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在《施琅》问题上广大网友的眼光比央视和“大儒”们长远多了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在《施琅》问题上广大网友的眼光比央视和“大儒”们长远多了
根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标题:
在《施琅》问题上广大网友的眼光比央视和“大儒”们长远多了
(1010 reads)
时间:
2006-4-06 周四, 下午5:59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施琅》问题上广大网友的眼光比央视和“大儒”们长远多了
央视一出超级荒诞史剧《施琅》引来千夫所指、劣评如潮,然作为始作俑者的那些“儒士”们却仍诡辩不已,真教人领略了所谓“儒术”的超然力量。昨晚我拜读到原先力挺《施琅》的、咱们大陆的“新儒家”王达三先生一篇题为《就施琅问题复某先生书——借答米湾、宗来诸兄及众网友》的最新力作,仍在为其力挺《施琅》而文过饰非。
此“大儒”虽口称“今见先生敦责,乃汗颜惊惧而有所反省”,但纵观其文仍无甚长进,坚持的依然是原来那一套谬论。奇文先共赏之,兹摘录部分内容如下,疑义下面再相与析:
……
其二,达三目前之基本主张,是在儒家(义理)和民族(利益)之间寻求一种有机之统一和内在之平衡。二者兼顾为上,二者取一为中,二者皆失为下。达三之做法,是求上用中而拒下。同时,达三也希望能把儒家和民族之历史、之现实、之未来做一场景性、历史性、动态性之把握,而非仅仅以理想(义理)或现实(民族)来论定是非。
其三,因其二,达三同意先生对施氏之看法,但稍觉先生似对施氏肯定略有不足。依达三之意见,公羊义之华夷之辩,于彼时之历史有大意义,然不能全然转化为当下之真实论说而为民族所取用。又者,有功有德,一人若是既有功又有德,此固是大可赞赏者。然有功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功。又者,有个人之功德,有民族之功德;有一时之功德,有历世之功德;有彼时之功德,有此时之功德。施氏彼时于汉明郑氏之个人之德污,然于今之中华民族有功。古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施氏去之已久,取其功而非其德,是客观之论。若非其德而非其功(网上诸言论),或是其功而是其德(央视电视剧),则是达三尚不能全然接受者。此即是达三云施氏是民族英雄之初衷。
……
从王“大儒”满口“之乎者也”的高论看来,其鼓吹的依然还是那套“对古人大可厚其功而薄其德”的“现实+功利”型价值观。这种论调的荒唐程度实在太突出了,随手举个例子便可令其不攻自破:
现在不是时有听闻某某清如水廉如镜的公仆忽然一夜之间成了阶下之囚,刮跑其“两袖”之“清风”的并非什么检察院、反贪局或“纪检委”,却是不速而至的梁上君子。事情的大致过程,不外乎就是素负清誉的大官的官邸被盗,邻里报案,警察来勘察盗窃案案发现场,发现了盗窃案之外的疑点,然后顺藤摸瓜,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毫无疑问,把赃官揭发出来,自然是汗马功劳一件,但警察局要不要给这名盗窃犯记功并颁发嘉许状呢?尽管这小偷盗窃他人财物,私德上有亏,但从“客观”的角度上去看,若是没有他的盗窃行为,这副“清官”面具还真不知何日方被识破呢。或曰小偷是今人而施琅为古人,不可相提并论,但我觉得这也不是小偷不必嘉奖的过硬理由——即使不以“最基本的道德古往今来一脉传承”为然吧,那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怎么也比古代快得多了,小偷的“事迹”恐怕只要过上个俩星期就会成为过眼云烟的,遑论什么“等过一两百年再由后人去盖棺定论”了。
记功,还是不记功?嘉奖,抑或不嘉奖?这种浅显的问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是把“大儒”们的那种“原则”套用到这个问题中来,您得出的答案就必然是记功和嘉奖。倘若您亲自登门去聆听“大儒”们的教诲的话,他们还很有可能还会建议您把这位“义盗”的“义举”拍成三点七集的肥皂剧搬上荧屏,让大家都来接受教育,以便在全社会弘扬这种精神。要是这位“义盗”尚健在,恐怕还应该组织全国巡回宣讲团,忆述下手那一刻的激动心情,宣传“盗官”行为的非凡意义,解答“盗官”过程中的各种疑问,手把手地传授“盗官”的必杀技,等等等等,让天下有志于成为“义盗”的贼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盗官”热潮。至于如何能规管盗贼们的行为,确保他们只“盗官”不盗民,就得由社会自己从“技术层面”去探究解决办法了,或者仅靠各位盗贼的“自律”,反正不属于“大儒”们的研究领域了。……
