欢;自由主义正是从质疑王权的合法性合理性中诞生的,自由主义主要是为民权服务,把国家最高权力拉到与民众的基本人权平等的位置;
B,儒教家国不分,国大于家,为了大家牺牲小家是正当的,家庭和个人都应该服从皇权;自由主义正是要划分家与国之间的界限,主张“穷人的茅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除非出现危机情况,个人和家庭优先于国家,个的正当行为任何权力无权干涉。
C,儒教的首要原则是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教主张贤君善治——实则为人治,君权全能,对臣下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社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君主和君主的贤臣,建构“国”的秩序,与维护“家”的秩序,国家政治与私人道德伦理遵循同一等级制原则,无分家国,必须并且只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家”是“父”,“国”是“君父”,默认君父有裁处一切的权威,君父之外的一切人等只有顺从的义务,而没有作主的权力,这个秩序不容挑战;自由主义则根本不承认这种等级制的合法性,主张每个人都独立、平等、自由,成年的子女与父母权利平等,对父母之命没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自由主义主张最高权力来源于最低地位者的同意,要求实行宪政法治,国家是恶,必要的恶,既需要它,又必须限制它,国家立法权属被统治者所有。
D,儒教以建立秩序为根基,维系秩序靠道德;自由主义认为秩序是自然生成的,自由的价值高于秩序,秩序来自于法治。
E,儒教把精英与底层严格区别两分,上智下愚不移,君子与小人不仅智力不同,感情也不一样,君子是圣洁的,小人是卑污的,因此社会制度按君子小人的区别分别治理,对君子用礼教,礼不下庶人,对小人用刑罚,刑不上大夫,法律的作用是惩一儆百;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是人无分君子小人,所有人拥有平等的人权,法律的作用是保障人权,并且一视同仁。为底层维权,主张底层百姓与高官拥有平等的人权,正是对儒教的反动。
F,儒教教义的一个重点就是财货是不洁的,君子当重德而不爱财,为自己谋利的是小人,君主是国的天然享有者,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臣,只有当他无道时丧失地位才是合理的,君主只通过自我克制来减轻被统治者的税赋,君之下全是臣民,臣民对君主,不存在独立的财产权;自由主义把私有产权视作自由的根本,在自由主义制度下,个人对私产拥有绝对所有权,国家不得征用。
G,儒教是完美主义,认为国家、政治、人性都能通过理性的某种努力达致完美的理想境界,社会的完美境地是天下大同,完美社会的原型在远古三皇五帝时期,社会现在的不完美,是古代完美原型衰变的结果,重新实现大同世界的办法是圣君贤治,因此实现人类理想世界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途径的,这就是修德,当然道德也不是多元的,而是以“仁”为核心范畴,清除异端是必要的,人性的臻于完美,其途径是教化和自我修养自我克制,社会应该交由道德品质完美的人来主宰,对这样的人,应该用人不疑,只要君父通过修德达到“仁”的境界,其统治就是善的,因此就是合法的,有理性的人不应该违逆这样的仁君慈父;自由主义倾向于认为人性是根“曲木”,不可能完美无缺,但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某些改善,任何人都不具备天然的高于他人的权威,道德是多元的,你眼中的美德,另一个文化传统中人可能认为是恶德,修德不是实现善治的可靠途径,任何道德完人也可能犯错误或为即时性诱惑所动,所以,对执掌权力的人,不是相信,而是首先当作坏蛋来防范,通过制度防止他作恶,人不应该致力于建造人间天堂,大同世界,人所能做的,只是尽力避免最坏,减少恶,至于至善能否得到,人类明天是否大同,超出当世者的经验和能力,只能交由人类社会的演化去作出回答。
H,儒教是上对下,先上后下,仁者当居上位,愚昧、渺小、低级、弱智、卑鄙者当处服从听话的低下地位;自由主义是下对上,先下后上,处于上位者必须听下面的话,按民意要求行事。
儒教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冲突所在,在于它倾向于对人强加义务,而不是申张权利。儒教的核心是顺从,如果要做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顺从的人,最好离它远点。郭飞雄认为自己执守儒教,却反对美国打伊拉克,批评焦国标“让美国殖民中国”突破了人伦底线,却不知道自己正好违背了儒教教义。按儒教亚圣孟轲的观点,伐无道之君,是正义战争。如果假设中共中央政治局是无道之君——我是说“假设”,那么,联合国或美国用战争的手段为中国人民除掉它,按儒教的逻辑,这战争却是正义的。郭飞雄如果相信儒教,该拍手称快才是。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1379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