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试论孔孟之道对人性认识的偏离以及流弊(五)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试论孔孟之道对人性认识的偏离以及流弊(五)   
所跟贴 试论孔孟之道对人性认识的偏离以及流弊(五) -- 芦笛 - (4322 Byte) 2005-12-25 周日, 下午7:32 (1156 reads)
晏海清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荀子不是主流吧 (239 reads)      时间: 2005-12-29 周四, 上午1:1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小时候在家翻儒法斗争的宣传品,好像那里头把荀子放到法家那边了。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啊。

当然主流不主流也很难说。皇朝统治者们虽然宣传孔孟,但是日常施政、统御下属时使用的残暴阴险的计量,孔孟可教不会他们。老毛从资治通鉴里活学活用的与人奋斗的技术,归不进孔孟,可是跟孔孟比起来,更像是社会主流。

常常怀疑研究思想史的前辈们辛苦琢磨孔孟诸子,跟皇朝时期直到现在的真实中国是否有很强的关联。御下之道、关公、财神……这些经书里不载的东西好像在有些时候起的作用更大些。

在众人面对眼前妇女被强暴唯恐避之不及或者兴致勃勃围观的当代中国,没有必要把孟夫子的恻隐之心浩然之气批得一钱不值吧(不是说芦先生您的文章)。当然孟夫子的逻辑是不及格的,不过看在朱皇帝对他的愤怒和大肆删除的份上,这一点我也就忍了。孔子也如此,他要恢复的秩序或许没什么值得赞美的,手段也没什么高明之处,但是“仁”字还是要得的吧,《论语》里那个充满人味的老夫子虽然迂阔,但是作为一个人,也还很有几分可爱之处吧。面对中国现在从上层到草根,残忍阴险、没有原则、没有信义、没有操守的现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从价值层面上来讲,未必就那么坏吧。当然面对现实政治,还是要宪政、共和、民主,但是经过这百年风云,孔孟之道对于这些现代价值的危险性,也很小了吧。

芦先生对孔学的贬低我是理解的。芦先生对革命的愤怒我也是理解的。但打个比方,如果崇祯皇帝听孔孟几句,早把自己小金库里几千万两银子(当然这个数目本身可疑)拿出来救救国家财政的急,救救易子而食的灾民的命,而不是为了几十万两银子裁驿把李自成的一条生路都绝了,李闯也未必就闹得起来,闹也未必能闹大。芦先生对造反者的指责,固然有道理,但是生灵涂炭,除了造反者自己的责任,逼反他们的统治者的责任,也逃不掉吧。

我这些话未免迂阔陈腐,也没有什么条理,请芦先生指教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108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