这等精彩的推论,您能相信竟是由我们的“国学大家”们郑重其事地端出来的“国学理论”推广出来的么?!这可是借用了《施琅》的模子给倒出来的,是我们“新儒家”的最尖端学术研究成果的全方位延伸展示,是我们的“大儒”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尽管“现代大儒”们和他们傍上的央视极力推销的那套“现实+功利”型价值观早已被广大网友们义正辞严地驳斥得体无完肤,但从目前看来,网友们无论是疾声厉色的痛斥还是苦口婆心的规劝,对“大儒”们和央视仍无疑于对牛弹琴,他们摆出的依然仍是那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姿势。在他们的眼里,对待问题只需看终极结果,不必追问什么过程、目的和手段,只要能够弄到领土就算得是天大的功劳,管他弄到这土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管他当时弄这土地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管他当时到底是替谁去弄这土地的。
换言之,由汉奸帮侵略政权来“收复土地”、等过了几百年侵略政权倒台或被“汉化”后再把土地传承回来的“领土获取”模式,“大儒”们和央视是能够欣欣然接受的,而且还要交口称赞,并在全社会推广开来,让大家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的。在“大儒”们和央视的眼中,这种迂回又迂回、曲折又曲折的“领土获取”的模式应该予以“正名”,应该和其他直接或间接的“领土获取”模式一样,享有同等崇高的地位和待遇。
关于《施琅》问题“大儒”、央视跟广大网友们的激烈争议和尖锐对立,恐怕有相当大的部分胶着在这里。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广大网友们的眼光显然要比学富九车的“大儒”们及以诲(毁?)人为己任的央视长远得多。
因为,这种由无耻汉奸帮侵略政权“收复土地”、待几百年后侵略政权倒台或被“汉化”再把土地传承回来的“领土获取”模式要是也能够登堂入室、也能够得到嘉许的话,那么以后万一侵略者又来了,大家大可以放心大胆地尽情去当“汉奸”可也,还抵抗作什么!为了这片死的土地,把整个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起码的价值观全给颠覆掉了,难道还不是因小失大吗?即使仅以土地为论,如果哪天侵略者来了大家争当汉奸,争相以卖国为荣,丢失、沦丧的土地面积恐怕比施琅“收复”的要多得多——这难道还不是因小失大吗?!
人民尤其是军队守土有责的精神乃土地之灵魂,是土地所以能够升华成为领土所赖之灵气所在,是领土得以万世不易其主的最佳保护层。侵略者倘使再来,即便土地暂时沦丧了,但只要广大人民的抵抗外侮的精神和收复失土的信念还在,这土地仍然还存在收复回来的希望;但如果这种精神和信念早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土地恐怕就只好易与强主了。
情况甚至还可能比这糟糕得多:如果这种精神和信念平素就丢得精光,那就无异于领土失去了保护层,即使身处再怎么和平的和平时期,与周遭全部国家统统都“睦邻友好”,双边之间全缔结了什么“战略性伙伴关系”,放眼天下绝无半个强敌环伺,这土地恐怕也不见得能够守得稳的,九十几个台湾面积的本来一线收复希望犹存的土地照样拱手让走,激不起半点波澜。
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大儒”们和央视的目光的确够“长远”矣,只不过这种“长远”是朝后看当事后诸葛亮时的“长远”,而非如广大普通网友那般面向未来放眼前瞻时的真正长远;且这种“长远”还是有选择性的、狭隘至极的“长远”,就只盯住了施琅手中的台湾而决不及其余。在这种“长远”目光的主导下,得出的结论若不大走其样,导致的结果若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那才怪。
看来,前人之所谓“文人无行,政客无信,腐儒误国,千古同调。”实在是一针见血,入木七分,鞭擗入里啊。尚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包括广大网友在内的目光长远、明辨是非的广大普通百姓,不为“大儒”们和央视为贰臣正名的谬论所迷、所误,不随“大儒”们和央视为汉奸翻案的拍子起舞,是以领土幸甚,民族幸甚,国家幸甚。
另再略谈一下《施琅》一剧的另一个危害——此剧对普通台湾民众的杀伤力,恐怕决不下于在台海举行十场军演的。这些天来,许多朋友也谈到了《施琅》一剧对台湾民众的伤害。因为在台湾郑成功被尊为台湾的“开山圣祖”,用“万民同钦”来形容毫不夸张,政客阵营中无论蓝绿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儒”们和央视金口一开,这位“开山圣祖”竟沦为“海贼”一名,教广大敬仰郑氏的台湾民众情何以堪!
此剧不仅主题伤害台湾人民,在具体的剧情上也同样极尽羞辱台湾人民之能事。在著名贴图论坛Sonicbbs的公共贴图区,一位网名为“月之风”的网友愤怒地写道:
前几天看了一段秧死的施狼大将军,听一听一句台词吧:
一个即将被清兵砍头的来自台湾的女孩子说:“与其在台湾过着生不如死的骨肉分离日子,还不如死在贝勒爷的刀下痛快……”
还有人说什么大汉族主义,看看汉人是怎么被糟蹋吧!连偶这个汉化的少数民族都看不下去了!
……
只怕将来央视拍的《汪精卫》中有这样的镜头:
一个即将被日军砍头的女孩子说:“与其在国民党统治下过着生不如死的骨肉分离日子,还不如死在皇军的刀下痛快……”
主贴之后跟了若干跟贴,自然都是一片痛斥之声。即使用脚后跟去思考恐怕也能预见得到,对台湾民众如此恣意侮弄的剧情,怎么可能收得到什么“统战”的效果?!
更糟的是,此片居然传出了原来还有着明显的军方背景的消息——这真是哪壶不开偏提哪壶。九六年、千禧年台湾大选,军方分别在台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虽然某些只会闭上眼睛凭想像来推断世事的人自以为起到了“震慑台独分子”的“作用”,但只要正视现实的人都知道,当时收到的恰恰是间接替台独分子拉票助选的实际效果。
其实要是非要在军演和《施琅》之间选择一个的话,我倒是宁愿选择军演。因为受军演刺激的主要还都是那些政客——政客反正每过三几年就要换一茬,而且都善变得紧,军演那时措辞强硬的声明或抗议一篇篇地发表,过几年又巧立名目跑过来展开这个之旅那个之旅,俨然两边从来就有着多么深厚的交情似的。对于军演,普通台湾民众把它当戏来看的成份更大,看过就算数,没多少人会把它放心里去;但《施琅》这种混账作品,则起到专伤台湾普通老百姓感情之妙用,且效果还会经久不息。站在台湾老百姓的角度看,前者就好比有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多威风在门前耍一通大刀,端张小板凳坐到门口看热闹即可;后者则类似于针对包括自己的先人和今人在内的彻头彻尾的侮辱,即使再有涵养不当场发作,恐怕也会在心里头留个阴影的。
在此节骨眼还传出此剧带有军方背景,那跟受到来自军方直接羞辱是差不多的。就以上面那个剧中情节来论,即使不说什么羞辱吧,光说其欲传达的信息,如果台湾老百姓解读为这是大陆军方无意之间显露出来的本意,意为哪天“解放台湾”的战争打响时,大陆军方亦将会如此去镇压台湾老百姓的话,那么你事后再专门喊上一百次“我们只针对台独分子”的话去补救,恐怕也是无补于事的。这种为了逞一时莫名之快,却让自己的工作陷于极度被动的行为,结果只能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
如此看来,台湾当局当初封杀央视,客观上消弥了相当一部分的不良影响,实在是极有先见之明之举啊。还望他们在今后能够一如既往地严密封杀央视,把央视对台的这种超级负面的宣传效应减至最低,把央视为对岸民众带去的这种伤害减至最轻。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一句俗话,叫做“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前半句要是用来形容《施琅》事件的话,那实在是太形象了!这世界本来很平静——至少表面上看去是这样,“大儒”们和央视非要没事找事炮制出什么《施琅》来,大有不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光誓不罢休之势。然而我再深想一层,后半句却大有值得商榷之处:这些“大儒”们和央视在做的决非什么“自扰”,而是大大的“他扰”;炮制这台荒诞剧的“大儒”们和央视,也决非什么“庸人”。
要真是些“庸人”在鼓捣这事那倒好了,再任由他们怎么折腾,负面影响决计不会这么广泛,负面效应也决计不会这么严重。最坏的情况是,这些人全都不庸,还一个比一个能折腾。如果让我来替他们画个素描,其形象恐怕应该是这样的:有着极其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总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异常嗜好揣摸上意,揣摸的水平却又无限蹩脚;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其行为和对资源的支配权却受不到最起码的约束。这样的家伙一旦“他扰”起来,这世界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施琅》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停播的迹象,好一副“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派头!查查网上的央视节目表,今天(4月6日)播出的是第22集,余下的还有15集之多,争议恐怕还会接踵而来。
我建议央视还是趁早把这种烂片腰斩掉得了,要不挪到午夜场去,安排在“人与自然”节目之后,以最大速度的“快进”来播出。风波平息下来后,赶紧第一时间炒掉该剧的策划、编剧、制片、审核等等相关人员,并且下决心“永不录用”。下次再筹拍这种相当敏感的题材的时候,先别匆匆上马,多开些公开的“诸葛亮会”聆听一些社会上有着长远眼光的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拍出来后也别急着公开播放,先在小范围内评估评估。否则,下回还真的拍得出《人民的好宰相——秦桧》、《分裂者的下场——岳飞》、《大东亚共荣统一思想的实践先驱汪精卫》等等猛片来的,信乎?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问题在于清取明而代之是否天命。
--
ltlee
- (0 Byte) 2006-4-06 周四, 下午9:21
(33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622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